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尖山油田油井合理生产参数优化及应用

2013-07-04磊,郑伟,张娟,陈

石油化工应用 2013年5期
关键词:流压冲程抽油机

王 磊,郑 伟,张 娟,陈 立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200)

按照超低渗透油藏研究成果,油井的油气水三相流IPR 曲线存在拐点,主要因为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原油脱气现象严重,从而影响产能发挥,当因降低流压增加的产量小于气体影响减少的产量时,IPR 曲线存在拐点,此时采液指数最高,但采油指数因受气体影响较为严重,并不是最高,所以生产中一般取饱和压力的2/3 作为合理流压,此时采油指数最大;另外,超低渗透油藏主要受渗透率影响,生产存在启动压力,大于改启动压力,原油才能克服各阻力的束缚,进入井筒;最后,从不同含水期的IPR 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含水的升高,最低流压呈下降趋势,所以可以用来确定不同含水期的合理生产压差。

1 根据开发经验确定合理流压

低渗透油藏油井采油指数小,为了保持一定的油井产量,需降低流动压力,加大生产压差;但对于饱和压力较高的油藏,如果流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太多,会引起油井脱气半径扩大,使液体在油层和井筒中的流动性变差,对油井的正常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同类油藏开发经验,当流动压力为原始饱和压力的60%~70%时,采油指数最高,最低流动压力为饱和压力的50%左右。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的长7油藏,饱和压力为7.4 MPa,原始地层压力为16.8 MPa,所以生产井合理流压为4.4~5.2 MPa,最低流压为3.7 MPa。

1.1 合理沉没度的确定

实际生产中,油井生产情况比较复杂,理论计算只能给出变化趋势,与油田生产实际差别较大,合理沉没度的研究主要结合现场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曲线回归的方法,确定区块合理沉没度的范围。统计安83 长7油井的生产数据,绘制油井沉没度与泵效的关系曲线。

图1 油井沉没度与泵效的关系曲线

根据大量数据拟合结果看出,泵效随着含水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泵挂的增加而减小,但泵效随着沉没度的不断增大先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减小,泵沉没度越低,泵效越低,当沉没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泵效降低速度加快。由统计规律可以得出,当含水<60%时,沉没度保持在150~250 m 比较合理,泵效较高;当含水>60%时,沉没度<150 m 比较合理。

1.2 合理泵挂深度的确定

油井保持高效生产,必须满足合理流压和合理沉没度两个条件,合理流压确定以后,可以反推出动液面,合理沉没度确定之后,根据公式H泵=H沉+H动就可以计算出合理的泵挂深度。实际生产中要结合油井含水情况对于合理沉没度范围进行确定,进而确定合理泵挂深度范围(见表1)。

式中:Pwf-流压,MPa;Pc-套压,MPa;H中-油层中深,m;H动-动液面,m;fw-含水,%。

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出动液面。

表1 安83区块长7 动液面及合理泵挂计算表

1.3 杆柱组合设计

依据钻采工程方案,结合计算泵挂,选择对应区块的杆柱组合,安83 长7 优选结果为Φ22×12%+Φ19×50%+Φ22×38%。

1.4 抽油机的选型

抽油机选型原则:抽油机是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也是不轻易更换的设备,因此,抽油机的选择应满足油井不同时期生产需要。结合油田不同层系开发特征、注水见效及递减规律,侏罗系考虑后期加深负载率应按照70 设计,三叠系负载率按照90%设计,应用数字化抽油机。

根据泵深及其杆柱组合计算悬点最大载荷:

式中:P油-柱塞以上油柱的重力;P杆-抽油杆杆柱自身重力;S-冲程;n-冲次。

侏罗系按70%的负载率折算额定载荷,选择对应的抽油机型号,三叠系按90%的负载率折算额定载荷,选择对应的抽油机型号(见表2)。

1.5 合理冲程、冲次、泵径的确定

按照长庆油田目前的生产现状,主要依据“长冲程,低冲次,小泵径”原则进行参数设计。长冲程、低冲次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到随着井深增加,冲程损失增加,泵的有效冲程减小,从而导致泵效偏低。另外,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油,长冲程可以减少抽吸次数,从而减少管杆的偏磨,对于延缓抽油杆因疲劳造成的断裂、油井免修期的延长有重要作用。小泵径也是基于提高抽油泵效考虑,进而达到提高机采井整体系统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

