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

2013-07-08丛日常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丛日常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

丛日常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救治胃穿孔患者8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并对两种术后的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的总并发症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胃穿孔;腹腔镜;开腹手术

胃穿孔是临床中腹部急诊的常见疾病,一般分为癌性穿孔、溃疡穿孔和外伤性穿孔三类[1]。随病程的发展,急性胃穿孔通常发生在溃疡的极度活跃期,若是不及时的进行清理修补,将会引发更严重的腹膜炎等并发症,危机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应用腹腔镜下和开腹术下的胃穿孔修补术,因其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救治胃穿孔患者88例。其中男49例,女39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53.00±6.25)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胃溃疡穿孔65例,外伤性胃穿孔20例,胃癌穿孔3例。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在对照组的传统手术中,通过在上腹正中做10cm的切口后,行胃穿孔修补术,然后放置常规的引流管引流。手术中待全麻后采用仰卧体位,在脐部放入腹腔镜,做初步的诊断。然后在腹壁左右两侧的合适位置,分别穿刺5、10mm的Trocar的操作孔。探查腹腔,掌握其污染情况,以及腹腔积液的色、量和来源,将腹腔积液吸净后,对溃疡病灶穿孔部位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溃疡穿孔做常规的活检,病变明确后,在镜下行缝合穿孔,然后用大网膜覆盖之后打结固定。打结之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冲洗腹腔,之后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ml)住院时间(d)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排气时间(d)研究组(n=44)69.00±6.236.00±5.2444.00±6.25 15.00±6.2535.00±8.41对照组(n=44)75.00±9.259.00±6.2371.00±5.38 44.00±7.9867.00±9.35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的总并发症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n(%)]

3 讨论

导致急性溃疡穿孔的主要原因为活动性溃疡的基底组织坏死,穿透浆膜层,致使腹腔与胃腔相通[2]。胃穿孔之后,含有胃液、胆汁、胰液和食物等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腹腔。胆汁、胃酸等在刺激下引发化学性性腹膜炎,产生持续性的剧烈腹痛。经数小时后,胃肠内容物流出量逐渐减少,但腹腔所导致的渗出液增加,并将胃肠流出物稀释,可暂时缓解腹痛。通常在8~12小时后,因为腹腔内的细菌繁殖和生长,形成细菌性膜炎,引发中毒性休克、肠麻痹、败血症[3]。

应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较传统的胃穿孔修补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利用腹腔镜可进行广泛的腹腔探查,角度可调,视野清晰。进镜后,可利用其它的辅助器材,能够迅速的确定病变部位,以及显示病变的程度,有效的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其次是手术的创伤小,能够降低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有效的缩短了下床活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在本次的研究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的总并发症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确诊为胃穿孔的患者,应先进行腹腔镜的探查,以免盲目开腹手术。探查确诊之后,应用腹腔镜实施胃穿孔修补术。该种手术方式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李富荣.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68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5(20):149-150.

[2]张太成.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4(2):178-179.

[3]向长茂.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2,4(32):180-181.

R615

A

1673-5846(2013)08-0325-02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医院普外科,内蒙古通辽 028200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老年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