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新政动了谁的课桌

2013-06-28陈沙沙

民生周刊 2013年18期
关键词:职高异地生源

□ 本刊记者 陈沙沙

中考新政动了谁的课桌

□ 本刊记者 陈沙沙

“不想报的有资格,想报的没资格。”随着5月22日至26日北京中招志愿填报的启动,异地中考新政,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4月27日,非京籍初三应届毕业生家长林芳(化名)参加了西城区一所公立学校的异地中考政策说明会,会上主要讲解“随迁子女资格认定”标准、排摸报考北京市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人数。

“现场有20多个非京籍家长报名中职,但通过资格审核的只有4个。说是不符合随迁子女资格认定‘标准’。”对此,林芳颇感无奈,由于她和丈夫都是个体户,没有在京缴纳社会保险,直接导致儿子报考中职学校的愿望落空。

“标准”之说,源于2012年12月北京市颁布的异地中考新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

然而,作为北京异地高考的过渡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异地中考新政,一问世就饱受争议。除了被张千帆等高考制度改革者评为零分,也切实地影响着进城务工子女升学、职高学校招生等问题。

一张职高课桌

“我都没有社保,何况农民工的家庭?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100%都不符合条件。”提到卡住进城务工子女报考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门槛,董玉国判断。

作为北京市平西府弘立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两个月来,董玉国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各个中职学校之间,为3名想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寻一张职高课桌。

(2)生殖器单纯疱疹:阿昔洛韦 400 mg,3 次/d,口服,或泛昔洛韦 500 mg,2 次/d,口服,疗程 5~14 d。

根据异地中考新政,从2013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北京市有效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北京市学籍且已在北京市连续就读初中3年,可以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换言之,对于北京首次放开的异地中考,非京籍学生只有获得随迁子女资格认定,才可以报考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如果条件不能满足,考生则需要申请中考借考,自行联系学校。但借考考生在京将不能获得正式学籍,只能以借读身份就读。

“以前上中职学校都是开放的,甚至不需要初中毕业证,现在入学渠道反而越来越窄。每所公立中职学校的回答如出一辙,非京籍的考生要慎重报考,免得不能正常入学。”

在咨询过北京市城市建设学院、北京市财会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后,董玉国认为异地中考准入门槛严苛,农民工子女唯有失望。

与他同样焦急的,还有“农民工之子”的其他教师。每到考试季,他们讨论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初三学生的何去何从。

北京朝阳区中考考点楼梓庄中学门前,一些高职学校在发放招生简章。图/CFP

“有资格的孩子往往家境不错,大多数不愿意报考中职。而打工子弟的家庭,普遍达不到社保要求,孩子也没有报考中职的资格。”

“你问学生的去向,孩子们就说不知道。在北京读普高,交不起择校费。回老家读普高,学习跟不上,又和家人分离。所以上个职高,多少能学个技能。”石景山区一位黄姓初三教师道出学生的迷茫。“这次新政,让孩子们的就学路‘雪上加霜’。”

《民生周刊》记者发现,目前各区县成功通过“随迁子女资格认定”的非京籍学生比例并不高。北京某区教委职成科负责人证实,往年职业学校能够招收该区随迁子女1000多名,而今年该区毕业的2000多名随迁子女,能够通过异地中考资格审核的仅70多人。

“有资格的孩子往往家境不错,大多数不愿意报考中职。而打工子弟的家庭,普遍达不到社保要求,孩子也没有报考中职的资格。”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卫宏解释道。

卡住职高生源

“对于打工子弟来说,上职业学校是改变自身现状的捷径。如果上普高,然后考大学,里里外外是7年的纯投入。大学毕业还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而职高费用很低,就业有保障。”

据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办公室主任武舒军介绍,来自农村的学生和学习涉农专业等符合相关规定的学生享有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

武舒军已经连续23年负责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经历了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

因为生源骤减,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正处于北京校区学生不足1000人的尴尬境地,而且其中6成为非京籍学生。“1998年开始高中、大学扩招后,职高学校的生源就开始大量流失。”

多年来,为了扩大生源,武舒军跑遍了北京各类打工子弟学校。同时,他所在的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合作办学”,通过“2+1”的合作办学模式,引入外地生源。

然而,令武舒军大感意外的是,异地中考新政抬高了职高的就学门槛。“看似这是一个异地高考的步骤,但出台后对职业学校反倒是一种限制。”

“对每所职高学校影响都很大,生源的选择面窄了。以往是登记入学,只要是初三应届毕业生就行。无论是否在北京上过初中,是否参加北京中考,他都能来上职高。但是今年,能招收到的非京籍学生肯定会减少。”在采访中,很多职高负责人表示。

按照东城区教委的统筹安排,今年北京现代职业学校的计划招生数为230人。对此,武舒军表示,“只能说争取完成,也期待更多的生源。”

他认为,为了职高学校的自身发展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寻找更多的生源。“就算是公立学校,但谁也不想被合并,是吧?”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公布伊始,武舒军还怀有侥幸心理,期待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或者过渡措施的出台。但是,几个月以来,无论市教委,还是区教委的口径,都未见丝毫的松动。

这意味着,如果异地中考新政未来不加以改变,职业学校不仅在京招生会受到限制,还会丧失已建立的合作办学版图。

“我们在13个城市发展了40个合作学校,截至去年共培养了1700多名学生。但是政策一实施,这40个学校全都得趴下了,生源很快就会被当地或者江浙一带的职高‘瓜分’。”

猜你喜欢

职高异地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