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

2013-06-2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铜仁课外体育锻炼

谢 安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延伸,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我国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在高校体育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技术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调节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等。每个学校开设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各具特色的,各自所带来的效果也将有很大的区别。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之外,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和有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采取个人或集体的形式,通过自身的身体练习,使身心得到发展的自我陶冶活动。因此,有效利用课外活动,推动高校体育的开展和普及,不仅可以提高活跃高校文化氛围,更能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论文对铜仁职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学生参与次数、时间、参与动机、参与主体项目、参与形式、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及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为铜仁职院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该研究对铜仁职院随机抽取各系25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该研究参阅了CNKI全文数据库和清华同方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大量文章及相关著作。

2.问卷调查法

笔者自行设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问卷》在学校进行随机发放,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6份,回收率为98.4%,有效问卷234份(男生112份,女生122份),有效回收率95.12%。

(三)信度与效度

1.信度。该研究的问卷指标设计经过五名专家评定,对各项指标不断修改,最终确定问卷所需的十五项指标。

表1 效度检测(N=5)

从效度检验结果看,符合率100%,说明问卷指标完全可以作为研究的依据。

2.效度。效度反映问卷指标的可重复性。该研究采取重测法和专家评定相结合的检验办法。第一次问卷发放七日后,第二次随机抽样调查,对两次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经专家评定,所获取的问卷数据真实、可靠,完全可以作为研究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1.参与动机分析

动机是体育行为的激励、维护的内部因素。也就是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在体育锻炼的引导下,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的激励、维护的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了解和分析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动机,有利于学校在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不同取向的学生加以引导,并满足其需求。从表2看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满足个人兴趣、爱好、休闲娱乐占多数,男女生的课外体育参与动机差别并不显著。说明各种动机具有普遍意义,基本反映在校学生的群体动机趋势。

利用课外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兴趣爱好、调节精神的人超过半数,这充分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体育强身健体的基本功能得以满足之后,借助体育方式达到更高的动机需求。因此,学校体育已不再仅仅是为了体质提高,而是更注重体育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多种需求的满足,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

表2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调查情况(N=269)

2.铜仁职院学生每周参与次数和时间分析

根据每周锻炼时间及次数的统计,可以判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经常性,从而分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

表3 学生每周参与情况调查表(N=234)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很少。四次以上男生有10.71%,女生有28.69%,并且还有10.71%的男生和30.33%的女生还未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60分钟以上男生有40.18%,女生有20.49%,这离国家锻炼标准每人每天一小时的锻炼目标相差很远。

表4 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平均时间调查表(N=234)

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平均时间说明了被调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持久性。比如,一小时以上人数男生45人,占40.18%,女生25人,占20.49%。可以看出,多数男生锻炼时间较长,而女生长时间锻炼的人数则偏少。男女生锻炼时间上的差别充分说明了课外体育活动中男生主动性、积极性较高,而女生次之。这就需要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候,体育项目安排、兴趣的引导都必须多考虑女生的需求。

3.参与的体育项目的分析

校园内开展多项目课外体育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丰富校园多元文化,活跃校园课外生活;另一方面,多项目体育活动体现了开展校园体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满足了学生不同需求。因此,校内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多元化调查,就是了解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按需求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

调查结果见(表5)发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相对集中,都是以球类项目为主。篮球、足球成为男生的首选项目,女生则以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这些项目都是极其普遍的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方便开展。在项目的差异性上,主要体现在男生参与的项目都是对抗性强、运动强度较大、竞技性强的项目,女生则更喜欢身体接触少、强度小、趣味性较强的一些项目。

表5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情况

4.参与形式分析

从参与项目上来看,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是积极的,尤其是对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这些项目的开展都是在有同伴的参与配合下才能得以实现。从调查结果发现(见表6),部分学生独自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但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结伴而行。社团协会、院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在社团协会的组织和院系的要求下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为此,建议社团协会及院系多组织、带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如协会承办各种赛事;组织院系之间的各种比赛等),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的体育技术技能。

表6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调查情况

5.学生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

体育场地、设施是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场地器材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应有的硬件设施,学生的满意程度是对一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综合体现。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还是很乐观的,有25%的男生和18.85%女生持不满意态度,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后勤保证。(见表7)

表7 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

6.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兴趣是有的,只是在部分因素影响下,与学生的愿望有着急需解决的矛盾。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运动器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场地、器材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一大主要因素。其次,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不可抗拒因素之一。针对这些难题,学校应加大运动器材的补充,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以此来带动更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调查情况见表8。

表8 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总之,影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复杂的,只要学校能合理地安排与管理,有许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级骨干建设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学生参与的兴趣是积极、乐观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增强体质,以此促进身心健康。

2.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力度不够,社团、协会及院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铜仁职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次数上偏少,对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没有做出合理的安排。学校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材的不足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建议

(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积极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应对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多参与其中,同时加强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

(2)体育教师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否能够在学生中寻找到启发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那颗种子,教师是关键。学校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生需求,主动提供技术指导人员。

(3)学校应建立一定的制度来约束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如课外体育活动实行考勤制度等),同时让学生自己建立一个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以此提高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次数。

(4)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完善,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这将会为课外体育活动的推进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1]林萍,杨文运.对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的分析[J].体育学刊,1999,(6).

[2]周斌,杜小娟.对活跃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探讨[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3]申健民.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郑李茹,林少娜.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4).

[5]王学华.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3):95-96.

[6]王华倬.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2001,(1).

[7]郭升平,林芹芳.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94-96.

[8]杨春伟,张亚辉,王明立.河南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5-48.

[9]张水蓬,刘利鑫.影响大学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0]张胜涛,洪友堂.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7,(7).

猜你喜欢

铜仁课外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