表2 安83区块长7 抽油机选型计算表

表3 安83区块长7 抽油泵选型计算表

表4 胡尖山油田主要区块生产参数优化表

抽油泵选择原则:主要依据地质配产,结合区块生产情况来预测产建区日产液量,初定泵效45%~50%,设定冲程、冲次,通过理论排量倒算泵径来确定拟选泵径(见表3)。

由式(2)(3)可以得出

式中:Q理-泵的理论产液量m3;Q实-油井初始产液量m3;η-初始泵效,一般取45%~50%;D-泵径mm;S-冲程m;N-冲数min-1。

运用以上分析方法,结合胡尖山油田生产实际,对于重点区块生产参数进行合理优化,制定出一系列适应区块开发的生产参数,结果(见表4)。

2 现场应用情况

2.1 单井生产设计的优化

优化思路:流压→液面→沉没度→泵挂→机型→结合长冲程、低冲数计算泵径

以安83区块安233-32 井为例,进行生产设计优化,该井油层中深2217 m,饱和压力7.4 MPa,含水22%,试油日产液5.9 m3。

2.1.1 按照饱和压力的60%~70%计算合理流压

2.1.2 液面的确定 把油层中深、含水、流压、套压等数据代入公式(1)可以确定液面为1602~1698 m。

2.1.3 合理沉没度 该井含水为22%,所以沉没度选择150~250 m。

2.1.4 合理泵深的确定 结合以上液面和沉没度的计算结果可确定该井的合理泵深为1752~1948 m,结合表1区块平均泵挂和试油结果(动液面2100 及日产液5.9 m3)偏小的现状,优选泵挂为1948 m。

2.1.5 抽油机选型 依据泵挂及安83 长7 杆柱组合Φ22×12%+Φ19×50+Φ22×38%计算悬点最大载荷:拟定冲程为3 m,冲数为5 min-1,全井采用HL 高强度抽油杆,并将密度、各级杆柱长度等代入公式(5)得Pmax=67.5 kN,折算额定载荷为Pmax/1.0=67.5 kN,所以优选7 型抽油机。

2.1.6 冲程冲数泵径的选择 依据“长冲程,低冲次,小泵径”原则进行参数设计。拟定冲程为2.5 m,冲数为5 min-1,初始泵效50%,Q实=5.9 m3将各项数据代入公式(4)可计算出该井泵径D=23.8 mm,拟选泵径D=25 mm。

表5 安233-32 井生产参数表

2.2 新区整体使用效果

2012年运用以上分析手段对全厂691口新投油井生产设计进行优化,取了显著的成绩。与2011年对比,侏罗系油藏平均泵径下降0.6 mm,平均抽油机额定载荷下降8.97 kN,三叠系油藏平均泵径下降1 mm,平均抽油机额定载荷下降6.54 kN。

表6 近两年新投井效果对比表

2012年新投的691口油井,平均生产参数为2.7 m×3.8 min-1×32 mm,平均单井日产液5.65 m3,平均抽油泵效48.2%(比2011年提高4.8%),平均抽油机负载率64.7%,(比2011年提高1.6%)(见表7)。

表7 新投油井效果对比表

3 结论及认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立一套有杆泵采油井参数优化的方法,基本思路:饱和压力-流压-液面-泵挂-机型-泵径;重点把握好合理流压及沉没度的确定,后续参数都可以通过计算手段实现优化。

(1)在做沉没度与泵效的回归曲线研究时发现,各区块数据都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现象,说明目前由于管理原因,单量手段并不能有效的反映单井真实生产情况,从而对数字化功图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工作刻不容缓。

(2)超低渗油藏,低产低效油井多,井筒状况复杂,治理难度大,油井合理流压的研究为井筒治理提供了明确方向,是油井参数优化的首要依据,对于油井高效生产至关重要。

(3)合理泵挂对于油井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超低渗实际情况,相当一部分油井泵挂深度需要调整,泵挂太深导致抽油机、油杆负荷增加,断裂现象加剧;油井流压偏小,地层能量消耗加快,冲程损失增加,泵效、系统效率难以提高。

(4)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部分区块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很快,对于含水上升较快的油井或者高含水油井保持合理流压,可以控制含水上升,有利于油井长期稳产。

[1]李忠兴.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改善开发效果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4:56-62.

[2]史成恩,何永宏,等.特低渗油藏超前注水技术政策研究[J].低渗透油气田,2006,(1):69-73.

猜你喜欢

流压冲程抽油机
抽油机井泵效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
细说汽油机
聚合物驱生产井流压特征规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M110区长8油藏合理流压研究
抽油机合理冲程长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夏店区块低恒套压下井底流压控制研究与应用
冲程团队介绍
电控柴油机排气冲程喷水实验台的设计及NO减排效果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抽油机偏磨防治分析
基于MATLAB的抽油机减速器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