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风鼓满万里帆
——济源供电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侧记

2013-05-21ArticlePictures李建国

河南电力 2013年3期
关键词:调度电网监控

文 Article / 图 Pictures_李建国

“随着集中统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调控一体化模式逐步确立,输变电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业务深度融合,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优势日益突显……”2月20日,谈及“大运行”体系建设,济源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高新志指着全新的业务流程图告诉笔者。

去年以来,按照省公司安排部署,济源公司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变革转型为导向,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务实推动“大运行”体系建设,着力构筑电网新型运行体系,为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带来了强劲东风。

图.实时监控,精心调度,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科学化运作:务实高效推进

“统筹谋划、科学运作,严格标准、规避风险,因地制宜、整体推进。”去年年初,借助“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东风,围绕省公司要求,该公司在深入分析电网运行机理、反复评估论证的基础上,迅速确定“大运行”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并及时作出动员部署。

“大运行”体系建设是对传统调度业务的一次颠覆性变革,是对调度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的一次挑战,也是全面提升调度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良好机遇。按照“标准引领、方案先行、全程管控”的原则,该公司立足工作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本着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态度,抽调技术骨干,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操作方案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方案,建立专项台账,明确人员责任和工作界面,细化量化具体任务,实行日会商、周通报、月考核制度,为“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调度体系功能结构优化调整,要立足组织架构优化调整、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念,该公司在通信专业整体外移的基础上,成立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设置调度控制、方式计划、调度二次、综合技术4个管理组和地区调度、地区监控、自动化运维等生产班组,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对管理人员和班组人员重新进行考试选拔,顺应变革需求。同时,在机构功能上,将公司属5座220千伏、13座110千伏变电站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纳入地调统一管理,实现了地调层面的“调控合一”。该公司还根据省、地、配三级调度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及职责变化,深入研究分析调度核心业务,优化健全年度运行方式管理、通信检修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调度操作管理等10项主要业务流程,确保了与上级调度部门、调度与设备运维单位间、“大运行”与“大检修”等体系间无缝衔接和密切配合。

“‘大运行’体系建设包括调整管理模式、标准制度修编、值班场所改造等七方面主要内容,目前各项工作已按时间进度保质保量完成。”高新志告诉笔者,公司领导跟踪督办、业务部门通力配合,是“大运行”体系建设高效推进的关键。

多样化练兵:精强队伍素质

“与调度员李济山结成学习对子后,我很快对电网运行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干好今后工作充满了信心。”在电力调控中心举办的学习交流座谈会上,监控班员工苗兴华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大运行”体系建设,在带来电网管理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对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机构重组、流程再造、业务界面更新、新系统新技术应用等,需要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撑。针对监控人员虽现场工作经验丰富、但对电网基本情况和运行特性了解较少,而部分调度人员虽精于电网运行业务、却不熟悉设备管理的特点,在抓好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组织监控人员与调度人员结成学习对子,建立“1+1”互助学习小组,实行跨班组学习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根据岗位性质和自身特点,按照可行性、操作性兼备的原则,要求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能力提升目标,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并在各小组间开展学习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有效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同时,量体裁衣制定培训计划,多样式提高专业技能。建立学、练、考一体化运行机制,落实日学、周练、月考制度,纳入员工绩效管理。深化导师带徒,挑选技术骨干,开展传帮带活动。分批组织调度及监控人员深入变电站,现场交流设备原理、倒闸操作、安全规程等内容,掌握现场接线方式和设备基本参数、运行状况、负荷特性等知识,相互探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操作技能和风险防控措施。邀请调度运行、运行方式、继电保护等方面的技术专家授课,采取理论讲解、操作演练、互动交流等方式,促进了“大运行”业务框架内队伍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也实现了调度业务、输变电运行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的深度融合,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们还与运维部检修专业结合,多次组织监控人员到重要输电线路穿越的重要路口参观实习,为下一步输变电状态监测业务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高新志说。

一体化调控:鼓足发展风帆

1月22日12时21分,监控人员发现110千伏罡头变10千伏母线电压偏低并立即报告调度人员,接到调度指令后立即通过新的D5000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及时将罡头变备用电容器投入运行,10千伏母线电压随即提升到10.4千伏,恢复到正常水平,确保了用户端电压稳定。

这是该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成效显现的个例。实现调控一体化,技术设备支撑是关键。以前,济源公司为OPEN2000调度系统,随着运行年限增加,设备故障率明显增多,已无法适应发展需求。乘借“大运行”体系建设的东风,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功能完备的D5000“调控一体化”系统纳入实施日程,以满足地调调度运行、设备集中监控等业务需求,以及将来“调配一体化”运行需要。该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硬件、软件均需大规模改造。该公司在保持济源地调现有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按照安全、质量、进度“三位一体”的原则,全面加快建设步伐,于2012年底前高效完成自动化机房装修、精密空调调试、系统软硬件安装等,并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28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及部分用户站的接入调试任务,成为全省首家新系统正式运行的市级供电单位,受到了省公司的积极评价。

“该系统的应用,在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上均实现了新跨越。”该公司副总经理郝福忠说。“大运行”管理模式实施前,受老系统功能局限,设备故障后,调度人员只能获得线路开关的变位信息,无法获取线路保护信息,具体情况需前往现场查看;新系统投运后,监控人员可直接从变电站间隔图画面获取变位及保护信息。该系统还可自动对接入地调的信息,按照事故信息、异常信息、变位信息、越限信息、告知信息、运行信息进行分类,调控人员根据实时掌握的信息进行自动化操作,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了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也为电网安全、经济、高效、优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随着‘大运行’体系建设纵深推进,流程管理更加先进,故障处理更加及时,并逐步实现所有变电站无人值守,人员成本明显降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大大增加了经营效益。”郝福忠说。

江阔舟轻,风帆万里。目前,乘着“大运行”建设的强劲东风,该公司在磨合改进的基础上,正在着手构建调度数据专网系统和图形网关机系统,确保传输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实现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并列运行,更加集约、更加高效、更加智能、更加开放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新格局将逐步确立,电网的保障服务作用和经济效益也将更为彰显。

猜你喜欢

调度电网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穿越电网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