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2013-07-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实验组

马 红

(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3)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马 红

(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应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0例,实验组给予一般治疗和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采SAS评判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SDS给患者抑郁程度打分, 于干预前及干预10周末分别记录下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并分析前后差别。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干预前社会认知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分裂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等病状得到大大改善,而且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力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无可厚非,值得应用。

分裂症;护理干预;社会功能;疗效

精神分裂症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精神病,据关数据调查显示,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精神分裂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该病病程迁延难愈,反反复复,后期出现的社会功能缺损是导致患者生活难以正常的主要原因。因此,该种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关系到整体治疗效果,我院从护理视角给予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有效治疗方法[1,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男58例,女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男25例,女45例,对照组70例,男33例,女37例,年龄在20~50岁,平均(30.62± 7.23)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78±4.64)年,所选病例均符合临床《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两组在疾病分型,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给予一般治疗+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判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给患者抑郁程度打分,于干预前及干预10周末分别记录下两组患者的分数,并分析前后差别,记录之[3]。

1.3 试行标准与判断

焦虑采用SAS评价,分越高,症状越重;抑郁采用SDS评分,分高,病情越重;社会功能评定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越高,领悟社会支持能力越强[4]。于治疗前,治疗后定期进行综合评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有效率采用χ2检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对比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同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前后焦虑评分情况对比

2.2 两组在护理干预实施前后社会实践能力对比,实验组于护理干预前、后社会实践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前后社会能力评分情况对比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多发的一种精神疾病,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信息化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工作压力也不断提升的今天,该病不断滋长在无形之中一步一步侵蚀着整个人类的身心健康。该病病程长,复发率极高,遗留后遗症较普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据关数据调查显示,发病率城市为8.21%,农村4.32%,精神分裂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5]。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症以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为主要障碍,精神心理与现实不协调,亦常常出现幻想,病程迁延难愈,反反复复,后期出现的社会功能缺损是导致患者生活难以正常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方法主要以药物控制症状为主,然而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即使可改善该病急性发作症状,但却无助于改善社会实践能力[6,7]。这便是为什么精神病患者总是徘徊于家里与医院之间,对社会和他人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社会功能缺失是导致伤害的根源。

有关研究明确显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千预缓解和改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甚至于可让患者重返社会,做个正常人,过普通人日子。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有效合理科学地护理干预治疗,那么患者病情将得到明显缓解并改善,从而一步步走向康复之路。通常情况下患者心理、心理变化是复杂多样,难以形容的,他们的心理缺陷的康复需要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更需要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的,假若,一个医务工作者能挺过这一关,那么他将是一位合格而优秀护理工作者。实验证明,对护理干预实施将对患者社会实践能力缺陷康复取得良好效果,办法如下[8]:①对患者进行集体健康教育,20min/次,由责任护士讲解。②增进医患沟通,多听取患者家属的建议,获得有力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及时告知家属病情进展,多关心体贴患者,努力营造良好沟通环境。③经常性带患者感受大自然的鸟语花香,逐渐教会患者如何基本人际沟通,以及基本生活常识,每次持续1~2h不等,具体时间依具体情况而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对比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实验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同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实施前后社会实践能力对比,实验组于护理干预前、后社会实践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0]。进而说明,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分裂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等病状得到大大改善,而且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力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无可厚非,值得应用。

[1] 马孟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调查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3):280-281.

[2] 李凤玲,高诚,任艳梅.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 2004,4(5):1213.

[3] 刘彩霞.音乐疗法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1): 3339-3340.

[4] 张丽,于兰,詹来英,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提高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12):1119-1122.

[5] 卓敏.初产妇焦虑的调查与护理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8,14 (6):92-93.

[6] 张明园,朱紫青,王善澄,等.评估方法和量表应用.实用康复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1-298

[7] 张明园.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J].上海精神医学,2009,4(增): 59-60

[8] 黎艳鲜.17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09,19(1):45-46

[9] 翁永振,向应强,陈学诗,等.精神分裂症院内康复措施及疗效的一年随访[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5(l):32-35

[10] 杜宪群,陈玉民,马秀青.集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0,10(5):446-448.

R473.74

B

1671-8194(2013)24-0364-02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康复实验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基于稀疏表示的精神分裂症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