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耐温耐磷化轻武器夜瞄复合发光材料研制

2013-07-09冯蒙丽宋春荣黄红军胡建伟蔡玉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余辉磷化荧光粉

刘 进,冯蒙丽,宋春荣,黄红军,胡建伟,蔡玉平

(军械工程学院 基础部,石家庄 050003)

现今,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战模式之一,夜间训练的必要性也日益突显。夜战和夜训过程中步兵轻武器通常要使用夜间瞄准装置(简称夜瞄装置)。武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局部高温,一些日常维护(如黑色磷化过程)也需要在高温及酸性环境下进行,这就需要夜瞄装置具备良好的耐酸、耐温和耐磷化性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保、节能的绿色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光致发光材料就是1 种储能、节能的“绿色”发光材料[1],可做成发光涂料[2-3]、发光油墨[4]、发光薄膜[5]、发光纤维[6]、发光陶瓷[7-9]、发光塑料[10]等系列夜光产品,在建材装潢、交通运输、军事设施、消防应急以及日用消费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以光致发光材料为基材,结合化学载体成分,研制了1 种面向步兵轻武器夜瞄装置的新型复合发光材料(简称夜瞄复合发光材料),并对其耐温、耐酸、耐磷化性能进行了测试。

1 实验

1.1 原材料和设备

夜瞄复合发光材料包括复合荧光粉体和化学载体成分两部分,通过化学合成制备。实验所用原料和仪器如表1、表2 所示。

表1 主要实验原料

表2 主要实验设备

1.2 样品制备

1)复合荧光粉体配备成功后在研钵中充分研磨0.5 h后备用。

2)按照复合荧光粉体占夜瞄复合发光材料的30%、40%、50%质量比与液状化学载体成分混合后,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中充分搅拌反应(温度不宜超过45℃),制成黏稠状液体材料,即新型夜瞄复合发光材料。放入适当容器中常温固化24 h,切制成半径1.5 mm、高3 mm 的圆柱形样品以待测试(以下简称30%、40%、50%样品)。

1.3 实验方法

发光性能测试方法:将样品经普通台灯照射20 min 后(照射处光亮度为1 200 mcd/m2),用屏幕亮度计测试材料余辉亮度,测试时间10 min,然后采用观察法,在人眼可辨亮度内进行发光计时。

耐温性能测试方法:将30%、40%、50%样品在DZF -6050 型真空干燥箱中经100℃烘烤2 h,自然冷却后,进行发光性能测试。

耐中强酸性能测试方法:取磷化液适量,将30%、40%、50%样品在磷化液中常温浸泡6 h,洗净晾干后进行发光性能测试。

耐磷化性能测试方法:将30%、40%、50%样品经黑色磷化工艺(包括除油、酸洗、表面调整、黑色磷化、热水洗、干燥、浸油和质量检验等过程)后,进行发光性能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夜瞄复合发光材料耐温测试

图1、图2、图3分别为30%、40%、50%样品经耐温性能测试后的余辉亮度衰减曲线。

图1 30%样品加热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图2 40%样品加热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图3 50%样品加热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试验结果显示:复合荧光粉体所占比例越高,样品在开始时刻发光亮度越大,但随时间的推移,差距逐渐减小;所有样品发光亮度均可满足在人眼可辨范围内发光10 h;经100℃加热2 h 后样品发光亮度在500 s 之前稍有下降,之后亮度曲线逐渐趋于一致。表3 相关数据显示,测试时间5 min,30%样品加热后较加热前亮度衰减率为6.25%,40%样品亮度衰减率为5.13%,50%样品亮度衰减率为3.51%,且各比例样品在测试时间为10 min 时亮度值已经完全一样,可见100℃加热2 h 对夜瞄复合荧光材料发光性能影响不大,且复合荧光粉体所占比例越高,温度影响越小。

2.2 夜瞄复合发光材料磷化液浸泡测试

图4 ~图6分别为30%、40%、50%样品经过磷化液常温浸泡6 h 后的余辉亮度衰减曲线。

图4 30%样品磷化液浸泡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图5 40%样品磷化液浸泡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图6 50%样品磷化液浸泡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试验结果经磷化液浸泡6 h 后样品发光亮度有所下降,表3 显示测试时间5 min 时,样品亮度衰减率在5.13% ~8.91%,且各比例样品在测试时间为10 min 时亮度衰减率在5.71%以下,并且衰减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对比图4 ~图6可知,复合荧光粉体所占比例越高,样品受磷化液腐蚀影响越大,这说明复合荧光粉体较化学载体成分受酸影响较大,但样品可满足在人眼可辨范围内发光10 h。

