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治88例临床分析与研究

2013-06-23孙立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空腹胰岛素血糖

孙立苹

(烟台芝罘医院 内分泌科,山东 烟台 264000)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治88例临床分析与研究

孙立苹

(烟台芝罘医院 内分泌科,山东 烟台 2640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008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2 月入住我院的 88 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诊治。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 2h后血糖浓度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组间差异以P<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治疗前 54 例中,空腹血糖浓度8.25 ~ 22.03mmol/L,餐后 2h 血糖浓度≥ 12.1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与餐后 2h 血糖浓度分别为 4.7 ~ 7.0mmol/L,7.3 ~ 11.1mmol/L,治疗前后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1);②出现高 T3,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与正常健康人群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1),经治疗后其值恢复至正常水平(P> 0.05);③根据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治疗前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3±7)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31±8)分,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临床诊治,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T3,T4,有效提高 TSH 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治;临床效果;生存质量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同属于免疫调节发生异常而产生的人体内分泌失调疾病,大部分患者由于遗传易感性以及自身免疫出现异常、病毒感染、饮食、情绪因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本文主要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88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进行有效地临床诊治,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以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88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33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55.7±12.2)岁;本组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病史明确,并已使用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②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或(和)空腹血糖≥7.0 mmol/L。甲亢诊断依据患者典型体征和症状,并对甲状腺激素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情促甲状腺素(TSH)降低和TT3、TT4或者FT3、FT4呈增高表现为甲亢指标[2]。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甲状腺药以及降糖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包括如下两个方面。①糖尿病治疗:按照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对其给予格列奈类以及磺脲类药物进行口服,来降低血糖含量,且对其饮食进行适当性地控制。全部给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患者加以治疗,甲亢得以有效控制之后,比控制前将胰岛素的实际用量减少了15%左右;2型糖尿病患者中(本组有23例),行口服降糖类药物治疗患者数为24例,剩下的9例行胰岛素进行治疗。②甲亢治疗:主要采取了三种治疗方式[3]:a.行放射性碘加以治疗,本组有12例;b.行盐酸普奈洛尔、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口服治疗,本组有39例;c.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本组有4例。

1.2.2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由Excel及SPSS13.0两个软件加以统计、处理以及分析,所出现的数据均以“χ—±s”的形式加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比较

2 结 果

2.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浓度变化对比

将本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果: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治疗前88例中,空腹血糖浓度8.25~22.03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12.1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与餐后2h血糖浓度分别为4.7~7.0mmol/L,7.3~11.1mmol/L,治疗前后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2.2 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对比

出现高T3,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与正常健康人群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经治疗后其值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取50例经过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具体见下表1所示。

2.3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

根据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治疗前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3±7)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31±8)分,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4 血糖与胰岛素分泌情况

糖尿病患者通常都是由于胰岛功能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血糖上升而致使糖尿病并发。本研究对胰岛素和血糖的分泌情况进行了化验,以迸一步研究糖尿病的病因。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IU/L)以及餐后2h胰岛素(mIU/L)分别为6.6~15.6、10.2~26.1、2.6~32及30.1~263。

3 结 论

糖尿病合并甲亢发病机理研究认为主要和胰腺分泌功能异常、外周组组葡萄糖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代谢异常、肠道葡萄糖吸收异常、通过儿茶酚胺等甲状腺激素对血糖起到调节作用使血糖升高、遗传免疫相关,加之情绪、饮食、病毒、环境的因素,均与两者的起病有着严重的影响作用心。它们之间的临床特征极为相似,然而各自体征以及相关症状却存在着一定的特异性。对于典型甲亢患者而言,存在着高代谢症候群,而对于典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其体质量下降以及多食之外,还有多饮多尿等方面的症状,在典型体征以及症状比较容易确诊,但是两种疾病并存的时候,多以一种特定的临床表现为主,并呈现出不典型的临床表现,需要做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时地对其加以明确诊断[4]。

由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治疗前54例中,空腹血糖浓度8.25~22.03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12.1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与餐后2h血糖浓度分别为4.7~7.0mmol/L,7.3~11.1mmol/L,治疗前后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出现高T3,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与正常健康人群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经治疗后其值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根据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治疗前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3±7)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31±8)分,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临床诊治,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T3,T4,有效提高TSH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1]余海英,张木勋,张建华,等.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328-329.

[2]李东辉.糖尿病合并Graves病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 6(18):3614.

[3]刘莉,窦京涛,陆菊明.糖尿病合并Graves病21例分析[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6):21-22.

[4]唐建东,雷龙涛,康志强,等.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2):56-58.

R587.1

:B

:1671-8194(2013)08-0200-02

猜你喜欢

空腹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