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体会

2013-06-07叶福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3期
关键词:菌斑牙周组织牙周炎

叶福伟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 婺源 333200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体会

叶福伟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 婺源 333200

目的:研究分析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正畸治疗中作用效果。方法:选取32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于正畸治疗前实施牙周序列治疗直至正畸治疗结束,观察记录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患者的PLI、PD、BI、CAL。结果:32例牙周炎患者患者在初诊基线、牙周治疗1个月后以及正畸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方差比较,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序列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炎症,疗效显著。

牙周序列;牙周炎;正畸过程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正畸治疗不再受年龄的限制。为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状态,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选取32例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接受牙周序列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男20例,男12例,年龄19~49岁,平均年龄(34±1.3)岁,该类患者均表现为探诊出血以及牙龈炎症,其探诊的深度不高于6mm,附着丧失小于5mm,经X线片检查显示患者牙槽存在角型吸收后水平吸收,其吸收程度未长于一般根长。入选标准:所选取的患者均无全身代谢性疾病,三个月内患者均未服用过抗生素药物,也未接受过牙周治疗。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接受正畸治疗的32例中度或强度的牙周炎患者,每个研究对象均于均在初诊时,牙周治疗1个月后以及正畸治疗后,对牙周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采用刻度类牙周探针对各类临床指标进行检查,其指标如下,第一:菌斑指数(PLI),可将其分为0、1、2、3度;第二: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深度为从龈缘到袋底的长度,单位为mm。第三:出血指数,使用牙周探诊插入袋底,将探针取出之后的30s,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记录,可将其分为0、1、2、3、4、5级。第四,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探针对牙周袋深度进行探测后,从牙根面退出,并确定釉牙骨质界位置,确定从釉牙骨质界到龈缘之间长度,附着丧失程度为袋深度减去该距离,若牙龈萎缩,两者相加则该长度为附着丧失,单位为mm。BI、PD、CAL每颗牙齿记录6个位点的具体数值,包括近中颊侧、颊侧中央、远中颊侧、近中舌侧、舌侧中央、远中舌侧。第五,检查X线片以及牙齿松动度。

1.2.2 治疗方法 在患者首次就诊之后确定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必要的口腔卫生知识宣讲,让患者了解日常做好口腔卫生是相当重要的;告知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进行牙间隙刷洗的方法。之后对患者实施牙周序列治疗,包括给予患者牙龈全面清洁,龈下刮治以及平整根面,并给与患者药物辅助治疗。在患者治疗1~3个月后,强化控制菌斑的各种措施。在该期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患者病情进行复查,牙周炎治疗效果较好的可开始给予患者正畸治疗,牙周炎控制效果不佳或牙周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应先对患者病情进行为期超过3个月的观察,在菌斑效果控制之后给予患者正畸治疗。一般正畸治疗的治疗时间为14个月到24个月,通常情况下施力应尽量轻柔,约4~6周进行一次复诊,在实施正畸治疗错过程中,每6个月进行一次洁治[1]。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于初诊、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PLI、PD、BI、CAL值进行方差分析(±s),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例牙周炎患者患者在初诊基线、牙周治疗1个月后以及正畸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方差比较,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初诊基线、牙周治疗1个月、正畸治疗后指标对比(±s)

表1 初诊基线、牙周治疗1个月、正畸治疗后指标对比(±s)

项目初诊基线牙周治疗1个月正畸治疗后PLI 2.21±0.82 0.88±0.43 1.42±0.62 PD 4.18±0.03 2.35±0.76 2.12±0.82 BI 2.51±0.51 0.97±0.30 1.13±0.34 CAL 3.03±1.54 1.92±0.81 2.02±0.65

3 讨论

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临床研究以及实验表明,在牙周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给予牙齿适当不会影响正常生物限度的正畸力,不会对牙周组织产生破坏影响作用,会显著改善牙周状态[2]。牙周炎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前,应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牙周炎症,做好口腔卫生工作,且每3~6个月对牙周情况进行一次复查,根据患者具体牙周形态给予患者相应的牙周治疗,保证牙周处于一个稳定状态,采用正畸方法整齐排列牙齿,清除菌斑,控制菌斑的出现,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早日恢复[3]。在实施牙周治疗的同时,一般结合给予患者牙周序列治疗。咬牙合因素会对牙周疾病的发展以及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存在明显的牙齿松动以及牙槽骨吸收患者,若出现咬牙合损伤会导致牙周组织损伤程度加重,因此在对牙周炎患者实施正畸治疗过程中应先控制咬牙合,将咬牙合损伤因素清除,有利于患牙的早日愈合,保护牙周组织。牙周病患者实施正畸治疗过程中医师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同时采用正畸治疗,将菌斑聚集区彻底清除,有利于恢复牙周组织功能。

本次研究中,32例患者接受完善的一系列牙周序列治疗,中轻度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便于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1]吴刘中,张桂荣,马天池.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所起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04):216-216.

[2]黄万元,徐燕,程楠,等.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序列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03):180-183.

[3]刘琼,孙江.伴高血压的慢性牙周炎1例牙周序列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10):635-638.

【文献标志码】A

1007-8517(2013)23-0114-01

2013.10.25)

猜你喜欢

菌斑牙周组织牙周炎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牙周治疗对老年牙周炎患者营养不良治疗结果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高金合金和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远期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