APP下载

陈云与苏区地下交通线

2013-08-11

党史文苑 2013年9期
关键词:交通站交通员交通线

赖 晨

从港沪粤通向闽西苏区的交通线有二条,其中广东大埔交通站从未被敌人破坏,中央苏区紧缺物资靠它采买,文件、情报、人员往来靠它转送。大埔地下交通线是地下党苦心经营的一条交通线,在沟通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其中凝聚了陈云的大量心血。

内、外交通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秘密交通工作分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主要负责文件递送、情报转递等,大多由女同志担任,最著名的有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代号“大夫”),聂荣臻的夫人张瑞华,陈赓的夫人王根英。做内部交通工作,女同志比较方便。“内交”组成的交通网,联系上海地下中央各机关,但做此工作的,除了规定接触者外,互不见面,互不认识。

外部交通则承担中央机关与各红色根据地的文件、情报、人员往来,有时甚至包括紧急物资的采买,最初由顾顺章直接负责,他叛变之后,吴德峰管过一阵子,后来他到中央苏区后,吴克坚等先后负责。

中央在香港建有华南交通总站,南方局秘书长饶卫华任总站站长。饶卫华在香港铜锣湾建立了秘密机关和招待所,抽调了多位政治可靠、觉悟高、熟悉地方情况、懂外语、精明干练的同志充当专职交通员。与此同时,中央交通局副局长陈刚来汕头镇邦街7号建立中法西药房分号,作为交通局直属交通站。1931年,为防止意外做两手准备,中央交通局又派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来汕头筹建备用交通站。陈彭年等3人接受任务后,以上海客商身份,于1931年1、2月间来到汕头,并在海平路98号租到地方,选择便于为苏区筹措电器材料的行业作为掩护,开起华富电料行。193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特科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被捕叛变,汕头中法药房交通站停用,正式启用华富电料行这个秘密中转站。

中央交通局建成二条从香港、上海、粤东通向中央苏区的闽西交通线。第一条:香港—厦门—漳州—适中—永定—上杭—长汀—瑞金,该线于1932年5月12日因遭敌人破坏而中断。1934年又恢复。第二条(大埔交通站):上海—香港—汕头—潮安—大埔青溪—永定合溪—虎岗—上杭白沙—旧县—南阳—长汀—古城—瑞金。

陈云与大埔交通站

1931年,党中央建立大埔交通站这条红色秘密交通线。它隶属于党中央交通局直接领导,设在大埔县青溪镇汀江河畔的余氏宗祠。为便于联系,在汀江东岸开了一间“永丰”杂货店,作为接待过往行人的落脚点。专门购置几条大木船,固定了几名可靠的船工,如货物多时还可雇用几条木船协助,组织了l0多名妇女组成搬运队,随叫随到。青溪镇离大埔县城湖寮10多华里,是国民党对红色苏区实行军事、经济封锁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大埔县城驻有敌人1个团,青溪常驻有反动武装100多人,严密侦察过往行人,故大埔交通站有“虎口”交通站之称。

从1930年冬到1933年初春,华南交通总站及属下大埔交通站,先后护送了周恩来、叶剑英、刘少奇、项英夫妇、邓小平夫妇、任弼时、刘伯承、聂荣臻、博古、张闻天、王稼祥、林伯渠、萧劲光、左权、李德等200多位高级干部到中央苏区。

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陈云,分管秘密交通工作。

陈云在巡视福建省委时,专门和省委负责人商讨了加强秘密交通工作的事情。不久,福建省委特调曾昌明等一批干部加强大埔交通站的工作,曾昌明任大埔交通站站长。大埔站全盛时期有30人,每人分配一支驳壳枪、一把匕首、两颗手榴弹。大埔站在汕头、大埔等地均设有机密机关。大埔交通站还配备了3条大木船、2条小木船。船只可由粤东海港直达大埔,经大埔青溪—永定合溪—虎岗—上杭白沙—旧县—南阳—长汀—古城而抵达中华苏维埃首都瑞金。

