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进校园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育人品质

2013-05-28王志东邱林法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进校园义工教育资源

王志东 邱林法

家长进校园,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学生选课、辅助管理学校,建设和谐校园。家长进校园,成为学校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家长在各行各业各具特长的优势,用有特长的的家长培育有特长的学生,整合教育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家长进校园,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家长进校园,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建立学生档案的同时,建立学生家长档案,在了解学生爱好特长的同时,了解学生家长的职业和爱好特长,为下一步家长进校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当老师和指导学生选课等做好准备。每一届新生报到时,我们设计两张表格,一张是填学生的,另一张则是统计家长的。

一、家长进校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家长进校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制度建设、长远规划,学生管理和教育,建言献策。具体说来,通过家长委员会,参与学生课程设计和学生选课,对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学校及班主任老师就学生培养目标与家长们进行交流,统一家校教育合作的方向,并就“家长义工日”、“家长当教师“等活动作出安排。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家校沟通方面继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之后的合作形式走向了新的高度,有了新的合作形式。家长委员们积极参与学校工作,为班级成长、学校建设出谋划策。

家长委员会还参与卫生管理、上操管理,用餐管理,午休晚睡管理和自习秩序管理。同时,引入家长评价老师、家长评价学校机制,学校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认真慎重分析研究,最后反馈给相关老师和学校相关部门,以改进教师工作和学校工作。

二、家长进校园,家长当老师,为学生讲课。

根据预约和安排,学校邀请家长给学生讲课,或作报告,做学校兼职教师。

家长是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学生的家长职业多样,各有专长。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是一个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的一支特殊教师队伍。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后,把“家长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利用好这笔教学资源,能大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增长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家长亲自参与指导组织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这是家校协作新模式。

不同的职业背景,不乏有一技之长者,有的甚至是商场精英,业务专家,通过聘请他们进校园当老师,客串教师,参与学校教学。或者为学生上课,或者做报告,或者带领或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甚至培训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后,家长也能感受老师的工作,备课、收集资料等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个本子给家长记录一天当“助理老师”的感受。

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专业知识,来弥补老师相关专业知识不足的现状,丰富教师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了解自己孩子的各种表现,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育子水平;同时,还促进了家长对老师的了解、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为更好地携手教育学生发挥积极作用。

家长走进课堂,通过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拉近了家长和学校的距离,使家校关系更加和谐。这种形式有机整合了家长的教育力量,增加了教育合力,拓宽课堂的广度与厚度,让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世界,真正深度挖掘了教育潜能。事实也证明,上课家长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社会视野极有好处,同时还可以让家长体验到为师之苦、为师之乐,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三、家长进校园,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

利用自己特长,参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特色社团建设和指导,甚至充任特色课程老师。家长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和社团建设,在与学生活动过程中,一方面知识经验共享,另一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和改进社团建设,丰富了社团活动的意义。也更便于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是拓展教育资源得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另外我们还邀请家长参加各种活动,元旦文艺晚会,植物园---茶叶基地建设等。

四、家长进校园,家长当学生。

通过听观摩课,设身处地的,多方位理解自己的学生,加强亲子教育,密切家长和学生关系;同时,感受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家长角度,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建议,改进学校教学。

五、家长进校园,参与学校各种活动互动,在加强和拓展学校智育建设的同时,加强德育建设。

通过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我们的新举措。例如我们在各班举行《我的父母》报告会,让学生谈自己的父母,交流时好多学生谈起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创业之艰辛,爱子之情真意切,动情处,常常让孩子们泪流满面,几度哽咽。我们就以《走进孩子内心》为题,把录像放给家长看,看完后学生家长们一样的被感动,一样的泪流满面。这样对于家长理解孩子,理解学校的教育活动,甚至理解学生读高中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家长进校园,当学校义工。

“家长义工”走进校园,协助学校管理。家长义工和班主任一起带领学生参加升旗仪式,一同带领学生做操、上课、放学、大课间、批作业等。看到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更体会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不易;有的家长义工走上了“家长讲坛”,利用自己所学、所长,给学生上课,而学生看到爸爸妈妈也能当老师,也参与学校的管理,感到既亲切又激动。

家长义工活动结束之后,很多家长都感触颇深。大家认为,家长义工活动可以让家长有机会近距离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情况,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一代孩子的心态和成长,更好地找到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家长义工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经过家长言传身教,也会逐渐渗透到孩子内心深处,对孩子成长不无裨益,由家长义工延伸出的义工精神也会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此后,学生成立了校园义工社团,这也是家长义工活动开花发芽在学校的体现。

家长进校园,学生走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除了邀请家长进课堂讲课外,通过学生家长,还积极联系了很多家长所在企业单位,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学子企业行,带领学生到家长所在的单位参观实践,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知识,进行岗位体验,进一步加强“家校社”的教育作用。

在学生的成长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重视和加强家校间的合作,开展试验以来我校都将 “家长进学校” “家长进课堂”活动纳入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将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家庭环境的家长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中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总之,从去年起我校就在校内全面推行家长社团、家长课堂等家校协作方式,不少高素质的家长纷纷申请参加。他们期待走进学生课堂和活动,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来参与学校教育。目前已有数十名家长参与家长课堂和家长社团。学校以非功利的方式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们的特点和学校生活,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行业背景和人生体验,拓宽了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

学校充分整合家长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走进学生的学校生活,并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形成多层次多维度上互动的教育合力,很好地结合社会资源,使学生教育形成一种立体式的教育体系,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实现教育的优势互补、高效和多赢。亲密了师生关系,为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加快推进了建立现代化学校制度的建设。

自从家长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的社会声誉极大提高,在诸城行风建设社会调查中,诸城四中虽然作为一处农村高中,收生都在五千名以外,但家长满意度,列诸城六处普通高中之首。学校的多项建设举措,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校园内师生和谐,书声琅琅,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和校本课程的开设,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开阔了知识视野,各种生活技能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进校园义工教育资源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带上孙子做义工
当义工,好处多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连慈善义工工作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