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一季度电动机进出口分析及2013年出口预测

2013-06-21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工产品分会秘书处孙广彬张森

电器工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电动机电机出口

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工产品分会秘书处 孙广彬 张森/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产品出口额为15.82亿美元,同比与去年基本持平,较2012年的增长率4.15%有所降低;进口也不复前两年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去年基本持平,仅增长5.52%。

一、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进出口情况

1、受国际市场经济放缓、社会用电量增速降低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我国电动机出口增速明显回落。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产品出口额为15.82亿美元,同比与去年基本持平,较2012年的增长率4.15%有所降低;进口也不复前两年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去年基本持平,仅增长5.52%。

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 2012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低于10%,比前几年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将比2011年减少1000万千瓦左右;这一现象是导致了电动机行业的不景气,从而影响到电动机的进出口。另外,《GB18613-2006》提出2011年7月1日起将高效电机作为强制标准,普通电机不允许生产和销售,国内电机制造企业纷纷转型,很大的影响了普通电机向暂未设定能效等级限制等国家的出口,我国电动机出口已进入行业转型的阵痛期。

2、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市场需求量增长等因素影响,各类电动机出口价格普遍上涨,同时也反映出,随着我国电机转型力度的不断加大,价格较高的节能高效电机的出口比例有所增加。从海关数据分析,2013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的8类电动机产品出口配比较往年没有明显变化,出口最主要的产品依然为单相交流电动机,同时其他几类的出口价格同比都有所增长。2013年一季度电动机的出口价格增长在4%左右,价格连续增长不仅是原材料上涨造成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动机出口产品类型在发生转变。

根据调研相关主流企业反馈,2010年时我国IE1等级(普通电机)的电机市场占有率接近90%,而企业达到IE2以上的高效及超高效节能电机比例只有不到10%。国家工业系统节能“十二五”规划显示,2015年整个IE2的电机将会达到整个电机市场的80%以上。根据某证券公司分析,若要达到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相关规划目标,未来五年高效电机至少需保持100%~125%的复合增速。鉴于现阶段存在的实际困难,结合政策推广力度分析,我们保守估算复合增速也在70%以上。此外,若欲基本完成今年高效电机推广任务,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推广量将占全年的98.5%。除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外,高效电机产量的加大必然导致其出口比例的加大,由于高效电机较普通电机相比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高,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必然导致电动机出口价格有很大提高。

进口方面,我国电动机进口主要以其他电动机为主,进口额为3.6亿美元,占比达41.67%,同比增长为8.74%。三种不同容量的多相交流电动机进口增幅明显,致使电动机进口整体呈与去年同期持平趋势,增幅仅为5.52%。

一般贸易超越加工贸易成为中国电动机出口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正逐步的从世界代工中心向自主生产转变;同时也证明中国电动机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4、欧债危机影响电动机出口欧洲市场,出口北美洲增速明显;进口市场方面,亚洲占据我国电动机进口市场的主导地位。2013年一季度我国出口主要市场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市场出口额占总出口约90%。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市场的出口同比增长仅为3.28%,出口北美洲市场形势较好,出口额3.08亿美元同比增长8.25%,超越欧洲成为我国电动机出口第二大市场。电动机进口方面,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市场为亚洲,进口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为5.2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超过60%。

香港市场增速较快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电动机出口第一大市场;从出口市场国别来看,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主要的出口国为中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出口总额接近全球出口的45%。但相较2012年同期,主要出口国的位次有一定变化。美国再次超越中国香港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欧洲诸国由于负增长位次都有所降低,可以看出欧债危机对欧洲的经济影响较大。

表2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出口主要贸易方式统计

表3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我国电动机进口主要贸易方式统计

表1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进出口类型统计

5、从出口省份来看,我国各省出口广东一家独大的地位不容撼动,全国主要出口省份集中在江浙沪一带及珠三角地区。从2013年一季度各省电动机出口情况来看,广东省是我国出口电动机最大省市,出口额达6.43亿美元,占比达到40.67%,出口同比增长1.82%。江苏省发展态势良好,同比增长达18.86%,超越浙江成为我国电动机出口第二大省。总体来看,近两年我国电动即出口企业数量趋于下降形势, 企业通过竞争与转型,优质的企业保留下来,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产业的整合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减少了低价竞争的不利于市场发展的情况。

二、我国电动机行业遇到瓶颈,高效节能电机成为趋势

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都相继制定了电动机的能效标准与能效标识制度,明确了电机节能与效率提高的时间表、执行方式与实施范围。比如,美国在EPACT标准之上制定的NEMAPremium超高能效标准、欧盟的EU—CEMEP标准、澳大利AS/NS1359.5—2000和我国GB18613—2012标准。在电机系统节能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政策,特别是2008年以后,加快了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的速度,加强了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力度;2009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将高效、超高效电机应用列入惠民工程;2009年和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先后发布了两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2010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又将高效电机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电机系统节能列入重点节能九大工程,提出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

1、电动机行业面临多重考验,企业转型势在必行。水电建设的移民、环保问题,风电技术标准、政策导致“弃风”严重,太阳能发电长期受困于 “平价上网”尴尬,“安全高效”核电解禁之路仍不明晰等等,一系列难题客观上也对电机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电机产品虽种类繁多,但效率不高,“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高效电机的推广情况与全球差距较大。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电机能效准入标准,基本已全部使用高效电机,部分地区开始推广使用超高效电机,其电机系统的运行效率比我国高3~5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恰好等于高效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平均能效差距。

