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

2013-07-19赵磊肖斌

当代经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价值增值

赵磊 肖斌

摘要:金融业产生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职能资本裂变过程。由于金融业的运作方式迎合了资本主义价值增殖的动机,金融业资本的发展未能沿着从属于产业资本的逻辑进行扩张,从而资本主义的经济积累越来越趋于金融化。从根本上讲,驱动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的悖论致使经济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渠道;另一方面,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必然选择。然而,金融化这种让消费者进行透支消费的经济模式,不仅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剩问题,而且潜伏着更大的危机。

关键词:金融化;社会分工;价值增值;透支消费;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3—061—05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主要经济体都朝着金融化的方向加速发展,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产业部门转向金融部门。从经济积累的角度来看:金融业的利润在总经济利润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同时非金融企业的收入源于金融活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种金融化的经济模式,尽管带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却造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最终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近年来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都跟经济金融化直接相关。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探寻产生这种模式的深层次原因。

一、经济金融化原因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

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是对一种经济现象的描述,格莱塔·克瑞普纳的定义最能反映本质,他将金融化定义为一种经济积累模式:“利润的获取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渠道进行,代替了传统的商品生产和贸易渠道。”这就是说,经济中真实资本的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市场。近年来,金融化现象越来越受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其中有关金融化原因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金融权势膨胀论。埃德温·狄更斯对世界经济金融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做了历史性的描述,把金融化的主要驱动力概括为:金融机构政治影响力的重新崛起,以及金融精英势力的不断膨胀。持类似看法的还有杜梅尼尔、列维和爱泼斯坦等人。金融资本权势的上升左右了一些政府决策和制度安排,从而放大了金融市场上具有破坏性的“羊群效应”,催生了金融泡沫。

第二,新自由主义体制论。詹姆斯·克罗蒂等人研究了韩国的金融危机,并认为韩国建立高度金融化和全球化的经济体系的原因在于,金融管制遭受持续的攻击。大卫·科茨也认为,“近几十年来推动金融化进程的直接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的重构,”但他觉得金融化更深刻的原因并不在此。

第三,投资回报下降论。格莱塔·克瑞普纳认为,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向的起源是20世纪70年代困扰企业获利能力的危机。正是由于劳工斗争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造成了美国非金融企业的投资回报不断下降,从而资本从生产领域转移到金融市场。投资回报下降和实体经济增长停滞只不过是同一硬币的两个面,所以约翰·福斯特认为金融化是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停滞的趋势。

第四,资本主义阶段论。此观点认为金融化是公司资本主义仍在继续的趋势,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大卫·科茨,“一旦进入公司资本主义阶段,人们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核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金融化趋势。”

以上几种观点对经济金融化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比如,金融权势膨胀论正确地认识到了政治对经济的能动作用。但我们认为金融权势膨胀,更多的是金融化的一个表现或者结果。而用结果来解释原因,容易陷入逻辑上的混乱。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化趋势也因它得到了强化;虽然新自由主义体制论看到了放松管制对金融自由与繁荣发展的影响,但是没能发现金融化现象更深刻的原因。投资回报下降论虽然突破了金融化的表面原因,肯定了投资回报下降与金融化的联系;但对投资回报下降的解释仅限于劳工斗争和国际竞争,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层面。资本主义阶段论看到了金融化是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但未认识到公司资本主义只是为金融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制度环境,也未能看到金融化现象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长期共存性。

上述几种理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来解释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原因,对我们进一步解读金融化的根源大有启发。虽然有些学者部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但是这些理论解释缺乏深入性的分析,也没有统一的逻辑体系。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对经济金融化产生的根源做一个探讨。

二、社会分工需要的资本裂变与经济金融化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的源动力都在于此。对前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划分学术界一致公认,分歧颇多是有关第四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的标志,有学者认为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也有认为是科技业的兴起。比较流行的是把服务业的产生作为第四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的标志。而金融业就是在第四次社会大分工中出现的,属于服务业的亚种分工,它为生产和消费提供融资服务、调节社会资金的流动、向企业和个人供给信用以及信息产品等。下面将介绍社会分工产生金融业的两条逻辑路径,说明分工机制如何促进了金融业的膨胀式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日趋金融化。

1.金融业的产生:基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职能资本裂变过程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当货币预付到商品生产领域并追求价值增殖时,就成了货币资本。这种货币不仅具有基本的货币职能,也具有一般资本的职能。货币作为预付形式的资本,是保持产业资本连续运动的前提条件,从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产业资本必须要以货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货币也是借贷资本、货币经营资本形成的初始条件,从而天然地构成了金融业产生的逻辑起点。虽然如此,但我们认为现代金融业是基于社会分工的需要由职能资本裂变而来的。

