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道他日暗点头

2013-05-14董克诚

读者·校园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黄宾虹白石山川

董克诚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后改为宾虹,安徽歙县人。在92年的人生里,他如一个苦修渐悟北宗禅的阿罗汉,在艺术的探求里,对一招一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积以时日、累以功夫、养以学问。到晚年终于进入“化”境,将中国山水画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将中国画里最重要的两大原则“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十分妥帖地化为艺术之境,创造出自我又自然、从真山水里走来又绝非真实描绘的“精神山水”。他认为“写生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气还得闭目沉思,非领悟其精神不可”,“画贵神似,不取貌似”。黄宾虹提出的“真画”和“内美”理论,足以让他在20世纪美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透过其画作表象,我们看到一个有着真正士气文心和民族担当精神的人,一个逃逸在潮流、时尚之外,有着独立思考、追求内美纯真的人。

黄宾虹从年轻时代就深受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影响,投身到救国救民的运动中。他骨子里有着中国古代士人遗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使是通过艺术来表达,他也是那种自觉担当“天下家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人。他将中华文化的邈远、历史的沧桑化做笔端“浑厚华滋”的艺术之境。

黄宾虹博学多才,除诗、文、书、画外,更是兼通琴、剑、棋、医学、考古、金石等多艺,是个通才。用如此学养形成的笔墨语言,其精神内涵定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他的画就好似用米与山药、枸杞、陈皮和各种干果慢慢熬制而成的一碗稠粥,稀烂怡口,回甘无穷,散发的是“理趣之美”。20世纪也只有他才能为我们用五千年灿烂文化熬出这碗“精神山水”的稠粥。

就画本身论,其黑、重、苦、涩,不为俗喜,非有大学问,难懂其奥妙。24岁就写了《世界美术名家二十讲》的大翻译家傅雷,目光如炬,分析精到,他指出:“近代名家除白石、宾虹二公外,余者皆欺世盗名。而白石嫌读书太少,接触传统不够;宾虹则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集历代名家精华之大成……黄宾虹先生如果在70岁去世,他在中国绘画史上会是一个章节;如果80岁去世,他就会是一部书;而他是90岁去世的,所以说他已是一部大辞典。他是集大成的,几百年来无人可比,是古今中外第一大画家”。

猜你喜欢

黄宾虹白石山川
即景
咏 苔
一锤子凿不出一口井
山川湖海糖丘予你
动豆
黄宾虹的佳作
黄宾虹的佳作
齐白石“白石”之新解
白石的小名叫阿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