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遇

2013-05-28朱建慧韩付清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班委会班委机遇

朱建慧 韩付清

“生命灵动的课堂是倾听、理解与尊重的课堂” ,这是几天前我在《基础教育》上读到的一句话,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

的确,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站在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发现学生的点滴智慧,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给予加油鼓励,使其智慧之火越烧越旺;在这样的课堂上,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从“倾听、理解与尊重”的态度出发,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课堂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变成发展的机遇。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学生,在课堂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常常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慨叹:“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其实,这些问题往往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特殊需求。对于学生工作而言,抓住了最初的问题,把握了第一次机遇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一劳永逸,正因为学生在成长,问题也在成长,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处理问题,应该从有利于学生发展这一目的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果我们愿意思考、善于探究并及时疏导,就有可能将成长中的问题转变为成长的机遇。

一、倾听、理解学生,把问题变成机遇。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一次班会课上,我宣布本次班委改选的方式为当场唱票,选票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孩子们欢呼雀跃,经过一周的准备,学生们准备了充分的演讲内容,教室里的场景不亚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有的振振有词,有的抢着上台……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平时调皮、令人头疼的男生也自信地跑上台,并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紧张的唱票开始了,教室里忽而一阵骚动,忽而一阵惊呼,继而又是一阵窃窃私语,接近尾声时,教室里的私语声越来越响,“又是他们几个,没劲”,“我惨了,这次没希望了”“某某和某某只差一票,太可惜了”……教室里像开了锅,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还有为别人打抱不平的,其中几个同学争得面红耳赤,眼看就要动手了……

我仔细审视着黑板上的结果,却发现票数相对集中的是班里的几位佼佼者,他们各方面发展都比较突出,但是人数只有三四个。接下来的却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足足有十几人,他们的票数比较接近,大多是一些有特长有个性的男生。回想起他们刚刚演讲时的自信和期待,这时将面对的却可能是失落与灰心,这次落选意味着他们又要等上漫长的一年,一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充满信心吗?

这时,我的脑际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增设一个班委会如何?那些有个性,有特长又长期游离于“管理层”之外的学生就有机会进入他们神往的“组织”,一展他们的风采……于是我宣布:“组建双班委,选出16位小干部,两个班委轮流管理班级,比一比哪个班委更出色!”话刚刚落音,教室里又是一阵欢呼雀跃。

在征求了各任课老师的意见之后,我指定了两个中队长,其余由学生自己协商分工,组成班委会。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双班委”改变了学生在班内的生存状态,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班级凝聚力也明显增强,班级呈现出活跃、民主的气氛。

二、尊重学生,巧解矛盾。

2009年我刚刚接手一个新班级不久,在一次英语阅读课上,我正讲到一篇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文章,不想这时竟有一个学生阴阳怪气地唱了一句。全班其他同学都静静地看着我如何处理这件事。这位男同学是出了名的让老师们头疼的人物,但是歌唱得却非常好。我知道,如果这次不让他心服口服的话,以后的英语课上他会制造更多的麻烦。所以我这时就说:“太让我吃惊了,想不到某某同学的英文歌唱得这么好。这几天我一直在查找《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却一直没有找到,那么,我们诚恳地请某某同学为我们献上这首好听的歌好吗?”话音刚落,全班响起了热烈地掌声。在我和同学们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下,这位同学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样子,大大方方地走到教室前面,为同学们倾情演唱了这首歌,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从此以后,这位同学完完全全变了,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成了老师们交口称赞的好学生。

就这样,没有严词,没有斥责,一句诚恳的话,让他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同样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道理,同时融洽了我们师生间的关系。

三、榜样的力量,无声的批评。

有经验的老师看到地上有纸屑,会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捡起来。这时,凡是看到老师这一举动的学生会不由地朝自己的座位下面瞅——看看有无字纸等脏东西。这既是榜样起的作用,也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应该说这也是一种艺术的批评。

当我们走进教室准备上课,黑板上却是上节课的内容,或是抹得不干净。这时我们不妨也采用这种无声的批评,自己拿起黑板擦擦干净。我相信,这一举动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办了,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批评有“说服”和“看服”之分。“看服”就是让学生看正面的东西,使其受到感化。无声的批评就属于“看服”。说服也罢,看服也罢,倘若能把握好时机,讲究点方法,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些事件,我深切体会到:问题不是麻烦,出现问题的第一反应不是简单地“摆平”,而是要透过问题发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空间;问题又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冷静地对待问题,思考问题出现的根源,作出正确的诊断。本着倾听、理解与尊重的原则,并通过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准确地解读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可能、找到发展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同时也将成就教师自己的职业人生。

猜你喜欢

班委会班委机遇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电子版委会表
再见,机遇号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调工作机制研究
机遇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