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药行为干预对高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7-31吴奇银严翠丽

天津护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药盒糖化医嘱

吴奇银 张 蕾 严翠丽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

在我国糖尿病控制状况并不乐观。研究表明仅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6.5%)[1]。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加大,高龄老人(≥80岁)所占比例成加快上升趋势,高龄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调查显示,高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达35.5%,联合用药比例58.7%[2]。作为糖尿病专科护士,对高龄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用药干预措施,对于促进高龄糖尿病患者准确接受治疗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自愿参加调查的高龄糖尿病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年龄≥80岁;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不具有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龄糖尿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用药行为干预

1.2.1 对照组 出院后1周由护士以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用药指导;每月门诊随访时由医生进行用药指导。

1.2.2 干预组 在常规用药行为基础上为高龄糖尿病患者设置一个居家药箱,在药箱中根据患者用药种类分隔,标注分隔的药物种类,例如: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降血粘度药、补钙药等。指导患者将服用中药物放置在居家药箱中,教患者检查各种药品的有效期,并养成习惯每月进行检查。帮助患者建立当日用药小药盒,将小药盒分4格,并注明早、中、晚、睡前;早、中、晚的小格内再分成3小格,注明餐前、餐中、餐后;要求干预组的高龄糖尿病患者每日晨将一天所需服用的药物放入相应的位置。同时为患者打印3份用药医嘱单。医嘱单要求电脑打印,字体为黑体一号,服药方法不可使用医学术语,书写方法例如:卡博平,每日3次,同饭一起吃,早餐1片,午餐1片,晚餐1片。用药医嘱单分别粘贴在居家药箱、餐桌玻璃板下、床头柜上。指导干预组高龄糖尿病患者坚持在每次服药前大声朗读用药医嘱单。每月社区护士进行家庭随访,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行为。

1.3 评价指标 测量两组高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调查高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2组高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2组高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2.2 2组高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2组高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GQOLI-74分值比较

3 讨论

3.1 对高龄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地居家药物管理 高龄糖尿病患者有着记忆力减退、分辨力不强的衰老问题,同时高龄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中存在着所服药物的种类多的特点,要管理好这些种类繁多的药物,对于高龄糖尿病患者是一个困难。高龄糖尿病患者本身基础疾病复杂,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需要进行联合用药。而每一种药物的服药时间不尽相同。大部分患者每日需要服药4顿,早晨、中午、傍晚、睡前。每顿药物还有时间上的区分,餐前30 min、餐前15 min、与餐同服、餐后30 min。因此高龄糖尿病患者每日服药次数频繁,药物种类繁多,容易造成漏服、错服的现象。胡怀玉等[3]报道,28.95%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自己所用药物能够掌握,而更多的患者不认识药物,尤其是餐前、餐中药物,经常发生误服、漏服、未按要求服用的现象。本次研究中采用居家药箱来帮助患者定点定位放置使用中药物;同时准备“当日用药小药盒”。不仅要求高龄糖尿病患者固定放置药物,同时也指导他们学会并养成每日早晨准备好“当日用药小药盒”里的药品。对高龄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地居家用药管理,能使患者具备更好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高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高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干预前有所下降(P<0.05),证实了用药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P<0.05),提升高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

3.2 帮助高龄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查药物的有效期、建立服药前核对医嘱的习惯,确保用药安全 高龄糖尿病患者居家用药时,因为患者不知道在用药前应当核对医嘱、每次服药前翻开门诊卡核对过于麻烦,或者由于门诊卡上的字过小、潦草而无法辨认,服用方法使用医学术语,例如qd、bid等客观因素导致了患者在用药前不查看核对医嘱。在干预过程中让高龄糖尿病患者学会并坚持在每次服药前朗读用药医嘱,能够让高龄糖尿病患者加深对用药方法的印象,改掉以往模糊服药的习惯,从而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这种用药行为干预能够有利于高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 (P<0.05),提高生活质量(P<0.05)。

4 结论

高龄糖尿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确保高龄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是糖尿病专科护士关注的重点。作为医护人员,应当更多地关心高龄糖尿病患者用药的每一个细节,认真切实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帮助高龄糖尿病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习惯与方法,帮助高龄糖尿病患者获得有效地治疗,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1〕潘长玉,田慧,刘国良,等.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5):420-424.

〔2〕陈明道,潘长玉,杨立勇,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患者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8):625.

〔3〕胡怀玉,孟春英.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9(7):27-29.

猜你喜欢

药盒糖化医嘱
应用电子药盒辅助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的实施情况研究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绝经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遵循医嘱
一种免排序方便避光药盒的设计与应用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红外光谱法鉴别维药盒果藤根药材模型研究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