(1)金融业沿着借贷资本而发展

产业资本循环用简单公式表示为:G—W…P…W′-G′,这体现了价值增殖是一切资本生产运动的目的,在循环的三个不同阶段产业资本采取了不同的职能形式,商品形态和货币形态的资本不断地相互转化,从而保证了再循环的连续性。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剩余价值,既非用于资本积累也非用于个人消费,而是以货币的形式作为风险准备金闲置着;还有一部分剩余价值正处于积累周期和消费周期之中,也会暂时的闲置起来。这些从产业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以获取一定的利息为报酬,把生产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贷给需要的职能资本家,就成为了借贷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息资本的主要形式。马克思说:“生息资本的形成,它和产业资本的分离,是产业资本本身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业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大,循环周转的链条越来越粗,再生产需要的资本积累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从循环中游离出来的资本就会越来越庞大。另外,由于竞争的需要和再投资规模的扩大,那些依赖于借贷资本进行生产的资本家,对货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那么,刚开始只发生在一小部分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市场就会进一步扩大,货币借贷业务量随之增多,这对同时也是借贷资本家的产业资本家来说,需要对那种与本身生产无关的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劳动。这种业务越是成熟和扩大化,就越需要大量专门的资本和劳动,而业务本身与产业资本家的生产过程是相分离的,从而不利于职能资本家专注的生产和售卖,增加了资本循环过程的繁琐度。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交易的成本,分工成立专职于借贷业务的机构就成了现实需要。这些专职机构的资本家也雇佣劳动帮助经营,通过一定的信用桥梁,收取利息报酬进行资本使用权的让渡。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的继续扩大,出现了更加独立的、专职于借贷的机构——银行。相对于产业资本家而言,这个机构系统中的资本家是食利阶层,他们预付一小部分的资本金,主要靠吸收社会闲散的资金来转贷给货币需求者以赚取利息差。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方便市场交换,银行也发行简单的金融工具如本票、汇票、银行券等,从而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确立了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2)金融业沿着货币经营资本而发展

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由于循环活动可能的不连续性或者为了保证循环活动的连续性,资本的一部分必须不断地作为贮藏货币,作为可能的货币资本而存在。这部分是等待使用的暂时闲置资本,是货币形式的购买准备金和支付准备金,而且资本的一部分也以这种形式不停地流回。在价值循环过程中,处于流通阶段的资本家要向市场中支付大量的货币,同时也从市场中获得大量的货币支付。这些技术性的收付货币和记账业务,以及管理贮藏货币的业务,主要管理着货币的流通和支付职能,让贮藏货币不断分解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使售卖回流的货币和到期应收款项重新形成货币准备金,但需要分配大量的劳动去专门从事。马克思认为这些技术性的业务,是与资本职能本身相分离的,并且会耗费一定的劳动引起相应的费用,但不创造任何新的价值。

当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经营的规模扩大时,货币的收付活动会更加频繁,留作准备金用的贮藏货币也会愈来愈多,企业固定资本的折旧和流动资本的沉淀总量也会增大。这使得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在收支上的规模越来越大,流转的速度越来越快,流通的市场越来越扩大化。因此,那些由资本的职能决定的技术性业务独立出来专门化经营就有可能性,也显得很有必要。

为了提高资本增殖效率,资本运营体系的社会分工客观要求尽可能的由一类代理人或者专职的资本家,来替整个资本家完成这种货币技术性的业务。由此,货币经营资本家产生了,他们预付一定的货币经营资本进行特殊的营业:一方面为整个资本家的货币机制进行集中性的、专业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在营业内部又发生细密的分工,形成相互独立的子部门,如国内和国际货币的收付、货币贮藏保管、差额平衡、来往账目登记等等。它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行业体系,与银行机构共同构成较完整的金融系统。

2.金融化趋势:对马克思有关产业资本一个逻辑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下,其他派生资本要从属于产业资本的发展。然而,马克思也强调:资本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不断地积累抽象财富,“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资本以产业资本的形式存在是资本家必需的选择。马克思在分析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时,反复强调了银行资本(大部分由债权、国家债券、股票构成)的虚拟性。可见,经典作家们在乐观预见产业资本统治的时候,并没有忽视金融的膨胀式和寄生性发展趋势,只是当时还未显现出那种趋势。

现代金融业正是以那种虚拟性的资本为基础,进行“钱生钱”(C……G′)的活动,迎合了剥削者“拼命想要钱的暴发户”本质。“人们对财富的竞争,异化为对虚拟资本的竞争,对财富的追求异化为对投机利润的追逐——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金融投机而不是生产性投资,人们确信虚拟资本能够更快地使人致富。”为了获取更多的潜在利润,金融业资本家在行业内部不断地创新和细分工,企业之间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相互转化,促进了金融业的膨胀式发展。事实也证明,在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金融扩张主要是采取马克思所说的寄生性的资本形式: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债券融资、债务杠杆等。显然,金融业资本并未从属于产业资本的发展,而是越来越脱离其原本的服务性,使资本主义的经济逐步地走向了金融化。

三、经济金融化根源的进一步解读: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前面的分析表明,金融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虽然社会分工机制对资本主义的金融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经济金融化更为深刻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悖论的必然途径