大埔交通站地下交通线,成为中央苏区采买紧急作战办公物资的重要途径。在离白区仅30里处粤东大埔县青溪镇,有一块小根据地,一共才十几个不大的村子,人口仅2000多人,农民都分得了土地,各村都建立了红色政权和赤卫队。尽管这里四周都是白区,因为面积小,山高林密,不被敌人注意。可对红军而言,这块根据地却作用巨大。江西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从事外贸的同志就住在这里,他们专门负责组织群众到厦门、漳州等城市采购各种物资,然后囤积于此,等瑞金派人来运走。这个村囤积的大量物资就是通过这条地下交通线采买来的。它也是闽西、江西两省委最早开辟,经陈云悉心指导,自始至终唯一未被敌人破坏掉的、神秘的地下交通线。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中共中央通知:大埔交通站除了留下3人坚持交通工作,其余人均赴瑞金参加长征。但传达命令时却传达错了,说全部留下,大埔站曾昌明、雷德兴、郑启彬等坚决执行命令。红军主力长征后,大埔交通站仍坚持工作,与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陈毅、项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方方等人取得联系,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大埔交通站秘密从闽西根据地转送了陈潭秋、方方等到香港、上海,从赣粤边根据地转送周建屏、陈正人等到香港、上海、陕北苏区或广州等地。1935年秋末,大埔交通站副站长郑启彬等多人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受尽折磨,坚贞不屈,至死也没有泄露交通线的秘密。

大埔交通站是敌人侦不破、切不断、锁不住、摧不跨、打不掉的地下交通站,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交通线的具体运转

在陈云的领导下,交通线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日常运转秩序井然。

交通站的任务。首先,负责接送来往的同志和首长,为他们带路安顿食宿并保护安全。从1930年到长征前,经此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就有周恩来、项英、刘伯承、董必武、杨尚昆等,计200多人。其次,沟通上海党中央和苏区的信息往来,传送秘密文件、信件、报刊。再次,负责将白区采购来的经济物资、药品、食盐等运到苏区。为了完成任务不暴露目标,在交通联络中还创造了3条线:一条专供联络用的交通线,一条带部队通过的路线,再一条是首长来往的安全通行线。这3条线非常保密。

交通站的联络方法。在敌人疯狂包围袭击的环境中,交通站担负的任务是艰巨繁重的,交通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种种危险和困难,随时准备被捕,而所有难题,都只能在单独作战中解决,这就要求交通员具有对党忠诚可靠、立场坚定、严守纪律、不怕任何困难,在对敌斗争中胆大心细、勇敢果断、机警灵活、随机应变和善于隐蔽等良好品质和修养。交通员由部队优秀骨干分子来担任,也可委任可靠的基本群众担任。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化装成商人、画家和探亲、赶集的买卖人,多是两个人结伴同行,一前一后,相距一两里,前者空手,主要看风,后者身带文件。前面有了情况,后面就马上转移,保护文件的安全。在敌人迫近有危险时,交通员即把文件吞噬到肚子里,人可牺牲,文件不能失落。交通站的甲乙站联络与丙站不发生关系,交接文件,事前指定放在某处,约时交接,双方还有联络暗号。文件存放点设若干处,有时把文件塞在牙膏内,有时放在热水瓶胆的夹层内和鞋底内。总之,要隐蔽得十分好,才能闯关过站。遇有特别机密文件,交通员把文件指示默记心中,到达时用口头传达。在通过敌占区或封锁线时,利用当地可靠妇女儿童当交通员,以避免敌人怀疑。他们一般只走十几里交下一站,文件收妥后,再由交通线上的交通员继续往下传递。

交通站联络的时间与地点。交通站联络的时间有固定的和临时的两种,固定的每月一次,临时的必须在前一次接头时告知对方在某时等他。万一交通点被敌人发觉阻断,就延期下一次联络。

交通站的纪律和制度。规定交通员一日走40—70华里,机要文件要昼夜兼程100里,保证文件、命令准时到达。交通员应严守秘密,不准发生横的关系,不准泄漏任何秘密,不准谈来龙去脉,包括本人从何处调来。保持单线联系,只能与所在地党委书记联系。交通员回站后应向站长报告工作完成情况以及敌人动态、群众情况等,作为交通线上斗争的参考资料,为以后改线或选线的依据。指定给交通站的经费谁也不能另作他用。

陈云与特务营

1934年,受红军总部委托,陈云从中央红军中精选出300多名身经百战的青壮年战士组成一个特务营。它分3个连,每人发一支步枪和几十发子弹,枪上没有刺刀的就发马刀。这种充足的装备令每位战士兴奋不已。但他们干什么,无人知道。不过,大家猜想一定有特殊任务。

特务营驻扎在瑞金城外养精蓄锐。刚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走下来的战士很不习惯后方生活。在前线,饭是管饱的,到了后方,因为粮食紧张,每天只有两顿饭,而且只能吃五六成饱,一些胃口大的战士饿得难受,吵吵嚷嚷地要回前方。

