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现状分析

2013-05-07张丁月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成都市城镇

张丁月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体育问题日益突出。家庭体育发展的现状直接影响整个社会体育发展的进程。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根据活动主体的兴趣与爱好,按照一定的锻炼要求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微观价值在于增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促进家庭和睦;其宏观价值在于发展体育文化,增强社会的和谐性与稳定性。我国的家庭体育研究多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家庭体育研究还不多。随着西部大开发,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家庭体育的问题日益增多。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对其他西部地区各地有辐射和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的研究可以对西部其他地区家庭体育发展有借鉴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成都市295户城镇居民家庭,其中核心家庭169户,主干家庭 67户, 联合家庭 35户,其他家庭 24户。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仔细阅读了国内有关家庭体育的论文,为本文撰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根据所建立的研究模型和提出的研究假设,参考国内相关研究中问卷设计的技术方法,设计了一份《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家庭结构,闲暇时间的支配,活动内容、形式、时间、频率等方面。为了保证问卷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调查前进行了问卷的信、效度分析。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295户城镇家庭进行调查,回收问卷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89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97%。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采用 Excel、 SPSS11.0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研究所需的有效数据。

1.2.4 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部分区体育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在各晨、 晚锻炼点访谈健身的市民。在论文撰写期间,向体育理论界的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请教、咨询。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都市家庭体育的观念

2.1.1 体育在家庭中的地位 对成都市城镇居民家庭“如何利用闲暇时间”的调查,可以反映体育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位置。对城镇居民家庭闲暇时间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家庭闲暇时间分配情况调查结果( N= 289)

在成都市城镇家庭中,体育已成为部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表1可以看出有16.61%家庭选择休闲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说明体育在部分家庭生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2.1.2 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 调查结果(表2)显示,55.01%的家庭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说明成都市城镇家庭对于体育的健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对体育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交等方面的动机认识还不够深入。

表2 影响成都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的内部动因( N= 289多选)

2.2 成都市城镇家庭成员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

从表3可以看出:成都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形式上,人们更愿和熟人、亲人在融洽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有75%的家庭选择愿意与同事、邻居、朋友一起锻炼,所占比例最高。这说明:家庭体育锻炼可以在家人或者朋友的带动下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参加,这就使体育的功能逐步向社会化功能转变。

表3 成都市家庭成员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 N= 289多选)

2.3 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活动内容

从表 4可以看出:成都市城镇居民从事的体育项目位于前四位的分别为:散(跑)步、棋牌类、自行车、乒乓球。表明:目前成都市城镇家庭大部分都选择活动量相对较低和对场地、器材等要求较低的体育活动内容。由于成都市特殊地理条件,自行车(68.17%)、划船( 29.76%) 占一定比例。此外,体育项目多以无资金投入或少资金投入项目为主,如乒乓球、自行车等是一些不需要投资或少投资的项目。

表4 成都是城镇家庭体育活动内容( N= 289多选)

2.4 成都市家庭体育活动空间特征调查

从表 5可以看出: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的主要活动场所集中在住宅小区空地、免费体育场馆、自家庭院或室内等活动场所。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国家征地等政策的实施,政府统建房的建设,使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因此住宅小区空地成为首选。随着政府对公共体育重视,街道居委会和住宅小区的免费体育场地成为居民体育锻炼的第2选择地方。

表5 成都市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活动空间状况( N= 289多选)

2.5 成都市家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特征

体育活动的时间特征,主要体现在锻炼频率(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上。调查的结果显示:成都城镇家庭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19点以后,其百分比高达83.04%。

从表 6中可以看出,每周坚持锻炼的次数不同,每周坚持锻炼7次以上的家庭户数较少,仅占7.61%。每周锻炼次数(4—5)次的家庭户数最多,占38.75%。

表6 成都市城镇居民家庭体育锻炼时段、次数分布( N= 289)

2.6 成都市家庭体育消费状况

2.6.1 消费水平 家庭体育消费状况,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了当地经济发达程度和水平。家庭每月体育消费 0—100元占30.5%,100—199 元的占12.1%,可以看出家庭月消费主要集中在 100元以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增加,可以预测成都市城镇家庭每月体育消费会随之增加。体育消费的增加会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6.2 消费类型 从表 7结果分析, 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消费类型中购买运动服装方面的消费比例为64.71%,。俱乐部培训、 观看比赛、 体育旅游消费的比例分别为 47.06%、35.64%、23.13%,说明体育健身的参与和竞赛观赏方面的消费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成都市城镇居民的家庭体育消费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7 成都市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类型 (N=289 多选)

2.7 影响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的因素

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访问成都市城镇居民的自身情况和感受。将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的影响因素分为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两大类。

2.7.1 影响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的促进因素 从表 8可以看出:社区开展活动、有指导、有时间、有场地是促进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开展的前四位因素。社区开展活动所占比例60.21%,位于首位。这说明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外因的影响因素较大,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缺乏体育锻炼的自主性。

2.7.2 影响成都市家庭体育的制约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缺乏时间、认为没必要、无指导、无场地、成员无共同爱好是制约家庭体育的普及和深化的前五位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中,没有时间或者认为没必要是家庭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大多数家庭把体育锻炼与日常家务活动混淆,是影响主观选择的重要因素。无指导、无场地、公共体育器械缺乏等客观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体育的发展。经济条件不好也是影响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农民失去土地,物价上涨,使农民生活压力增大,影响了体育消费水平。在调查中发现,加强城镇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免费的体育锻炼场所和器械是促进家庭体育健康发展的有利的物质条件。从以上制约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发现:培养成都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公共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体育指导员的增设已经成为成都家庭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表8 影响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的促进因素(N=289 多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成都市城镇家庭体育调查现状中部分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有一定的认识,部分家庭成员能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但,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

(2)成都市城镇大多数家庭愿意和家人、朋友一起活动。

(3)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普遍成都市家庭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

(4)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是直接影响家庭体育开展的主观因素。公共体育设施和专业社会体育人才缺乏。体育管理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3.2 建 议

(1)政府和媒体加强宣传家庭体育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

(2)社区居委会多组织一些家庭体育方面的比赛,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3)加大经费投入和基础体育设施建设。

(4)培养社会体育工作者。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 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4.

[3]张正民,赵元吉,徐 永.立足城乡统筹构建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0.

[4]齐 震.湖州市家庭体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1(1):116~119.

[5]张丁月,杨 军.我国西部地区家庭体育策略制定探析-以四川地区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14~116.

[6]朱文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策略[J].人民论坛,2010(308):194~195.

[7]周传志.武汉市家庭体育现状与发展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成都市城镇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