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舒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肾盂肾炎48例

2013-07-20陶晓芬张红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阿克苏843000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肾盂肾炎尿常规肾功能

陶晓芬 张红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阿克苏843000)

慢性肾盂肾炎(CPN)属肾脏受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由于炎症的持续发展导致肾脏受损,出现肾萎缩及功能障碍我院采用肾舒颗粒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共连续纳入病例93例,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男性1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1.8±8.4)岁。接受肾舒颗粒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48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4.8±9.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根据1985年第二节全国肾脏病学术学会制定的慢性肾盂肾炎诊断标准[2],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肾盂肾炎的诊断的辨证分型疗效评定标准》中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标准[3],对我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即按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疗效来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舒颗粒治疗(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88),每次1.2~1.4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个疗程,服药期间患者遵医嘱,多饮水勤排尿,饮食清淡忌辛辣,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尿常规、尿培养及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结果。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取空腹静脉血,收集患者的晨尿,进行尿常规、尿细菌学、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肾功能检查,记录指标主要包括:IgA、IgG、IgM、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疗效标准 参照《肾盂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尿菌阴性;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接近正常,尿菌阴性或尿菌未转阴但菌落数少于104·mL-1;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尿常规检查明显改善,尿菌培养阳性;无效:症状体征减轻不明显或加重,尿常规检无改善,尿菌阳性。停药后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复发情况。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0.05,即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检测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检测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同期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时间BUN(μmol/L)Scr(μmol/L)Ccr(μmol/L)尿β2-MG(μg/L)27.44 n=45治疗后7.61±1.04△125.66±31.34△81.46±13.22△167.54±33.78△治疗组治疗前9.47±1.52 182.71±27.26 66.38±12.33 241.55±25.64 n=48治疗后7.03±1.11△▲104.87±25.66△▲89.11±9.85△▲132.98±21.89对照组治疗前9.53±1.37 179.56±22.47 65.82±11.53 231.5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同期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时间IgA(mg/L)IgG(mg/L)IgM(mg/L)82.55±11.56 79.42±15.33 136.56±22.54 n=45 治疗后 100.98±9.41△ 99.68±11.47△ 231.41±36.44△治疗组 治疗前 81.79±13.44 77.96±13.86 141.41±33.02 n=48 治疗后115.96±11.37△▲101.23±12.11△▲251.47±22.96对照组 治疗前△▲

讨 论 本文从湿热之邪入手,佐以肾舒颗粒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3]。肾舒颗粒由白花蛇舌草、扁蓄、大青叶、淡竹叶、地黄、茯苓、甘草、海金沙藤、黄柏、瞿麦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效。方中白花蛇舌草、黄柏、扁蓄和大青叶主要清下焦虚热,而瞿麦为引经药物,将上述药物药力引导至下焦,使其针对性更强。淡竹叶、茯苓和海金沙藤为下焦利水药物,使下焦热邪迅速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而地黄和甘草两味药物为补益药物,使得在清热的情况下不伤及肾阴,甘草还有调和诸药的作用,使上述药物达到最大药效。加服肾舒颗粒大大降低了慢性肾盂肾炎的复发,提高了患者的整体疗效。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加服肾舒颗粒的患者肾功能的改善程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肾舒颗粒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肾脏器质性病变,从而达到抑制病情的发展、降低复发的目的。

[1] 第2届肾脏病学术会议组.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标准[S].中华肾脏病杂志,1985,1(4)13.

[2] 赵铁军.头孢硫脒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12):721-722.

[3] 梁惠平.益肾通淋方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0,31(12):1592-1594.

猜你喜欢

肾盂肾炎尿常规肾功能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赵玉庸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
基于细胞调控因子探讨血尿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