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手术应用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3-07-25刘俊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
关键词:肌松腰麻硬膜外

刘俊华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剖宫产手术应用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刘俊华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比较分析剖宫产手术应用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寻找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待产妇36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产妇183例设为实验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产妇183例设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镇痛完全、肌松满意、对呼吸循环干扰相对较小等优点,更有利于母婴安全,是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剖宫产术;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产妇;新生儿;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医院设备条件的改善,手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的提高等,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中国剖宫产率高达近50%[1]。在剖宫产手术麻醉过程中为保证母婴的安全,必须认真考虑产妇不同于其他类型患者的生理变化,在镇痛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同时还不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2]。为了寻找更好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我们将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观察记录其效果,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相比较,现总结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待产妇366例为观察对象,她们年龄22~41岁,体质量50~79kg,身高151~170cm,ASAI~Ⅱ级,均为符合剖宫产适应证的单胎产妇。所有产妇剖宫产术前常规检查均无明显的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病、高血压、脑部疾病以及妊娠合并症等。均无麻醉禁忌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3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妊娠期合并症等方面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手术室前半小时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100mg及阿托品0.5mg,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快速输液300~500mL乳酸钠林格氏液,同时进行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面罩吸氧,维持SpO2在96%以上。对照组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产妇取左侧卧位,选择L2~L3间隙为穿刺点,在成功实现硬膜外穿刺后用针内针法进到蛛网膜下腔,针尖向患者头侧倾斜将2mL重比重麻醉药注入,即2mL含量为0.75%的布比卡因与1mL含量为10%的葡萄糖溶液,之后将内针退出并置入3cm硬膜外导管,将导管固定,患者取平卧位,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5~6水平。实验组患者采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产妇同样选择左侧卧位,以L2-3间隙为穿刺点,在成功实现硬膜外穿刺之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孔,用腰穿针穿破硬脊膜,抽出针芯,可见到脑脊液慢慢流出,回抽通畅,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身高参数缓慢注入重比重麻醉药。然后退出腰麻针,硬膜外向头侧置管3cm,并且将其固定好。患者平卧好之后,调整麻醉面至T6以下。根据产妇血压变化情况,选择右侧腰臀垫高或用手将妊娠子宫左侧推移,预防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手术过程中产妇收缩压<100mmHg或者在正常水平的30%以下时,给予静脉注射5~15mg的麻黄素;若出现心动过缓,则给予静脉注射0.5mg的阿托品。如果手术时间以外超过1h,应在硬膜外腔追加2%的利多卡因7~11mL。

表1 产妇麻醉效果和相关观察指标比较();例(%)

表1 产妇麻醉效果和相关观察指标比较();例(%)

例数优良差显效时间(秒)低血压新生儿评分(分)不良反应观察组183173(94.55)7(3.83)3(1.64)46 ±1231(16.94)9.13±0.4321(11.48)对照组183130(71.04)40(21.86)13(7.10)354±746(3.28)8.07±0.8122(12.02) χ2、t值35.4526.585.6325.0111.131.210.87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

1.3 观察指标和效果评定标准

①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动态心电图,注药后麻醉显效时间;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完全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5、l0minApgar评分情况;术中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情况和术后头痛情况。②麻醉效果评定标准:麻醉效果评价按照感觉阻滞评定:指以针刺法测定皮肤感觉消失节段为阻滞平面,记录阻滞平面达T6水平的时间。根据测试平面、产妇感觉、术者手术操作等分为优、良、差三级。优:出现阻滞平面T6,产妇安静,安全无痛,肌松满意,无牵拉痛不用镇静镇痛药;良:出现阻滞平面T6,产妇轻痛有不适感,肌松稍差,有轻微牵拉痛,予以辅助药后缓解;差:没有出现平面,产妇疼痛不安,肌松差不能完成手术,需用氯胺酮、丙泊酚等药物。③记录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6.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μ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 果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术的使用率不断上升,其手术期间麻醉的情况、麻醉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影响等,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产妇及产妇家属的重视。虽然随着当今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及医疗手段不断提高和改善,剖宫产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安全高效的麻醉药物相继问世,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大大增加了剖宫产的安全性。但是剖宫产麻醉需要考虑产妇特殊的生理变化和母婴安全,既要求良好的镇痛、完善的肌肉放松,还要求对产妇各项生理功能影响小,保证产妇各项生理指标的平稳,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起效迅速且不良反应少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

传统的剖宫产术麻醉方法常用硬膜外麻醉,即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麻醉,系把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隙,使脊神经根、脊神经节及脊髓表面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3],基本满足剖宫产手术要求,并且在国内各级医院都广泛的采用,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并具有独特的优点,其镇痛较为完善,对自身的影响小,对术后的恢复有利。但是硬膜外麻醉时麻醉显效时间与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相对长一些,本文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麻醉显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剖宫产手术大部分为急诊手术,是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手术者常为了快速娩出胎儿,而在阻滞还未完善、麻醉没有完全显效时就急于开始手术以快速娩出窘迫的胎儿,这样给产妇带来一定痛苦,给手术操作者带来肌松上的一些困难,严重者可因肌肉过紧而导致胎儿取出困难,加大了胎儿危险性。同时麻醉医师为了争取时间,不影响手术进程,不得不通过追加麻药剂量来达到麻醉效果,从而潜在增加了产妇麻药中毒及胎儿呼吸循环抑制的危险性。李克珍[4]报道硬膜外麻醉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中也产生了较多的并发症,有的并发症可以很快的恢复,有的并发症能造成休克死亡等严重的后果,因此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

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综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解决了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不足,不但麻醉起效快,镇痛肌松效果好,而且在术后进行硬膜外镇痛比较方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5]。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用药量小、诱导时间短,有利于手术操作,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对心率、血压的影响不明显,本文中观察组产妇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显效短,即使是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官内窘迫的产妇,需要紧急行剖宫产手术,应用此麻醉方法也来得及,注入蛛网膜下腔的麻醉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故其阻滞完善、肌松满意,避免了因肌松效果欠佳而造成的取婴困难,缩短了取胎儿时间,提高了新生儿的安全性,本文中采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的观察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是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能满足临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求,具有很多优点,主要是起效快,可以在产妇平卧后即可开始消毒、手术,能迅速解除临产妇的痛苦,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时间,并且肌松好,镇痛完善[6],是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但是也要注意应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产妇入手术室应立即开通静脉快速补液,同时调整手术台左侧倾斜或把子宫推向左侧,并要根据身高、体质量决定用麻醉药量,控制好麻醉平面。

[1] 杨艳华.剖宫产原因分析1731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5):99.

[2] 王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23.

[3] 皋沛.羟乙基淀粉对脊麻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43-144.

[4] 李克珍.硬膜外麻醉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 237.

[5] 赵为民,李秀慧,王晓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77-78.

[6] 沈七襄.危重疑难病患者的麻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37.

R714.2

B

1671-8194(2013)24-0143-03

猜你喜欢

肌松腰麻硬膜外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老年脊椎手术患者术中不同肌松程度对手术条件及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