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2013-04-29张仿庭

师道·教研 2013年8期
关键词:导图情景创设

张仿庭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形式下,显得格外重要。当我们步入新课程实验区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有以下做法:

一、利用导图,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材特意安排了许多极其精彩的导图,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的导图显示了数学世界的风貌,其中导入语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数学的精辟描述: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导图和导入语,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学数学,掌握好数学的目的。

二、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来之于疑问,有了疑问,才会有求知欲。在数学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设置与数学内容有关系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思考,学习掌握新知识。例如,我在新授相似形时,提出了怎样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何测出电信局通信塔的高度,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已的想法,我肯定了学生几种可行的办法后,又告诉同学们泰勒斯只用一条不长的竹竿,测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还有侦察员在隔山隔水的情况下能够测出敌人的火力点的位置。他们究竟是怎样测出来的呢?我们学了相似形这章后,就能找到很好的办法,测得所要的数据。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学生带着悬念,怀着好奇心,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精彩故事,创设情境

学生善于听故事,一个精彩的故事往往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例如在讲述有理数乘方时,让一位同学讲了《棋盘上的学问》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数学家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问那位数学家要什么?数学家要让国王放米于棋盘上,要求是每格均放上米,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二粒,以后每放一格,就是前面一格所放米的两倍。已知棋盘上的格数是8×8=64格,大家想想,究竟要放多少米呢?国王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样多的米呢?学生纷纷欲试,算算多少米呢?紧接着老师板书:“有理数的乘方”,告诉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算出其结果……由此导入课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有趣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实践,创设情景

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的思想”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学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而又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线段长短的比较时,班里两个同学比高矮的情景:方法之一:是分别量出两个人的身高,进行对比一下;方法之二:让进行比较的同学,背对背地站在同一块平地上,脚底平齐,观看两个人的头顶,直接比出高矮,此时课堂气氛是十分活跃,从而转入到两条线段长短的比较,这样学生易学,进而告诉学生通过“数”和“形”两种方法可以比较线段的长短……

五、自主探索,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地学习策略。”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须遵循这一“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例如:在教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给出了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先让学生提出一些奇异问题,自主探索这些体的顶点数v,棱数E 和面数F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同学们很轻松地掌握了欧拉公式:v+F-E=2。因此,数学课上,让学生提出一些“奇异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表现,这是十分可喜的思维闪光。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一种主人翁的态度,问是向未知世界伸出的触角,问是学生有了新的探索目标。”

教学情景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营造的情景,境地是课程教学高潮的起点,为了实践课程改革,搞好素质教学,教师应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设置情境,抓住机遇,因势利导,逐步引申,渐入佳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导图情景创设
情景交际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