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2013-07-16何跃仁

考试·教研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情感因素数学策略

何跃仁

[摘要]我是2007年开始将“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际的。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意场和设计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过程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注重诱思探究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注重“谤”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思”乏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标志,思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要有一个思的良好情绪环境,这种外部条件的创连在于教师自身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只有良好的主导情绪因素才能建立课堂的情意场,信息交流才会活跃,情绪才会高涨:其二是应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构建学生思的阶梯,达到启发思维、诱导思维、深化思维、发散思维,发展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18-01

1.注重诱思探究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烦燥不安地走进教室进行教学或操作实验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学生心理闭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教师情绪状态应始终是饱满和振奋的,唯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兴奋的情绪状态保持长久,课堂气氛充满生气和活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要注意分析教材中各种思想感情、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备好情感因素方面的课。理科教材中出现的科学知识,大多以学说、定律、规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的名称和类似的形式‘出现,给人以“庄严”、“神圣”、“神秘”的感觉,似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的样子。其实不然,这些知识也是人类在长期探索的道路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实践、反复探索后所取得的,其中不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才华,也凝聚着他们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毅力和献身精神,在教学中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如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陈景润的故事等,将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言语表达出来,使课上得既传神又传情,即用表情来传递教材内容的情感,即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即把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赋予适当的情感色彩,把教师的自身行为和教材情感因素充分表达出来,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氛围,学生处在兴奋愉快的状态之中,思维活跃。

2.注重“诱”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2.1多方设疑,启发思维

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存疑设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解决疑问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促其思索,帮其解疑,使之开窍、顿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作y=A sin(wx+φ的图像时,我作了以下设疑:

①φ对图像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②w对图像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③A对图像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④y=A sin(wx+φ)与y=sinx的图像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⑤y=Asin(wx+φ)的图像能否由Y=sinx的图像变化而来?其变化规律和步骤是什么?

⑥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能否迅速准确的作出函数y=A sin(wx+φ)的图像?

学生在逐个解疑中,由浅入深地不断处于思维亢奋状态,思维活动一浪高过一浪,从而把教师的“教”通过诱转移到学生的“思”上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2创设情境,深化思维

在诱思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创设“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如:在学习排列组合问题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的情景创设:

①全排列问题

②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优先安排)

⑦相邻问题(“捆绑”处理)

④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

⑤定序问题(除法处理)

⑥局部排列问题(局部处理)

⑦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

经过设问、讨论,实践,层层“剥皮”,使学生沿着一条思路,始终处于活化和积极思考的状态,自然地踏上教师创设的思维情境的阶梯,层层诱导,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2.3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会形成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即思维定势,这种定势有共积极的一面,就是容易熟练相似的知识,即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能够沿着模式化的思路,驾轻就熟地解答。但“思维定势”有时会限制学生正常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思维惰性。要摆脱“思维定势”的副作用,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和核心,它具有多端性、伸缩性、灵活性、新颖性和批判性等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条件诱导学生从多种途径、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将起着铺路搭桥的作用。训练学生按常规思维跳跃前进和另辟蹊径,有利于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出奇制胜。

总之在实施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达到探究的目的,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猜你喜欢

情感因素数学策略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Passage Four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