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党校教育管理的探讨

2013-07-22项建军

关键词:党校教育教学建议经济管理

项建军

【摘 要】本文在探讨教育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中的地位和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对新时期党校教育中的教育管理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党校中的经济管理教学工作有所启迪。

【关键词】经济管理 党校教育 教学建议

一 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中的地位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也越来越重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干部只有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合理统筹规划其所在的部门或地区,才能够运用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加强经济监督,贯彻实现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

然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那些年岁较大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工科背景的党政领导干部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这部分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领导工作经验,并且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能够很好地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并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之中,但是由于其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繁重任务面前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党校开设经济管理课程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学员们要求增设新的管理课程并增加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党校干部教育中的经济管理教学如何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是备受关注的,这一问题也成为许多从事党校经济管理教学工作的同志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党校教育工作中加强对经济管理教学的力度已迫在眉睫。

二 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中的现状

党校教育主要进行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党建等几门课程,这些课程所占的学时通常占总课时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像经济管理课等其他课程的安排学时通常不是很多,教学时间很短。

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相对而言起步晚,师资相对不足,教学资料、图书资料比较紧缺,硬件设施等方面都还不完善,很难达到党校正规化教学的要求,并且给经济管理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

另外,学员(教育对象)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层次有很大的不同。据调查显示,在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其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不尽相同,工作层次也存在差别。

三 党校教育中的经济管理教学建议

1.经济管理课程设置

经济管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知识结构,以实现经济管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而这些方面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针对经济管理教学时间短的现状,党校经济管理课程设置应综合考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需要,教学内容应尽量做到少而精,要尽量满足在职干部对经济管理知识的需要,兼顾普遍性与差异性。

党校中的经济管理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学员的共同需要,又要针对教育对象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层次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首先,经济管理课程要介绍管理的一般原理,并且运用这些一般原理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注重综合领导能力的提高。其次,针对领导干部间的差异性进行知识补缺更新,做到教适所需,学能致用。这需要有关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党校经济管理教学可进行下列两类课程的设置。

第一类,开设诸如经济管理学概论之类的各级党校通用公共课,着重讲授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知识,讲授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的职能等。使得工业、基本建设、农业、计划、交通运输、教育、财政、文化科学等各级各行业的党政领导干部都能够掌握基本的管理知识。

第二类,要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开设宏观经济管理学、中观经济管理学、微观观经济管理学等经济课程。对高层的领导干部,侧重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学的教学,使其能够掌握经济的宏观形势并能以此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对基层干部而言则应侧重微观经济管理学的教学,以便能够更具体、更得力地指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另外,不同层次的党政领导干部对党校经济管理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同要求,如中央、省级党校更多的是侧重于宏观经济管理学和中观经济管理学的教学,地(市)级党校更多的是侧重于中观经济管理学和微观经济管理学的教学,而县级党校则主要进行微观经济管理学的教学。各级党校要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课程设置时分别有所侧重。

2.改善教学方法

由于党校经济管理课教学课时相对较短,再加上教育对象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层次之间的差异性,经济管理所讲授的内容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党校经济管理教学除了要注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外,还要注意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解决疑点,同时提出联系当前改革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而不仅仅是在一般的概念、原则上兜圈子,要更加注重学员的“能力教育”。

另外,教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经传授学习方法,提倡学员自学,让其掌握搜集和积累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员精讲的基础上,让学员联系自己的工作实践,运用正确思路思考问题,对经济管理原理进行消化吸收,总结提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员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的严密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党校教育教学建议经济管理
基层党校法学的学科定位的研究 
新形势下党校法学教育之思考
党校主体班次必须加强当代法律知识教育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高校教学学院党委党校培育党员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