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江才子写妙联

2013-07-13庞国翔

对联 2013年17期
关键词:江口綦江交汇

●庞国翔

波宽浪急的长江与左奔右突的綦江交汇于江津区支坪镇涂家村村北,这里就落得一个江口的古名。又因綦江古名僰溪,这里古名又叫僰溪口。这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四五千年就在此居住。

“江口”和“僰溪口”这两个古名,现已不为多人所知,现在人管这两江交汇的地方为“王爷庙”,就连这的渡口也叫王爷庙渡口,渡口东对岸和北对岸分别是顺江和铜罐驿古镇。此地因此庙而得名,这里的“大王爷”香火旺,远闻名,其庙宇现在有断垣残壁。

长江与綦江在此汇合,形成一个约200米高的三角形台地,台下两江交汇,水流湍急,波涛滚滚。远去白帆,尽收眼底。《江津县志》记载:南齐永明5年(487年),江州县移治僰溪口。又载: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置七门郡,领江阳(江津)一县,县治从僰溪口移。在1500多年前,这带是个古老的县城郡城。古人在此建庙,祀奉镇江王爷,祈望保佑渔子舟人平安,算是最好的地理上的选择。此有“一王镇两江,六岸共平安”和“脚踏两江口,眼观六岸山”之说,是一处绝佳境地。

王爷庙上游附近长江南岸,是一有名的渡口青草碚,这里正是清代著名巴蜀才子、历史文化名人、被今人誉为联圣的钟云舫居所。清光绪八年(1882),35岁的钟氏乘船去省城乡试,船到王爷庙(上江口),舷头远眺,两江交汇,江宽水阔,纵观六岸,峦峰起伏。但见十二山峦,倒映江中,形成半边山,钟氏即作《舟过上江口见二十四个半边山作》一诗,诗中有句:平生最有看山癖,到此四顾空徘徊。

王爷庙是一座很古老的庙宇,据当地老人说始建于明末清初。国民8年(1919)当地绅士黄森之领头募捐进行培修。这里是个大码头,1944年以前,没有铁路公路,是水运长江进入贵州的必经地,船舶在此转入綦江进入贵州。四川运去的盐、布、纱、锅等物资和贵州运出的山货,途中都停靠在这两江交汇处的王爷庙岸边。王爷庙兴盛之时,每日往来木船和渡江递漂小船可达数百只,有旅馆、茶园、饭店、酒楼等店铺30余家,为过往商贾和香客提供服务,每天可销售肥猪三头。傍晚,船家上岸,南腔北调,热闹异常。远看帆樯云集,灯火耀眼,山环水绕,江雾茫茫。正是“白天千人拱手,夜晚万盏灯明”的江城江景奇观。

王爷庙正殿塑有王爷、川主、杜康三尊石刻神像,唯王爷最为威武,人称大王爷。山门殿塑有金刚力士像,前楼有万年台,供演戏之用。两边是书楼,供香客或绅士看戏。解放后,正殿和戏楼被毁,现仅存山门殿一角和部分围墙(如图),庙门残存,门额依稀可见“中流砥柱”大字,两边是石刻门联——

当前列万仞苍尖滴翠流舟为是庙别开生面;

此地际两河交汇波汹浪诡仗吾神力挽狂澜。

钟云舫是一个非常爱看戏的塾馆先生,当年他常去江口王爷庙品茗听戏。受王爷庙僧人之邀,他曾为这里写过两副楹联,此两联后收入他的《振振堂联稿》中。

其一:

与斯人同在剧中,万变风云,居然海蜃岑楼现;

听大声发于水上,两江渀湃,勾起神龙妙乐来。

其二:

靖逆斩蛟头,奇功合奏钱塘舞;

驱风回鹢首,高唱还宜铁板声。

钟氏在联后的题注中特别说明:“为邑江口王爷庙戏台作,台有两江夹出。”

现留在断垣残壁上的楹联写出了这里两江夹出,波汹浪诡,浪遏飞舟的壮观和渴求“镇江王爷”用神力力挽狂澜、保民平安的心绪,此联不知是否钟云舫所撰,如若不是,想必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所撰。而钟氏的两副楹联则寓意深远。第一联写王爷庙戏台上演出的剧中人多变的人生,恰是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与两江交汇后波浪冲撞发出的巨响涛声相合,犹如龙神之妙乐。第二联称赞其“大王爷”斩恶蛟之奇功和驱风之德,献之以歌,献之以舞。既显雄浑豪壮,又寓有舟子船人、纤夫走卒的殷殷祈盼。

解放后,这里修通了公路和铁路,船只减少,王爷庙,静悄悄,多改为涂氏村民的住房,失去了当年的热闹与辉煌。但两江急流依旧,山头怪石如故,摆渡的小船泊在岸边几乎一动不动,很少有人来乘渡。大庙倒塌了,捣毁了,只有残留在大门石柱上的门联,好象还在述说着当年“大王爷” 借仗神威力挽狂澜的威严。

猜你喜欢

江口綦江交汇
鹿寨江口宝塔与柳宗元诗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三角的交汇创新问题
知识交汇,能力提升
恐龙脖颈长度竟达一半身长
关注三角函数的知识交汇
江口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