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决定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与剥削关系,因为这种剥削关系才使资本价值增殖成为可能,进而决定了资本主义价值增殖目的的实现。资本增殖程度由利润率来反映,利润率高资本增殖率就高,反之则低。我们发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是同向变动,而与资本有机构成是反向变动的。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资本家或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来提高剩余价值率,或是增加资本投资额,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最终都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利润率下降,阻碍了资本进一步的价值增殖。首先,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如果是由再生产劳动力商品价值的降低所引起,那么不变资本的价值相对于可变资本增加了;如果是推动一定量不变资本的可变资本数量减少了,同样会提高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的价值比。其次,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决定了雇佣劳动力的工资运动范围极其狭窄,且因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作用,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不能达到威胁资本积累的地步,从而增加资本投资额的结果也会提高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的比例。因此,资本追逐利润的行为造成了自身利润率的下降,而利润越下降就越有扩大这种行为的倾向。

总之,资本及其自行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这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资本要不断地追逐利润,但最终又会引起资本利润率的下降。这种特殊的生产关系既决定了价值增殖的目的,又阻碍了价值增殖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了悖论。

前面那种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与积累结合的利润率下降,势必会促使资本谋求利润量的增加。然而,由利润量的增加来谋求补偿并不是资本家的普遍情况,这只适用于社会总资本雄厚和地位巩固的大资本家。要达到价值增殖的目的,资本之间必须进行竞争以取得这种补偿条件。竞争的手段无论是降低产品价格,还是提高工资来争夺工人,都会使其利润进一步的降低。

在竞争中总是有些资本因得不到补偿处于闲置的状态,也不能独立行动而以信用的形式交给大产业资本家进行支配,而以较低的利润进行增殖。这部分不会由利润量的增加而得到补偿的过剩资本,会力求寻找新的增殖途径,“因此,大量分散的小资本被迫走上冒险的道路:投机、信用欺诈、股票投机、危机。”当利润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不仅过剩资本会从生产部门中撤出,而且大资本也会退出传统的实体经济部门,转移到更为虚拟的金融业,它不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而主要是以“复利率魔法”方式对包括产业利润、政府税收、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行掠夺。

2.金融化是缓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必然选择

在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中,分配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结构,那就是:劳动者的一切劳动条件都被剥夺。而这些条件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并据此来源源不断的占有剩余劳动产品。作为工人的工资,首先是以预付资本的形式同工人相对立,然后工人自己创造出与之等量的价值额,经过分配之后转化为工资收入形式,最后形成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资料。而由工人超额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则无偿地转化为资本家阶级的收入。

资本家要把收入(剩余产品)的一部分作为消费基金,把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投入到再生产中,从而不断地再生产上述的分配过程和分配关系。这造成大多数的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极少数的资本家手中,形成财富垄断。与此同时,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却只拥有极少数的财富总量。这种分配方式使得构成社会产品主要消费者的工人日益地相对贫困化,进而制约了产品市场的消费能力。关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更精准的描述为:“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而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以价值增殖为目的和动机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需要。发展的结果就是,膨胀式的产品堆积与狭小的市场消费能力越来越矛盾,造成了有效需求的不足,出现大量的产品过剩,从而实体经济停滞前进,严重的时候要会引发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在竞争或者危机中被挤出生产部门的资本,继续寻求增殖转而投向金融业,使资本积累逐步地走向金融化。斯威齐指出,“由于经济整体增速的放缓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停滞,资本主义经济正越来越多地依赖金融部门的扩张增加货币资本量,资本积累的过程逐步被金融化取代。”面对有效需求不足时,资本家也向消费者提供各式的金融贷款,试图通过“透支消费”来解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从而家庭的负债比越来越高,使得消费者也被搅进了经济金融化的“罗生门”。“然而,‘透支消费的悲剧性因素在于,透支消费在扩大需求的同时,它又成为新的麻烦制造者:生产过剩催生了透支消费,透支消费导致了金融危机;把透支消费打压下去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必将浮出水面;一旦社会难以承受生产过剩之重,透支消费又必将卷土重来。”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消费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虽然可以解决短期的过剩问题,但是潜藏了未来更严重的生产过剩,也加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

四、结语

我们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重新解读经济金融化产生的根源。从生产力角度分析,社会分工产生了金融业,主要是从借贷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独立化、专业化的经营发展而来。虽然金融业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正是这种“食利性”迎合了资本主义价值增殖的动机,使得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逐步地金融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悖论的集中点是利润率的下降。在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下,过剩资本从传统生产部门抽出转入到金融业寻求资本的增殖。另外,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使不断扩大的社会产品总量与相对有限的市场消费能力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生产过剩成了常态。解决途径要么是生产性资本转移到金融市场,要么是让消费者透支消费来缓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压力,这都会引起经济的金融化。综上可知,经济金融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内在的生产关系。

责任编辑:张旭

猜你喜欢

价值增值
新常态下管理会计创新探讨
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构建研究
内部审计:基于监督的增值功能
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
增值型内部审计初探
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
基于价值增值视角的内部审计外包决策
基于“免疫系统”论视角构建内部审计促进商业银行价值增值机制研究
供电企业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
金融创新的劳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