表4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进出口主要市场统计对比

表5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出口主要国别及地区统计

一方面是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大幅减少,给大电机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中小电机进入“高效节能”环境,行业“洗牌”不可避免。电机行业发展遇到瓶颈,企业转型已成必然。

2、我国能源相对缺乏,优质能源严重短缺,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高效率电动机是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符合国家利益。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 亿吨标准煤,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其中全国燃煤电厂发电消耗原煤15.9 亿吨,占比48.9%。同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能源消耗强度是美国的3 倍、日本的5 倍,节能空间十分巨大。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电机平均效率低~5个百分点,运行效率低10~20个百分点。电机是国民经济中主要的耗电大户,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工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其中电机能耗约占工业能耗的60%-70%。根据调查,我国IE1等级的电机市场占有率接近90%,而企业达到IE2以上的高效节能电机比例只有10%左右。因此提高电机能效将是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粗略估计,如果将在用的普通电机全部更换为高效电机,每年可节省用电量约600~1000 亿千瓦时;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可使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降低2 个百分点左右,使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 能耗下降1 个百分点左右。

3、采用高效电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在电机的全生命周期中,初始购买、安装和期间维护费用只占全部费用的10%左右,而运行所需电费将占到90%左右。选择高效电机从而节省电费,长期来看更符合企业利益。

2010 年全国电机用电量超过2.0 万亿千瓦时,若全部采用高效电机,可使电机系统整体效率提高3%~5%,每年节电600~1000 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按0.6 元/千瓦时估算,年节省电费360~600 亿元。

采用高效电机符合企业长期利益。此前国内企业普遍缺乏节能意识,因此国内市场尚未全面打开。但在政策推动与企业自身利益考量的双重作用下,高效电机领域孕育着庞大的需求。

表6 201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机进出口主要省市统计

4、我国电机行业的“高效节能”之路早已开始,高效电机行业前景乐观。我国电机行业“十二五”规划着重提到,“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围绕‘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装备制造调整和振兴,新能源领域技术的大力推进,优化发展一批高效节能环保重点产品,淘汰一批普通效率的电机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效电机”也开始步入“深水区”并进一步细分,与之相应的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等国家战略的纷纷落地。

目前,我国占全球电机市场份额的近20%。未来五年,我国市场会增长得更快。随着高效电机的推广,2015年的销量会比2011年翻一番。很大一批中国本土的不具备生产高效电机的厂商将会被淘汰而退出市场,市场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三、电机行业如何应对后欧债危机时代的影响

2008、2009年国际金融风暴开始席卷全球,世界工业领域大幅减产,实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世界电机行业也将随之衰退,2010、2011年属于出口恢复性增长, 2012年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 新一轮世界经济衰退期开始显现, 我国电动机出口企业应在2013年抓住机遇, 摆脱低价恶性竞争,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各行业距全面复苏仍有较大差距,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从数据来看,虽然我国电动机出口受阻,企业获利有限,出现了“规模增长大于效益增长”的局面。如果不能摆脱现有的低价竞争模式,接单量的回暖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摆脱出口电动机无序竞争的根本在于避开市场的恶性低价竞争,走高端产品、特色产品之路。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品种单调、结构落后的局面,瞄准高端市场,重新定位,不断推陈出新。在国外,欧盟国家电机制造业总体上以中小企业为主,其高技术含量电机的市场定位比较稳固,一方面他们积极生产高效电机,节省能源;另一方面,他们再对同样的产品进行巧妙设计,使电气性能比我们同等功率的电机要好很多,我国产品如果还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将很难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

为进一步拓展国内电机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国内电机产品出口企业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同时扩大出口渠道,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未雨绸缪、开拓思路,才能在国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四、2013年我国电动机出口形势预测

长远来看,我国电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电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会保持稳定增长:电力、汽车、家电等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它们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将扩大电机行业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电机需求量处于高增长阶段,尤其是高效节能电机及中小型电机产品,出口量及产品档次将逐步提高。

另外,行业集中度、市场竞争局面、产品质量等因素将是影响行业利润的关键因素;企业改制、出口政策变动、贸易壁垒及原材料成本问题等利好或利空因素的存在将给中国电机行业的发展及投资带来挑战与机遇。我国电机企业需要在规模、技术、产品、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升竞争能力,融入国际市场。

2013年电机行业及出口将迎来其阵痛期。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 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低于10%,比前几年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将比2011年减少1000万千瓦左右,是2006年以来投产最少的一年。一方面是国内部分高耗能电机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传统电机产品出口市场近乎“疲软”。国内各大电机企业激烈竞争的同时,还要应对国外电机产品不断抢占国内市场的现实,电机设备完全国产化、自主化之路变得若隐若现。国内企业也亟待向节能高效电机生产转型。

另外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外部政策环境恶化的现实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产业上游原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萎缩等众多不利因素都将制约电动机出口。综合来看,预计我国电动机产品2013年全年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猜你喜欢

电动机电机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浅析电动机日常维护与保养
泵用电机水润滑轴承选择与应用
关于电机滚动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节能计算
瞻望电机的更新换代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电机隐忧
基于KB0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系统
电动机的保护配合及CPS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