1933年初,陈云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到中央苏区后,他担任中共中央局白区工作部部长和全总中央执行局副委员长,协助刘少奇开展工会工作。

陈云组建特务营,任务是穿越敌占区去武装搬运重要物资回苏区。特务营组建3天后,陈云亲自来到特务营驻地,他是来传达命令和进行动员的。战士们一听是要带200多民工穿越白区,到大埔县青溪镇红色根据地接送贵重物资,深感责任重大。陈云反复告诫大家,这是极为重要而又极为特殊的任务,不能麻痹,要把困难估计足,碰到敌人能脱身就脱身,不要恋战。陈云最后说:“搬这些重要物资回来,比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一个营一个团还要重要。等你们完成了任务,我一定为你们请功!”陈云的一席动员令,说得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翌日,特务营就出发了,走了五六天,翻过武夷山脉进入福建,来到了上杭县才溪乡。在这里,营里召开了动员大会,营首长规定每人必须准备五六双草鞋。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他们只能昼伏夜行。任务是由3个连队轮流执行的。第一连先去。分到第一连的40多名民工,均是苏区来的棒小伙子。太阳还未落山之前,第一连就出发了。这一带是闽粤赣交界的山区,交通阻塞,地瘠民贫,除了山还是山。这里没有国民党正规军,但地主民团、土匪却多如牛毛。他们到处立卡设伏,打家劫舍。当然,特务营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太阳下山,夜幕降临,连长下令,不准有响声,不准抽烟。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进。不时有人掉入泥水坑,或被树藤绊倒,山上飞禽走兽也不时被惊动。头天夜里走了80多里,战士们十分疲劳。好在年轻力壮,白天躲在山沟里呼呼睡一觉,翌日又浑身是劲。第一天很顺利,只碰到几个土匪,打了几枪就把他们吓跑了。第三天,第一连到达了小根据地——大埔青溪镇。战士们来到这里,乡亲们热情欢迎,村赤卫队主动为他们站岗放哨,让战士们好好休息。第二天下午,战士们开始集合领东西。大家来到一间大房子,里面堆满了贵重的东西,什么西药、电池、电缆、机油、无线电设备、特种纸、食盐、布匹……全是中央苏区急需的东西,还有几捆白区的旧报纸。战士们没有见过的这些稀罕东西,就是通过闽粤地下交通站采买来的。

特务营的小伙子每人背35斤重要物资,仍昼伏夜行回中央苏区,3天后顺顺当当地把东西运回来了。以后,第一连和第二、第三连轮流去了好几次,也都平安无事。

第一连的向导是个50多岁的菇农,常年累月在山里穿行,对这一带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他都了如指掌,是张活地图。他分得了土地,所以从心底里感恩红军、共产党。

特务营的战士虽然昼伏夜行,行动较隐蔽,但来回次数多了,总会引起敌人注意。路上遇到土匪袭击的事越来越多,常常遇到冷枪,有好几名战士永远长眠在了闽粤赣边崎岖的山道上。

3个多月过去了,虽然不断遇到土匪袭击,但没有什么大损失。每一次,特务营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久而久之,部队中逐渐有了一些麻痹思想。

一次,第二连从大埔青溪镇运东西回来,可能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天大亮以后才找到一座庙宿营。由于走了一夜,大家都非常疲乏,一躺下便呼呼大睡,带哨的班长也坚持不住,进入了梦乡。哨兵见没有换岗,就坐在地下,不想也睡着了。

中午,300多人的民团包围、扑向庙门,一阵乱砍乱杀。从睡梦中醒来的第二连战士,迷迷糊糊地仓促应战,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由于敌众我寡,加上敌人蓄谋已久,第二连损失惨重,全部物资丢失,人员损失过半。

这次事件发生以后,特务营专门召开会议,总结此次遇险教训,要求各连队加强警惕严防敌人钻空子。

1934年8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越打越不顺,小根据地积存的物资还有很多,一个营的力量一下子运不完。陈云决定最后来个彻底大搬迁。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带了1000多民工,浩浩荡荡地来到小根据地,一次性全部将剩余物资运完了。

猜你喜欢

交通站交通员交通线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替演
活跃在运河线上的林集交通站
我的中共地下交通员经历
黄崎船民交通站红军早期的海上交通线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我的抗日交通员经历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
红色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