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黄散外敷联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下肢丹毒30例

2013-07-20张雅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海桐皮疮面丹毒

王 莉 张雅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现对我科6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金黄散外敷联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周围血管科住院的下肢丹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患者年龄范围35 岁~78 岁,治疗组(金黄散外敷联合海桐皮汤外洗组)平均年龄56.45±10.57岁;对照组(双氧水外擦联合利凡诺纱布外敷组)平均年龄57.31±11.03岁;其中男性37例,占总人数的61.67%,女性23例,占总人数的38.3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溃疡面积等一般情况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海桐皮汤:海桐皮、明矾、苦参、蚤休、土槿皮、浮萍各30g。方法:海桐皮汤经我院自动煎药机煎成每袋200mL的中药4袋,剪开药袋倒入微波炉专用盒内加热,置温,将药液倒入塑料盆内,据情况可向盆内另加200mL热水以调节药液量及温度,以不烫手为宜。(温度降约30℃~35℃),浸泡患肢,同时用备用的纱布擦洗创面20min左右。金黄散:由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等组成,研细末灭菌备用(曙光医院制剂)。使用时加水调成糊状,涂以纱布,待创面外洗后外敷于患肢及创面上,绷带包扎固定,1d1次。

对照组疮面以常规外科换药(疮面以双氧水棉球消,以利凡诺纱布覆盖疮面,绷带包扎),1d1次。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痊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象正常;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未全消;未愈:全身与局部症状未能控制,出现“陷证”。治愈加好转为总有效。

患肢肿胀、皮肤色红及溃疡情况采用积分法进行评估 肿胀:无肿胀:0分,仅皮损局部肿胀:1分,蔓延及小腿:2分,小腿及足部肿胀:3分。皮肤色红:正常:0分,淡红,较正常肤色略红:1分,粉红,明显红于正常肤色:2分,鲜红:3分。溃疡:仅有浅表小水泡:0 分,溃疡面积小于0.5cm×0.5cm:1分,溃疡面积0.5cm×0.5cm~2cm×2cm:2 分,溃疡面积大于2cm×2cm:3分;有多个溃疡则积分叠加。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肢肿胀、皮肤色红及溃疡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肢肿胀、皮肤色红及溃疡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肢肿胀、皮肤色红及溃疡积分比较(±s)

注:各组间比较,△P<0.05,▲P>0.05。

症状组别入院时出院时肿胀治疗组对照组1.8±0.46 1.7±0.57▲0.5±0.34 0.8±0.52△0.8±0.32 1.2±0.44△溃疡积分治疗组对照组皮肤色红治疗组对照组2.8±0.62 2.7±0.49▲6.32±0.46 5.94±0.55▲2.53±0.21 4.25±0.37△

讨 论 发于下肢的丹毒,多由脚湿气,或外伤感毒诱发;酗酒、全身营养状况低下,正气亏虚,卫外乏力,均与本病发生有关。故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主。目前西医对慢性丹毒疗效不够理想,中药治疗效果满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功效[2],使毒邪得清,气血得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金黄散有抗炎,使白细胞向感染病灶围聚对致病菌进行吞噬[3],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海桐皮汤加热外洗患部,可清热祛湿,疏通筋脉,流畅气血,祛风止痒,促进局部炎性物质吸收,最终达到缓解疼痛、抗菌消炎的目的。

护理:下肢丹毒为皮肤淋巴管感染性疾病,应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舒适、安静的环境,病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保持室温18~20°C,湿度40%~60%。病情常出现高热,所以要充足休息和营养支持。做好床边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抬高患肢30度,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有利于患肢炎症肿胀恢复。

患肢疮面外洗时要注意水的温度,以温热为度(温度约30℃~35℃),药液温度过凉则降低药物吸收,影响效果。擦洗疮面时动作要轻柔,也可以将疮面浸泡在药液中。极少数患者外洗时疼痛加重,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可予以对症治疗即可。金黄散外敷时注意以覆盖疮面及红肿皮肤为宜,范围可尽量大一些,而厚薄以两层纱布为宜。

下肢丹毒患者多患有糖尿病、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下肢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下降,由于行走不利,病情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焦虑等心理。因此,护士通过全面了解病人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尽力消除病人悲观焦急情绪,向病人介绍本病的发病机理及预后保养方法,增加治疗信心。对于行走不便的患者,尽力给予协助或进行床边操作,增加护患间的沟通和信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包扎后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有无药物或胶布引起皮肤过敏等。有水泡者可用血管钳或针筒刺破,排空水泡。注意观察创面分泌物情况、肉芽生长情况及有无异常气味等。如果水泡及溃疡较多伴有异常气味多为创面感染,中药外洗范围和时间均可增大延长。本组病例未出现创面扩大及脓腐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方法。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

[2] 于 云.金黄散药理实验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3,(3):43.

[3] 陈宝元,常文萍,鲍家敏.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及试验研究综述[J].天津中医,2000,(3):53,17.

[4]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53-453.

猜你喜欢

海桐皮疮面丹毒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海桐皮基原的本草再考证*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基于慢性疮面刍议脓的辨治❋
区分三种易混淆中药合欢皮、秦皮和海桐皮的方法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