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甲亢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11例临床分析

2013-06-05曾文谊黄妙婵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缺乏症咽痛甲亢

曾文谊 林 颖 李 军 陈 莉 黄妙婵

抗甲亢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11例临床分析

曾文谊 林 颖 李 军 陈 莉 黄妙婵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作用机制,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抗甲状腺药物致11例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多发生于初始治疗的最初2~3个月或再次用药的1~2个月。采取停用ATD,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广谱抗生素、消毒隔离等综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接受ATD治疗患者,若治疗中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立即查白细胞,以及时发现粒细胞缺乏的发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粒细胞缺乏症;ATD;不良反应

甲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抗甲状腺药物(ATD)是甲亢尤其是Graves病的基础治疗[1]。但ATD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临床中白细胞计数<2.0×109/L,绝对中性粒细胞数≤0.5×109/L或消失、发病急、症状重,称为粒细胞缺乏症[2]。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是AT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早期发现未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的,可危及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ATD致粒细胞缺乏症11例,其中女8例,男3例;年龄21~65岁。所有患者根据初诊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甲状腺B超、ECT等检查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接受ATD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均大于3.0×109/L,中性粒细胞大于1.5×109/L。既往无血液系统疾病史,无毒物、放射物接触史。11例患者中8例由甲巯咪唑所致,3例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大多发生在服药后1~3个月,1例发生在服用甲巯咪唑后7d,2例患者为甲亢停药1年余后复发治疗。

1.2 临床表现11例患者均以突发高热起病,体温高达39~42℃,7例咽痛伴扁桃体肿大并化脓,3例伴咳嗽,1例伴肝功能损害,1例伴糖尿病,2例伴双肺可闻及湿啰音。11例患者甲状腺均Ⅰ-Ⅱ度肿大,其中5例可闻及血管杂音。

1.3 治疗方法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停用ATD;采取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戴口罩。使用广谱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积极控制感染。常规予以利可君、鲨肝醇、维生素B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升白细胞治疗,剂量每天250~300μg。具体见表1。

表1 11例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治疗情况

2 结果

11例患者住院天数为5~12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7d,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3~12d。无死亡病例。11例患者除1例手术外,其他患者白细胞均恢复正常后行放射性131 I治疗。

3 讨论

ATD是目前治疗甲亢安全有效的常用药物,粒细胞缺乏症是ATD的严重并发症,服用MMI和PTU发生的几率相等,在0.3%左右[3]。一旦发生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往往会继发感染,导致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是甲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ATD致粒细胞缺乏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给药剂量,初治或甲亢复发后再次治疗时的任何时间,以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内最多见[5],但其它时间也可以发生,亦有在用药12年甚至13年后发生[6]。

甲亢合并粒细胞缺乏症首发症状为咽痛、发热、全身不适,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故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粒细胞缺乏一经诊断,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征象,必要时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数据表明糖皮质激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7]。在足量抗生素使用的前提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多,减轻机体感染时的中毒症状,能提高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和应激能力,减轻Graves病这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急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多为重症感染,应早期、足量、广谱抗生素使用,在病原菌明确后,使用针对病原菌的药物,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出现[8]。

总之,所有接受ATD治疗的患者都应该了解粒细胞缺乏症的症状。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极度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同时积极控制感染,使用G-CSF促进粒细胞恢复,防治甲状腺危象,均为粒细胞缺乏症重要的治疗措施。

[1] David S, Cooper MD. Antithyroid Drugs[J]. The New England Joumal of Medicine, 2005,352:915.

[2] 徐丹,李路,袁风易.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46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7,8(8):22.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S].2010:17-22.

[4] Sun MT, Tsai CH, Shih KC. Antithyroid drug-induced agranulocytosis[J]. J Chin Med Assoc, 2009,72(8):438-441.

[5] Cooper DS. Antithyroid drugs[J]. N Engl J Med, 2005,352(9):905-917.

[6] Stellingwerf M, Jellema WT, Eland IA, et al. Agranulocytosis/ granulocytopenia after long-term use of thiamazole[J]. Ned Tijdschr Geneeskd, 2011,155(2):A2430.

[7] Fukata S, Kuma k, Sugawara M, et al.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does not improve recovery from antithyroid drug-induced agranulocytosis a prospective study[J]. Thyroid, 1999,9:29-31.

[8] 张真稳,王艳,朱妍,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与初发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7):46-47.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of agranulocytosis induced by antithyroid drugs

Zeng Wenyi Lin Ying Li Jun Chen Li Huang Miaocha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induced granulocyte cell deficiency antithyroid drug (AT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Against thyroid drugs caused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1 patients with myeloid deficiency.ResultsATD-induced agranulocytosis the disease mostly occurs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the first 2-3 months or 1-2 months medication agai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using disable ATD;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he effect is obvious.ConclusionAccept the ATD patients treated immediately check white blood cells in the treatment symptoms of fever, sore throat,general malaise, and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agranulocytosis.

Thyroid function hyperthyroidism; Agranulocytosis; ATD; Adverse reactions

R581.1

A

1673-5846(2013)03-0151-02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广东东莞 523018

曾文谊(1972-),女,副主任药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

猜你喜欢

缺乏症咽痛甲亢
贵州省183 891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的分析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鹅钙磷缺乏症的防治分析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