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懈的追求,闪光的青春——记山西省电建四公司高级技师王影建

2013-06-28中冶天工钢构容器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08范绍林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电厂山西省工艺

中冶天工钢构容器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8) 范绍林

图1 王影建同志在办公室工作照

“干一行,爱一行”;“要么别干,要干就要干好。”这是王影建的人生格言,同时也道出了他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真实写照。他正是用同样的行动,印证了他闪光的青春。

挥洒激情,努力历练成长

王影建,1991年毕业于山西省临汾电力技工学校焊接专业,分配到山西电建四公司成为一名焊工。也就从此刻,对事业,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小伙子全身心投入到了焊接技术的学习中,开始了他对焊接技术的攀登。焊接技术是一门难度大,要求高,工艺复杂,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为了尽快掌握技术要领,白天培训时,别人焊一块铁板,他却焊两块,别人焊三道口,他就焊五道口,在每天的学习中,他总是从早到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汗水不知流了多少,身上、手上烫起一个个水泡、血泡,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夜晚还要挑灯夜读,先后学习了《焊接工艺学》、《金属热处理》、《焊接设备》等专业知识,并征订了《金属加工》(原《机械工人》)、《焊接》、《焊接学报》等焊接专业权威杂志。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就会有回报。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在同批焊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很快又进行了焊工高压合格项目的培训,为以后的工作及焊工比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他主要参加了太原一电厂五期、六期、阳城电厂、河曲电厂等十余座重大电厂工程建设,先后从事钢结构及各种高压合金小径管的焊接及焊接难度较大的铜、铝、不锈钢和铸铁等材料,解决工程中遇到的一些操作难题,焊接合格率在98%以上,为电力工程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凭着一股勤奋好学,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于1997年,年仅26岁仅参加工作6年的他,就当上了分公司工会主席,成为山西电建四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之一。他先后担任过分公司平朔电厂项目负责人、重庆双槐电厂项目负责人和施工队长等职务,在焊接施工一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2009年,被公司任命为焊接培训中心副主任。

放飞梦想,著书立说,自觉提升整体素质

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放飞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复合型技术人才,他在自学的同时,于1998年还考入了“太原电力职工中专”焊接技术专业。在该校,更深入地学习了焊接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电站特殊材料的焊接工艺与方法》一书。边工作边学,在工作中学,在学中练,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充实理论。于2002年又参加了成人高考,并顺利地考入了“太原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专班。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他具备了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焊接难题和生产管理的能力。

图2 王影建同志在现场指导焊工焊接

在多年的工作中他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撰写了“紫铜的简易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电站凝汽器不锈钢管板手工钨极氩弧焊操作技法”、“主汽堵阀裂纹补焊”、“锆材焊接工艺”、“汽轮机静叶片焊接缺陷的补焊”和“关于T23+T91焊接工艺的探讨”等10余篇论文,发表于《山西电力》等杂志上。他还不断总结焊接操作经验,与笔者、雷鸣等焊接专家合著专业技术书籍《电焊工一点通》,已于2011年4月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现又出版了《图解焊工应知应会300问》,这两本书深受广大焊工的欢迎。

发挥才智,勇于创新,厉行节约,创造价值

由于目前300MW及以上电厂的主蒸汽管道、再热段管道等高温段大多采用进口新型钢材SA335P91,焊前需要对根焊背部进行充氩保护,一般工程上普遍采用焊口两侧用可溶纸制作密闭充氩气室。这种方法,充氩速度慢且浪费氩气,有时虽然严格执行充氩操作,但气室时常出现不严密或破裂现象,这样会导致在氩弧焊打底时根部氧化现象严重,影响焊接质量,出现质量隐患。针对这种情况,他主持制作了“高合金SA335P91钢材大径管道自动充氩装置”,实现了充氩焊接过程的自动化。此设备在河曲电厂二期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经实地试验,仅在一台600MW机组的SA335P91钢材大径管道焊接的氩气用量,就节约资金2万元以上,并获得了国家实用型专利。现又研制成功半自动火焰切割机,正拟申报国家专利。同时,自动充氩机器人的研制,预计2013年4月份就将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公司的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解决工作难题

