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脂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2013-07-20周兆齐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西安710001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消脂肝区酒精性

孔 莹 周兆齐 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西安710001)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我科2010年至2011年运用穴位贴敷治疗NAFLD患者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至2011年在我院肝病科脂肪肝门诊就诊的患者共60例,符合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2月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制定的NAFLD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7~67(43.7±3.6)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9(47.8±3.5)岁。2 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适当有氧运动。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消脂贴肝区穴位贴敷,消脂贴由柴胡、枳壳各10g,白芍、丹皮、赤芍各15g,生甘草9g,火硝、白矾各2g,冰片1g等组成。穴位贴敷每日1剂,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评价指标 ①临床指标: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区疼痛、腹胀等主要症状和肝脾肿大等体征,并测量体质量指数;②实验指标: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肝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行肝脏B超检查等。

疗效标准 治愈:肝区疼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及肝脾肿大等体征消失,血脂、肝功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肝脏B超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脂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或好转,肝脏B超声像图显示重度脂肪肝恢复为轻度或中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恢复为轻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恢复为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加重,血脂、肝功能无变化或恶化,肝脏B超脂肪肝声像图未见改善或加重。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3例,好转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前后BMI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s)

注:△与本组治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后比较P<0.05。

组 别时间BMI/(kg/m2)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29.6±4.66 24.3±3.12△▲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9.4±4.52 28.5±4.17

治疗前后ALT、AST、TC及TG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AST、TC及TG比较(±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AST、TC及TG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时 间ALT(U/L)AST(U/L)TC(mmol/L)TG(mmol/L)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85.6±23.4 49.7±15.2△▲78.2±26.4 43.6±15.3△▲6.24±1.58 4.69±0.93△▲2.67±1.32 1.42±0.56△▲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84.7±24.5 68.8±21.3△78.3±28.2 63.5±26.5△6.36±1.54 6.18±1.32△2.58±1.22 2.36±0.95△

讨 论 目前对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等多种因素有关。而目前临床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2],西医临床治疗主要应用保肝及降血脂药物为主,但目前对应用降脂药物仍无统一意见,主要认为降脂药物应用后,排除肝脏内脂肪效果并不佳,而且常用这些药物会使血液中的脂肪集中于肝脏内进行代谢,反而会增加肝内脂肪蓄积,造成肝损害[3,4]。中医学认为,脂肪肝多属“痰浊”、“胁痛”、“肝壅”、“积聚”等范畴,《丹溪心法》认为:“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可见痰湿、气滞、血瘀为其发病的重要原因。“消脂贴”组方以疏肝健脾、祛湿化痰、活血通络为法,方以四逆散加减,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丹皮、赤芍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配合火硝、白矾、冰片辛香走窜引诸药透皮吸收;为引经药。该疗法通过药物局部(肝区)穴位贴敷调节经脉、平衡阴阳,达到疏理肝脾、化瘀消脂的作用,其优点是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不经过脾胃故不损伤脾胃,且作用徐缓而持久。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贴敷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明显改善肝酶指标和血脂指标。本治法简单易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发扬中医学“内病外治”的理论特色,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理想的治疗方法。

[1] 王 迎.脂肪肝的防治[J].中国疗养医学,2008,39(2):78-79.

[2] 范建高.脂肪肝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6,4(4):250.

[3] 侯宝国.软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硬化50例[J].陕西中医,2013,34(1):15.

猜你喜欢

消脂肝区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喝对茶 助减肥
肝区痛会是什么问题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喝茶减肥正确吗?
肝区疼痛不一定是肝病
消脂护肝胶囊对NAFLD大鼠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