2.3 夜瞄复合发光材料耐磷化测试

图7 ~图9分别为30%、40%、50%样品经过黑色磷化工艺后的余辉亮度衰减曲线。表3 为样品余辉亮度对比表。

图7 30%样品磷化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图8 40%样品磷化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图9 50%样品磷化前后余辉衰减亮度曲线

试验结果经黑色磷化工艺后,样品的发光性能稍有增强,测试时间5 min 时亮度增强率在3.13%以上,而10 min时亮度增强率更是在5.26%以上。分析磷化工艺相关过程,酸洗、磷化液浸泡、热水洗都会使样品发光亮度降低,从而确定浸油过程能够使得样品发光性能显著增强。

表3 样品余辉亮度对比

3 结束语

针对当前夜间瞄准装置使用及日常维护需求,对以光致发光材料为基材研制的新型夜瞄复合荧光材料进行了研究。耐温、耐中强酸、耐磷化测试显示:测试样品发光亮度均可满足在人眼可辨范围内发光10 h;100℃加热2 h 对夜瞄复合荧光材料发光性能影响不大,且复合荧光粉体所占比例越高,温度影响越小;磷化液浸泡6 h 会使夜瞄复合荧光材料发光亮度稍有下降,且复合荧光粉体较化学载体成分受酸影响较大;经磷化工艺后,夜瞄复合荧光材料的发光亮度增强。新型夜瞄复合荧光材料在测试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耐温、耐中强酸和耐磷化性能,可满足传统夜瞄装置的作战、训练发光及日常武器维护需要。

[1]樊国栋,肖国平,张昭,等.铽掺杂对SrAl2O4: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2,40(1):85-88.

[2]BEM D B,SWART H C.Char acterizatio n of luminescent and thermal pro per ties of lo ng afterglow SrAlxOy:Eu2+,Dy3+phosphor synthesized by combustion method[J]. J Polymer Composites,2011,32(2):219-226.

[3]张玉玺,唐黎明,曹鸿璋.稀土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J].涂料工业,2009,39(3):61-63.

[4]颜进华,李向华,吴锐,等,发光粉用量对彩喷发光纸打印质量的影响[J].2010,29(5):54-56.

[5]CHEN Lei,WEI Xian-hua,FU Xu,et al.Effect of Er substituting sites on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Er3+-doped BaTiO3 film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5):1156-1160.

[6]吕洲,董朝红,朱平,等.具光致变色功能的长余辉发光织物的制备研究[J].印染助剂,2010,27(7):28-31.

[7]Qiao X S,Fan X P,Wang M Q,et al.Spectros copic properties of Er3+- Yb3+co-doped glass ceramics containing BaF2nanocrystals[J].J Non-Cryst Solids,2008(354):3273-3277.

[8]WANG Lin-sheng,LI Min,LAI Hua-sheng,et al.Temperature Impact on Luminescence Performances of Long-lasting Afterglow Glass[J]. Chin J Lum in,2009,30( 4): 554-557.

[9]Qiao X S,Fan X P,Wang M Q,et al.Spectros copic properties of Er3+- Yb3+co-doped glass ceramics containing BaF2nanocrystals[J].J Non-Cryst Solids,2008(354):3273-3277.

[10]XU Jia-you,ZHANG Yan-hua.Study on β-Diketone Coating Phosphor Preparing PVC Light Plastic[J].China Plastics Industry,2009,37(11):66-68.

[11]谢伟,邵乐喜,张军,等.Sr4Al14O15:Eu2+,Dy3+的制备与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2(4):55-59.

[12]冯燕,徐洪耀,聂王焰,等.新型POSS 基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聚集效应研究[J]. 功能材料,2010(8):1414-1417.

[13]樊国栋,肖国平,张昭. H3BO3对燃烧法制备SrAl2O4:Eu2+、Dy3+、Pr3+发光性能的影响[J]. 功能材料2011(2):244-247.

猜你喜欢

余辉磷化荧光粉
Sm2+激活的深红—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石油钻具螺纹防粘扣磷化膜性能研究
建筑结构钢锌钙系磷化膜的结构与耐蚀性研究
Na1–xMxCaEu(WO4)3 (M=Li, K)红色荧光粉的微观结构与热淬灭特性研究
西工大黄维院士团队在有机超长余辉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宽带激发BaBi2(MoO4)4:Eu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白光LED用钙钛矿结构氧化物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白光LED 用磷酸盐基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近红外长余辉材料ZnGa2MO6:Cr3+的制备与余辉性能
连续电镀锌产线预磷化工艺及参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