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3-06-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期
关键词:组内阿托心肌梗死

曹 伟

(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 商丘 476000)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曹 伟

(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对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 84 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 42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技术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病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治疗

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心肌处于持久而严重缺血状态下所导致出现的部分坏死现象。该病患者临床病死率非常高,预后相对较差。在病情发展的早期采用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使该类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使预后得到改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中选取84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对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样患者为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就诊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2~86岁,平均65.3岁;发病时间2~23h,平均5.2h;实验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1~88岁,平均66.1岁;发病时间3~21h,平均5.8h。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抗凝剂、溶栓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等药物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次10mg,每天两次。对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治疗效果、血脂水平改善幅度、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心肌梗死症状得到彻底扭转,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且平稳;有效:心肌梗死症状得到控制且在逐步好转,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明显改善,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无效:心肌梗死症状没有得到控制,或心电图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改善,亦或患者死亡[2]。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2.1 心肌梗死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心肌梗死病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愈13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治疗总体有效率78.6%;实验组患者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心肌梗死病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愈17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治疗总体有效率95.3%。两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2.2 血脂水平改善幅度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TG水平分别为(1.93±0.49)mmol/L和(1.88±0.54)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TC水平分别为(5.37±0.66)mmol/L和(5.16±0.68)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HDL水平分别为(1.16±0.47)mmol/L和(1.19 ±0.43)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LDL水平分别为(3.62±0.64)mmol/L和(3.28±0.57)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TG水平分别为(1.91±0.52)mmol/L和(1.14±0.37)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TC水平分别为(5.28±0.72)mmol/L和(4.01±0.65)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HDL水平分别为(1.14±0.49)mmol/L和(1.31±0.51)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LDL水平分别为(3.68±0.61)mmol/L和(2.19±0.72)mmol/L,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比较(mmol/L)

阿托伐他汀可以对炎性反应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的内皮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可以通过对肝脏内甲氧戊酸生物转化的代谢产物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对白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起到有效的阻止作用,使单核细胞趋化作用明显减弱,使斑块内巨噬细胞数目进一步减少,对巨噬细胞分泌酶的能力进行抑制进而发挥其抗炎作用。另外,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使内皮功能等到改善,使斑块稳定性加强,对血管平滑脂细胞增殖和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

[1]沈青山,刘永胜,朱锐.氟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3 (4):321-323.

[2]常锦峰,折芝莲,孟朝东,等.卡托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3(27):87-88.

R542.2+2

:B

:1671-8194(2013)02-0226-02

猜你喜欢

组内阿托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