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貂抗犬瘟热病毒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

2013-06-05张力燕谢之景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9期
关键词:犬瘟热水貂中和

张力燕 陈 晨 李 鹏 谢之景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8)

幼貂抗犬瘟热病毒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

张力燕 陈 晨 李 鹏 谢之景*(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8)

本试验采用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貂,分别在30、45、60日龄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抗CDV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30日龄绝大多数幼貂抗CDV母源中和抗体效价在1:30.0以上,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小于1:20.0。60日龄母源抗体基本消失,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等于或小于1:8.0。所以45日龄对幼貂进行CD免疫接种较好。

水貂 犬瘟热病毒 母源抗体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引起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1]。CDV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多数呈球形,直径大多数在150~300nm之间,为负链单股不分节的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目前CDV自然感染的动物范围在不断扩大,除犬科外,人们又发现了许多CDV的新宿主,例如鼬科的雪貂、水貂,浣熊科的小熊猫、浣熊,猫科的猫、狮、孟加拉虎、豹,大熊猫科的大熊猫,偶蹄目猪科的猪,日本猕猴和人等。CD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所有养犬和经济动物的国家均有CD的发生。CD疫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CDV的流行[2,3],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有许多疑似CDV感染的病例。CD在我国广泛存在,我国部分省市的皮毛动物特别是水貂饲养场不断有CD病例的出现,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较多,但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抗CDV母源抗体的干扰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对幼貂的抗CDV母源中和抗体进行测定,找出其消长规律,为选择CD初次免疫接种的时机提供实验数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生产实践意义,为保证养貂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毒株与细胞

CDV-M1本实验室分离鉴定保存,MDCK细胞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胡传伟副研究员惠赠。

1.2 试验动物

从潍坊诸城5个养貂场随即抽取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貂。

1.3 方法

1.3.1 中和抗体效价的测定 分别在30、45、60日龄对20只试验幼貂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将血清置56℃水浴30 min进行灭活,置-20℃冻存,待检。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4],测定血清抗CDV的中和抗体滴度。

1.3.2 对病死水貂的综合诊断 对在试验过程中死亡的水貂从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病毒形态学观察等方面对病死水貂作出综合诊断。

2 结果

2.1 中和抗体效价

幼貂在30日龄抗CDV母源中和抗体效价较高,效价等于或大于1:18.6;幼貂在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等于或小于1:19.1;幼貂在60日龄抗CDV母源中和抗体基本消失,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等于或小于1:8.0。母源抗体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见表1。

表1 幼貂抗CDV母源中和抗体 (log2)

2.2 对死亡水貂的诊断结果

6、15、16及19号幼貂在试验过程中死亡,出现CDV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病初鼻镜发干,流浆液性鼻涕,眼结膜充血潮红,淌眼泪,伴有轻度的咳嗽,体温升高。随着病程的发展,鼻镜出现龟裂,流脓性鼻涕,咳喘加重,有脓性眼屎。

对病死水貂进行解剖,气管黏膜有出血,肺部有米粒大圆点样出血,甚者发生实变;胃底部有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点状或弥漫性出血,回盲口有溃疡,甚者整个肠道弥漫性出血;肝脏有点状出血;膀胱黏膜点状或弥漫性出血,肾脏实质点状出血;有神经症状的病死犬解剖脑膜点状出血及脑实质点状出血。在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膀胱粘膜上皮细胞胞浆内和核内见到包涵体。对病料进行处理后,用0.5%磷钨酸进行负染,电镜观察。能够观察到CDV病毒粒子。诊断结果表明这4只幼貂是感染CDV而发病死亡。

3 讨论

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对新生动物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对疫苗的接种也带来一定的影响,若免疫接种时间过早,母源抗体的干扰易造成CD免疫失败,严重影响免疫效果,若免疫接种时间过晚,则动物易出现CD免疫空白期,动物易于感染CDV。为此,弄清幼貂抗CDV母源中和抗体的消长规律有很重要的意义。对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貂的检测结果,在30日龄绝大多数幼貂抗CDV母源中和抗体效价在1:30.0以上,仅有2只幼貂的抗CDV的母源中和抗体效价小于1:30.0,这表明绝大多数幼貂在30日龄抗CDV的母源中和抗体效价较高,如此时对幼貂进行CD免疫,母源抗体会严重干扰CD的免疫效果,易造成免疫失败;幼貂在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小于1:20.0,尽管此时母源抗体也会影响CD的免疫,但是免疫能够获得成功;幼貂在60日龄母源抗体基本消失,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等于或小于1:8.0,若此时进行免疫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但是一些幼貂在60日龄前会有一段免疫空白期,在免疫空白期幼貂易于感染CDV而发病,这可能是4、15、16及19号幼貂感染CDV发病死亡的原因。根据上述分析,在45日龄对幼貂进行CD免疫接种较好,此时进行CD免疫接种能够避免免疫空白期的出现,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这与幼狐的抗CDV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基本相似[4]。

[1] Gassen U, Collins FM, Duprex WP,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 rescue system for canine distemper virus. J Virol 2000 Nov;74(22): 10737-44.

[2] Franke-V; Matern-B; Ackermann-O; et al.The prevention of distemper in zoo animals. Berl-Munch-Tierarztl-Wochenschr. 1989 Feb 1; 102(2): 56-8.

[3] Tizard-I. Grease, anthraxgate, and kennel cough: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early veterinary vaccines. Adv-Vet-Med. 1999; 41: 7-24.

[4] 杨笃宝, 雷留真, 谢之景等. 幼狐犬瘟热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J]. 山东畜牧兽医. 2009, 8: 9-10.

S858.92

A

1007-1733(2013)09-0010-02

2013–06–1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犬瘟热水貂中和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水貂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全球水貂产量下降
1例貉犬瘟热的诊治及体会
犬瘟热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水貂的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