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市出口贸易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2013-07-20

对外经贸 2013年6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外贸新疆

吴 瑜

(新疆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乌鲁木齐(简称乌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城市、经济与行政中心,市辖7 区1 县,一个出口加工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全市常住人口330 多万人。乌鲁木齐市分别与俄罗斯、印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八国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出口贸易地缘优势,是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以及欧亚大陆中部重要的城市。

一、乌鲁木齐市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在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扶持下,积极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领域,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出口贸易总体呈现东向为主,西向为辅的格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 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乌鲁木齐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下,乌鲁木齐市的出口贸易更是迅猛发展,在扩大进出口规模的基础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培育和壮大出口优势企业和外向型龙头企业,实施本地产品出口战略和出口品牌战略,利用境内外知名展会,组织名优企业及产品“走出去”。目前,乌鲁木齐市已有十多家外贸企业获得车辆生产厂家授权,代理其产品销往中亚地区。据资料显示,在中国出口中亚地区的机械类产品中,80%为乌鲁木齐市企业报关出口。乌鲁木齐市出口加工区自封关运营以来,在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出口贸易额近3年连续增速在40%以上,累计实现出口贸易5.14 亿美元,占新疆出口加工贸易总额的1/3。

表1 2010—2013年乌鲁木齐市外贸进出口商品总值表

乌鲁木齐市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作用(见表1)。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出口贸易的核心地区,是新疆物资集散地,辐射新疆乃至中西亚各国,在新疆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乌鲁木齐市市场体系已形成规模。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余波仍在,但乌鲁木齐市出口形势大幅逆势上扬,2012年,全市出口退(免)税近20 亿元,创历年新高。乌鲁木齐市出口加工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9 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加工贸易7661万美元,同比增长90%。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外贸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对口援疆省份的支持,助推了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哈第二条铁路通车运营也为新疆出口贸易带来了新契机,其进出口过货量将成倍增长,乌鲁木齐市对外贸易额在未来有望大幅提升。

(二)出口贸易依存度进一步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国民经济才能良性循环和发展。

截至2009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为63.19%,而新疆外贸依存度仅为24.98%,说明新疆对外开放程度远落后于全国水平,新疆经济发展仍是内需型经济。近年来,乌鲁木齐市GDP 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不断增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据统计,每出口1 亿美元农副产品,可提供12.5 万个劳动就业岗位;出口1亿美元的产品,可拉动GDP 增长0.8 个百分点;出口每增长10%,可拉动GDP 增长0.53 个百分点;引进1 亿美元外资,可提供两万个就业岗位。显而易见,出口贸易对加快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的重要依据。出口商品按附加值的高低,可划分为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衡量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劣程度,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为依据。

乌鲁木齐市出口商品多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1990—1996年初级产品在乌鲁木齐市的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最高,到2008年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占第一位,轻纺织品出口主导地位始终不变。2012年新疆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出口额44.4 亿美元,占同期新疆出口总值的22.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涨跌不一,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51.1 亿美元;鞋类出口21.4 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0.1 亿美元;家具出口6.7 亿美元;箱包出口5.8 亿美元。以上商品合计出口105.1亿美元,占同期新疆外贸出口总额的54.3%。农产品出口8.4 亿美元。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通过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原有的劳动力资源及工农业基础的比较优势较快地转为出口优势,促进了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

(四)贸易方式多样化

表2 2010—2013年新疆出口贸易方式及出口额 单位:千美元

乌鲁木齐市传统的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对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改革开放后,口岸、补偿、易货、转口、租赁、边境小额和旅游贸易等各种贸易方式应运而生,乌鲁木齐市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对外贸易业务,贸易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比重不断增加。目前,乌鲁木齐市口岸贸易发展速度、规模及外贸中所占比重均位居新疆之首(见表2)。

(五)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

改革开放后,新疆依托沿边开放口岸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进出口市场和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近年来,俄罗斯、美国、中亚地区等全球150 多个国家(地区)与乌鲁木齐市有贸易往来。其中,中亚地区贸易额约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80%。逐步形成了港澳台、欧盟、俄罗斯、美国、中亚等主体市场。

数据显示,中亚五国和美国为乌鲁木齐市主要出口市场,同时新增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等市场。此外,乌鲁木齐市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兴贸易市场,对阿塞拜疆、芬兰、意大利、印度、阿联酋、乌克兰、比利时等市场出口也取得很大突破,出口贸易额均超过千万美元且增幅保持在40%以上,新兴市场已逐渐成为乌鲁木齐市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

二、乌鲁木齐市出口贸易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品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大量商品涌入中亚国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新亚欧大陆桥的通而不畅导致新疆进入中亚市场的产品转运成本上升,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加之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激烈的资源市场竞争,增加了新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难度。

(二)加工贸易竞争力较弱

乌鲁木齐市的加工业欠发达,与内地相比尚未形成规模。许多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都在代理出口别人的产品,甚至有很多外贸企业仅仅依靠代理费和国家的相关出口产品优惠政策维持生计。目前,国家已将外贸经营权放开,因此,代理出口的外贸企业的业务量必将随之减少,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要想长期稳固地占领已经熟悉的中亚市场,并拓展新市场,就必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看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发达国家居最高层次,他们大力扩大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并逐步优化传统产品结构。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居于第二层次,他们生产和出口的产品已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重化工产品转变,并逐步向高科技产品发展。居于第三层次则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其出口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初级产品。乌鲁木齐市出口商品结构属于第三层次,反映出其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乌鲁木齐市支柱产业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主要还是以轻工业和初级产品的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没有形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杂项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呈升值态势。汇改加速了人民币升值,刺激了进口,使吸引外资环境有所改善,但随后带来的是外债规模扩大、就业压力加大等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利润下降。如果酱、棉花等因受制于价格竞争压力,是受冲击比较严重的出口产品。

(五)外贸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乌鲁木齐市有外贸企业上百家,新疆已近千家,大部分新注册登记外贸公司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外贸人才,企业难以有效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急需有经验的、专业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而深谙涉外法律、商务谈判类的外贸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乌鲁木齐市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乌鲁木齐市要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遵循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客观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立足长远,放眼世界,实现与东西方主要贸易国家的优势互补,利益分享。这既是经济全球化下乌鲁木齐市出口贸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实际内涵,也是符合乌鲁木齐市出口贸易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地理与人文条件所做的必然战略选择。

(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新疆的原材料充足,加工成本低,而且新疆通往中亚国家的运距在国内省份中是最短的。因此乌鲁木齐市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重点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和升级改造,积极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三)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为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加大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在巩固规模和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同时,提高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出口附加值,进一步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打造具有自身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

(四)提高人民币跨境操作管理水平

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利,外贸企业可加大进口商品力度。2010年,新疆成为国内首个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省区,目前,新疆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拓展至34 个国家和地区,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提升市场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外贸公司应积极规避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发展出口贸易需要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乌鲁木齐市应大力引进高素质的外贸专业人才,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专家来乌鲁木齐市各类外贸企业担任核心管理职位,依托重点高校,建立企业培训基地,选送优秀外贸企业管理干部出国深造,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和对外贸易知识的机会。

[1]乌鲁木齐市统计局.2012 乌鲁木齐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9).

[2]付华荣. 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贸易发展探析[J].新疆金融,2008(10).

[3]吴一丁,毛克贞. 新疆区域经济实证研究[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克鲁格曼等.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刘涛. 中国外贸风险机理分析与对策[J]. 浙江金融,2005(12).

[6]王方,全伟.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002(1).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外贸新疆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新疆多怪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