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结合模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3-07-23秦凤梅王琼花万川梅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产教电子商务岗位

秦凤梅,王琼花,万川梅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56)

Intel 前总裁安迪.葛洛夫曾经预言:“在未来,所有公司都将成为网络公司”。今天,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时代映证了这个预言。各类公司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居高不下,几乎呈现了井喷式。09 年相关人才机构统计: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人才需求月月居十大热门行业榜首,始终维持在15%-20%左右的市场份额。该类人才需求目前市场满足率仅达41%,企业电子商务职位空缺率超过50%。但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 万人,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左右。根据《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称,有15 个专业成为中国失业率最高的专业,其中电子商专业是15 个最高失业率之一的专业。这种供求关系的困惑也许嘉兴一比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招聘人员的话能解答:“我们希望应届生最好能提供案例,让我们能看到你的工作能力。”即学生毕业时最好有项目经验。纵观国内各高校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概括存在以下不足:

(1)专业建设缺乏市场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主要存在有三种培养定位:一是电子商务就是“计算机技术+商务知识”,简单将传统计算机操作类岗位和传统商务类岗位凑合就成为人才培养定位;二是本质是商务,重点培养传统商务知识;三是过度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忽略商务知识。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市场明显不符,所培养人才是不能支撑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天空。

(2)课程开设宽泛,但缺乏核心技能的培养与强化。首先看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确定的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除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营销,还要学生产管理、企业管理、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等。从课程设计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横跨经济、管理、营销、技术四大领域。短短大学生活,能熟练掌握其中一门领域已实为不易,即使有学生苦读三年,成绩优秀,各领域均有涉猎,却无特长,也不过是所谓通才,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

(3)缺乏有项目实战经验的师资以及实习实训条件。大多数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的教师都是以前经济管理类或计算机等专业教师转型,教师的专业技能薄弱,缺乏项目经验和实训环境。尤其电子商务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教学中的实验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高校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只能照本宣科的教育。

本文提出的基于产教结合模式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我系和正大软件集团公司下的电子商务业务部门多年紧密合作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思路,产教结合模式、原则和具体举措等,对电子商务专业如果通过校企合作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谁去教,怎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1 产教结合概述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简称。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的解释是:合作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私营机构中有报酬、有计划和有监督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它允许学生走出校门,到现实世界中去获得基本的实际技能1。校企合作,企业不仅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同时还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并提供一定的师资培养方案。作为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院校之一,“产教结合”是我院十年来的显著办学特色,也是集团历年发展战略。在集团统一部署和调控下,学院各专业与集团各子公司业务紧密结合、对应,形成了“学校是工厂,教师是工程师,学生是工人”的“前店后厂”的紧密产教结合模式。

2 人才培养定位及“三分、三化”人才培养思路

2.1 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思路

我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为根本,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和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充分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逐步发现、优化、突出学生技能强项并不断强化和巩固,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培养六学期,分为三个阶段:入门阶段、提高阶段、职业能力胜任阶段。对应三个阶段进行了“三分”改革:

一分专业方向:学生通过第一学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对行业有了初步认识,对自己兴趣和特长有了相对客观分析,在第二学期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

二分专业技能层次:在第三学期后六周,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拆分了专业对应的技能模块,原则每个专业方向对应3-6 个专业技能模块。此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在掌握三个基本技能模块后,可进入三个对应技能模块巩固、强化,也可各有所侧重的选择自己擅长或喜欢的进阶技能模块强化,进一步达到了因材施教的分层教育效果。

三分实训岗位:第四学期学生根据自己前三学期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状态,由系牵头组织集团公司带着项目及项目组负责人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选择实训项目采取自愿原则,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岗位参与实训。

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知识堆砌如山,但所学却无术、无岗所从的千篇一律人才规格现象。在一开始就明确三年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通过从岗位所需基本技能到核心技能的强化,再到对应岗位实习实训,从而达到了岗位能力高度反复聚焦效应,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相对较强。

2.2 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都基本一致,即分析互联网行业领域,提炼行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能力,提炼典型学习领域。通过和企业实践专家讨论,电子商务专业对应岗位群主要为网站美工、网络编辑等4 个,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应行动领域共有22 个,每个行动领域由3-6 个不等的典型工作任务所归纳。根据行动领域能力要求,归纳、提炼学习领域课程。该专业共提炼了16 门核心课程,其中4 门是每个方向的入门级课程;另外12 门每个专业方向各3 门核心课程。这三门核心课程完全对应其岗位能力要求而设定。其课程设计完全融合“三分”人才模式,如下表1 课程设计所示:

表1 课程设计

该课程建设思路两个特点:(1)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三段三分”的人才培养思路,从三个纬度全面渗透实施因材施教,体现职业教育“学以致用”的特色;(2)四环相扣: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回归到岗位,是一个闭环系统,在这个闭环系统形成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产教结合对应公司企业实践专家严格把关评审,确保所教内容符合行业需求,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一个系统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的教改系统。

