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腹泻导致的良性惊厥56例临床观察

2013-06-09兰常肇毕颖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婴幼儿复发率

陆 萍,兰常肇,王 红,毕颖薇,韩 颖,王 慧

(北京民航总医院,北京 100123)

惊厥是儿科中常见的急性疾病,患者年龄越小其发病率就越高,患者如果发病的次数过多或疾病时间过长则会造成小儿出现脑损伤,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1]。近年研究发现,婴幼儿腹泻可导致患者出现惊厥,目前国外对该疾病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我国对该疾病的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婴幼儿腹泻引起的小儿惊厥患者采用氯丙嗪进行治疗,疗效让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小儿腹泻引起惊厥的5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偶患者大便进行细菌培养,其中轮状病毒阳性者24例,占42.86%,志贺菌属阳性10例,占17.86%,沙门氏菌属阳性12例,占17.86%,大肠杆菌阳性10例,占17.86%。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儿,其中观察组患儿男性14例,女性14例,患儿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2±1.5)岁,患儿腹泻引起惊厥发作的时间为8~20 min,平均时间为(12.5±3.8)min;对照组患儿男性13例,女性15例,患儿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3.8±1.2)岁,患儿腹泻引起惊厥发作的时间为5~18 min,平均时间为(10.5±2.8)min,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惊厥发作时间及疾病类型上不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发作形式表现为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所有患者既往均无惊厥病史。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儿采用生化检测血钠、钙、镁以及血糖等指标,所有患儿血常规检查正常,患者惊厥发作期间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其中5例中央顶区或额中央区域出现漫波发放,其中2例经复查后属于正常,2例经检查后为背景活动减慢。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均没出现异样,另4例患者经双侧脑室体部稍大。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安定针(0.1~0.3 mg/kg每次)进行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针(6~8 mg/kg每次)进行肌肉注射用于控制惊厥的发生;对于呼吸困难者可采用鼻导管进行吸氧,流速为(0.5~1 L/min);采用复方氨基比林进行肌肉注射,1岁以内的患儿每次注射0.5~0.8 mL,1岁以上的患儿每次注射0.8~1 mL。观察组患儿肌注或缓慢静注氯丙嗪1~2 mg/(kg·次),对于呼吸困难者可采用鼻导管进行吸氧,流速为(0.5~1 L/min),两组患儿在治疗惊厥的同时,口服思密达治疗腹泻症状,用药方案为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口服;1~2岁每日2袋,分3次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优质、全面、科学的护理。

1.4 临床疗效评价

痊愈:患儿治疗72 h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惊厥症状基本消失;好转:患者治疗72 h后,大便次数及性状得到好转,全身症状改善明显,惊厥的次数及惊厥的时间有明显的改善;无效:患儿治疗72小时后,大便次数、性状以及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惊厥程度及时间间隔没有得到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临床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 本组患儿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呕吐、腹泻等,呕吐物为胃内物,成非喷射状呕吐,大便多以黄便为主,次数不等,最多达数10次,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等症状。其中有惊厥发作时无明显高热出现,写不伴有喷射样呕吐及头痛等颅高压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把宾斯基征,凯尔尼格征等阳性体征,惊厥过后患儿精神状态同前。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患儿临床症状表现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2周的治疗后,临床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率具有差异性(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4.28%,两组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对比(±s,n=28)

表3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对比(±s,n=28)

组别 症状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45±1.21 5.89±1.63对照组 3.69±1.65 7.86±1.46 t值 3.789 3.654 P值 0.004 0.003

3 结论

小儿腹泻引起的惊厥是儿科中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相关学者认为患儿腹泻惊厥出现的原因主要与患儿感染、高热、年龄幼小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中年龄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患者年龄幼小,因此患者对外界的抵御能力较差,患者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导致身体出现炎症,引起患者发热,持续的高热导致患者出现惊厥的现象[3]。相关研究指出[4],导致患儿腹泻惊厥的病毒主要是轮状病毒[5],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轮状病毒并非是引起小儿惊厥的主要病毒,对于上述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学者[6]认为腹泻与患儿惊厥是同时存在的,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皮层分化不全,患儿神经元树突发育不健全,髓鞘尚没形成,患儿脑部神经递质以及脑化学成分不平衡引致的。导致小儿腹泻惊厥的原因多,除了与患儿感染原因外,也可能与患儿遗传因素有关,国外学者[7]曾对1对姐弟进行研究,发现该姐弟共同出现该疾病,从而提示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目前婴幼儿腹泻引起的良性惊厥只要及时治疗,患者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氯丙嗪属于神经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具有抗精神疾病、镇静、降低体温及阻断a-肾上腺素的功效,同时也具有抗组织胺、阻断胆碱受体、影响内分泌的功能[8]。临床上可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紧张症状,同时也能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且其作用效果持久,用于小儿惊厥中具有临床复发率低的特点。安定药物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但其副作用较大,由于患儿年龄尚小,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较低,患者使用后容易出现困乏、嗜睡、震颤、视物模糊和反常的易激惹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使用效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具有差异性(P<0.05)。由此说明采用氯丙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采用安定针治疗的效果,且患儿的临床复发率较低,远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赖 宏.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5):198-199.

[2] 韩丽英.轮状病毒肠炎引发抽搐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6,4(2):456-457.

[3] 张爱霞,张洪涛.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6(2):165-166.

[4] 赵 梅,王洪飞,李淑娟.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J].淮海医药,2009,3(2):698-699.

[5] 张桂萍,杨兰英.用微生态法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2):144-145.

[6] 董超凡.乳酸菌素片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6(5):432-433.

[7] 马新英,孙桂芳.6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8(2):78-79.

[8] 吴 惧,甘晓玲,姜 舟,等.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4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12(6):369-370.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婴幼儿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