王影建认为,焊接操作技法只是做好焊接工作的前提,在工程实践中,还必须综合、灵活运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工艺知识,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焊接“技术精粹”和“绝招绝活”产生的真谛。在工作中,王影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工程中遇到的一些焊接难题。在漳山工程中,建议1mm以下伸缩节采用氩弧焊接,解决了伸缩节电弧焊焊接问题多的难题;在河曲一期工程建设中,利用镜面反射进行困难位置——盲区的焊接;攻克了中钢电厂给水泵疏水管距离地面低,焊接时障碍多的焊接难题,并将操作技术要领传授给了徒弟;还反复琢磨锆材的焊接工艺,一次成功解决了某单位该材料反复试验不合格的问题。2010年5月,为某电厂的风机执行机构底座进行了裂纹补焊。该底座为德国进口,材质为铸铁。若使用铸铁焊条,其塑性达不到要求;使用碳钢焊条,其强度又不足。针对这个情况,他首次利用铸铁焊条和碳钢焊条相结合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铸铁焊接遇到的强度和塑性不足的问题,节约设备进口费用5万元。

言传身教,乐于奉献,培养更多的焊接人才

王影建在工作中总结出焊接操作要领,即“一看、二听、三稳、四准”。看,就是在焊接中要注意观察熔池的形状和熔孔大小,使之保持一致;听,就是注意听焊接过程中电弧击穿钝边或焊接中诸如一些气体声音;稳,就是在运条中,手、胳膊要稳定;准,就是运条中,焊条、焊丝给输送位置要准,摆动宽度也要准。

在焊接工程上要养成四“多”习惯,即多问、多看、多想、多查。“多问”就是在焊前要问清楚要焊的部件是什么材质、多大规格、用什么焊材、需不需要热处理、有何要求等;“多看”就是在工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位置或一些高手焊工,要多看别人如何焊接,从而提高焊接外观质量和内部合格率,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多想”在平时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复杂情况或技术员不在现场的情况,要多想一想如何控制焊接变形、选择什么焊材、如何确定热处理温度、遵循什么样的焊接工艺等;“多查”就是焊后要多检查焊口外观工艺、有无漏焊、咬边等不符合项,查询焊口内部质量,若出现问题要多查找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优秀焊工。“独木不成林”,为了带出更多的学员,在工作和培训中,当他发现有的焊工遇到问题或外观工艺不美观,他都及时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焊接培训中心的副主任和技能教练3年多的时间里,在领导支持与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为约600人进行了换证和增项,合计2000余项。在2010年山西省电力公司组织的焊工技能比武中,有两名焊工分别获得个人第一、第三名的好成绩。特别是在2012年太原市第九届焊工技术比武中,三名职工包揽了太原市第一、二、三名,山西省第四届职工职业大赛中,又获得了焊工组第一、二、七名。其中两人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受山西省总工会重托,承担了山西省代表队的焊工集训任务,山西代表队不负众望,一举获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十四名,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一与第二同时花落一家,这在国内还是首次。这次好成绩的取得,与王影建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

天道酬勤,获得多种荣誉,实现自身价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王影建获得“山西省首届职业职工技能大赛第二名”、“山西省电力公司焊接技术比武个人第一名”、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生产技能专家”、“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电力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以及华北电力技术院“第一届和第二届生产技能专家”、山西电力技术院“第一届至第四届生产技能专家”、“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专家”、“华北网局青年岗位能手”、山西省电力公司“个人一等功”、山西省电力公司“焊工技术能手称号”、山西省电力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标兵称号”、山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评为“优秀学员”、“山西省电力系统优秀焊工”、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聘为“高级考评员”,还于2006年被录入“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先进个人信息库”。现为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理事,太原市技术监督局考委会成员。

王影建,作为一名焊工出身的工人专家,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焊花飞溅的人生轨迹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格言,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从技术型工人、知识型工人、到管理型工人、专家型工人的成长和蜕变。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印证了闪光的青春。

猜你喜欢

电厂山西省工艺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智慧电厂来袭
智慧电厂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