2.3 产教结合思路

在我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产教结合一直是魂,并贯穿融合在所有关键环节中。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三种产教结合模式:(1)承包式:双方通过承包协议,将任务进行部门对部门的全部承包或部分承包。如我系承担的单招测评系统我们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双方签约,内部立项,变更走手续等;(2)派遣式:双方通过人员派遣协议,将员工派遣到项目组中参与项目,比如愉快网、消化网、食康网等;(3)股份式:对于孵化类项目,采取“积分+分红”的股份结合方式,根据学生和老师的贡献分配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额,给予分红奖励,甚至股份奖励,比如我们正在孵化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就是采取这种模式。同时,在产教结合过程中,遵循“三化”原则:(1)结合遵循市场化。公司和系既是联盟关系,但同时互为客户,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需共同遵守“三个导向”:以保证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以提升教师或员工经验积累为导向;以公司商业利益及目标达成为导向。双方合作内容主要是商业项目和实习实训任务。公司和系最终通过协议进行约定责、权、利。(2)实训过程管理准公司化:为让所培养学生规范从业,缩短“学生”到“员工”的距离,我系在学生实训阶段,大力推行准公司化管理,包括学生的出勤管理实行打卡制;学生工作汇报采取日报周报制度;学生考核公司鉴定制等。(3)项目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在项目实训阶段,我们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工作室为主要阵地的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

3 产教结合的五个举措

目前我系承担的三个在研项目立项评审后直接落户在我系09 级4 个教学班。在进入项目之前,我们和企业进行了充分沟通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根本联合制定了实训方案,此方案包括实训目标、任务、进度安排、考核方式、考核标准、阶段素质拓展活动等。在此方案中体现了五个产教结合举措:

3.1 师资结合

我系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全面推行“三师制”:辅导员;专业教师;实训导师。三个层面教师各施其职,各有考核侧重。其中实践导师主要从事实习实训、项目研发、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工作。课程开发与建设具体结合工作有:参加制定系部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评审及修订完善工作;参加系组织公司实践专家召开研讨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参加系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完成课程开发。三年来实训导师和系部教师一起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有10 余本。

3.2 项目结合

我系75%左右的大二学生的实训都是在集团公司提供的商业项目中。为确保产教结合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在产教结合方式过程中,系教研室的设定和公司项目组岗位进行了一一对应,项目岗位和系部各教研室共同构成一个矩阵式管理模式。如2010 年各项目与系组织对应下图1 所示:

图1 2010-2011 年网络技术系组织架构图

3.3 制度结合

我系借鉴CMM3 评估相关工作经验,组织完成了包括项目、实习实训、师资等4 套、45 个文件的制定,确保了我们的实训和项目生产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指南、规范与模板。有这些制度的保障,使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所培养的学生更加规范化、职业化。

3.4 培训质量效果考核结合

我系针对每学期的每门课程都明确了考核与评价方式,如下表2 课程考核与评价表所示。

表2 课程考核与评价表

其中实习实训的过程考核、成果评价和公司鉴定由系组织,但评价主体主要是公司的实践专家,完全按照公司项目要求、工作规范及绩效开展。在公司成绩鉴定方面,我院考虑电子商务特点,针对内容、品推、技术、美工等实训岗位,用IP、PR、PV、UV 等参数作为结果目标评测项并设置了绩效奖励。其激励细则设置如下:(1)常规且持续一定周期的项目根据一定周期内目标任务达成结果兑现实训成绩,比如技术类我们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创意、设计类项目可以采取竞赛方式,根据等级评定结果进行一次性激励并载入获奖者档案,比如美工我们基本采用这种模式;(3)对于贡献特别者,比如IP 和PV 分别突破一个数字,给予特别贡献奖。特别贡献奖也是一种团队激励奖,这样有利于团队为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作战;(4)我们在个别项目合作过程中,甚至尝试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及完成结果采取积分方式,累计参与公司年终分红及以后的期权分配。

3.5 场地结合

我系各专业与集团公司各项目组的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实验室就是公司的员工办公场所,真实的办公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氛围,保障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促进了集团公司各项目组的高效运作,为公司项目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产教结合模式的电子商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思路及相关举措。其中人才培养的“三分”思路基本实现了我们多维度因材施教育人的目的;在“三分”人才培养思路下,做基于工作过程的“四环相扣”的课程建设,明确了我们所教内容就是岗位所需技能;通过基于“三个导向、三化”的三种产教结合模式确保了我们“三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开展。目前我系已基本建设成了集团公司电子商务产业初级人才培养的大后方。其中在愉快网(http://www.yukuai.com)项目中内容编辑、客户服务团队2/3 的人员是我院在校学生,教师参与项目比例达72%,我系09 级191 名该专业毕业生中,就业率96.7%,签约率86.78%,其中专业对口率67.8%。

如果校企合作能够长期坚持,不但为企业降低企业人力成本,院校将为企业逐步形成创意产品库或解决方案供企业决策;同时院校的教育也可通过企业项目的不断积累,逐步推广标准化、单元化的模块实训,为特色教改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及支撑环境,从而推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直接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张柏军,刘迎春,马爱胜.高职院校校企结合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与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猜你喜欢

产教电子商务岗位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电子商务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