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EA Wind第72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

2013-04-26

风能 2013年11期
关键词:金风风能研讨会

2013年10月13日至16日,国际能源署风能实施协议(IEA Wind)第72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IEA Wind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德国专家Joachim Kutsher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9名成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兼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任、IEA Wind执行委员贺德馨研究员出席了会议。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俞黎萍、石亦平以及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杨洪源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会议。

10月13日下午,风能专委会组织与会专家先参观了金风科技的总装厂、智能微网示范项目以及金风科技的展览中心,会议专家对金风科技的智能微网项目给予了很高评价。通过参观总装厂和金风展览中心,他们详细清楚地了解了金风科技在全球的研发中心和市场分布现状。然后,执委会专家与来自金风科技的多名工程师开展技术交流会谈,金风科技工程师向执委会专家展示和介绍了公司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本次执委会的正式会期为10月14日-15日,分为国家报告和课题技术报告两部分。会议开幕式结束后,贺德馨研究员代表风能专委会做了有关中国风能发展情况的国家报告,报告中提到,中国相关部门正在加强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并且对近几年国内风电设备质量做了初步的调查和统计。中国风电领域在这方面的行动引起了国外专家的极大兴趣。此外,IEA Wind各成员国的专家代表就执委会近期的课题技术进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做了详细探讨。

会议选举美国专家Jim Ahlgrimm为下一届执行委员会主席,爱尔兰代表John Mccan当选为副主席。会议还确定执行委员会第73次会议将于2014年2月在英国伦敦召开。

10月16日,风能专委会组织与会专家参观2013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并安排部分专家在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风能专委会以此次中国风能业界的盛会为契机,为外国专家深度了解中国风电发展、深化中外风电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创造了平台。

这是风能专委会第一次承办执行委员会会议。风能专委会希望借本次会议深化中外风电研发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引进和吸收,为从技术层面解决中国风电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中国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增长。通过此次会议,IEA Wind各成员国专家也加强了与中国风电企业的交流与联系。

IEA Wind Task 27项目研讨会在韩国召开

10月7日至9日,IEA Wind Task 27项目研讨会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会议主办方为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共有来自美国、西班牙、韩国、爱尔兰和中国的10名代表出席会议,另有来自德国的4名代表通过网络参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小风机业界的代表汪建文、贾彦、徐学根和王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分为各国小风机发展现状报告和Task 27各子任务研究进展总结两大部分。会后,课题成员参观了韩国屋顶测试场和韩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

在报告环节,中国广州红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伟和浙江华鹰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学根分别就“中国小型风力机组参与国际认证的经验介绍”和“为满足国际认证要求的小型风力机设计”为题,介绍了中国小型风力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认证业务的开展现状。在研究任务讨论环节,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汪建文教授以“强扰动下小型风力机的流动及动力学性能分析”为题,介绍了中国在来流风速对风轮共振频率值影响的数值研究、来流风速对叶片受力影响的数值研究、来流风速对发电机共振频率值及带宽影响的实验研究等三方面所做的工作,汪建文教授的演讲内容引起了参会专家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会议还确定将于2014年9月初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召开Task 27研讨会。

IEA Wind Task 25项目第16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0月14日至16日,国际能源署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工作组(IEA Wind Task 25—Design and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with large amounts of wind power)在北京召开了第16次会议,来自美国、中国、德国、西班牙、芬兰等国家与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与国网能源研究院是此次会议的联合承办方。

工作组会议研讨了与会专家带来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案例,讨论了拟合作发表的期刊论文,评议了Task25情况说明。会议研讨主要围绕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系统规划与运行、海上风电开发与并网、系统灵活性、风电与电力市场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率队参会,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以会员单位的身份积极参与Task 25项目执行、合作研究等专题讨论,并作题为“中国西北地区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联合开发与外送研究”的主题发言,详细阐述了中国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现状,联合开发消纳方案,外送通道配套电源方案分析等内容。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2014年Task 25工作组第17次会议有关事宜,根据Task 25会议轮流主办机制,2014年,Task 25将在美国召开第17次工作组会议。

IEA Wind Task 31项目中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0月14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华北电力大学组织的IEA Wind Task31项目中国研讨会在北京亦庄召开。西班牙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和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数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会议。

IEA Wind Task31项目是国际能源署组织的风电场流场计算模型研究的国际协作项目,其目标是在风电场风况计算模型、风电场尾流、计算模型的适用范围、工程计算标准流程、风况与尾流计算模型的验证方法等方面开展国际协作研究。本次会议是由项目负责人提议在中国召集中方参与单位参加的一次项目研讨会。

西班牙国际可再生能源中心IEA Wind Task31项目负责人Javier Sanz Rodrigo介绍了Task31项目的进展情况。目前,华北电力大学和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已和西班牙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等单位签署了算例数据使用协议。华北电力大学已注册了2个风电场风况与尾流计算模型。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张晓东副教授介绍了国内风电场流场与尾流计算模型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国内风电行业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此外,会议讨论了是否可以提交一个基于国内自主测风数据的基准算例模型。最后,会议讨论了明年在中国召开IEA Wind Task31 和Task29 (风电机组风洞实验分析项目)联合年度学术会议的可行性。

IEA Wind Task 19项目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IEA Wind Task 19——“寒冷条件下的风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芬兰、德国、瑞典、奥地利和中国的21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探讨了与会专家带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低温风能技术发展应用等实践案例。讨论了课题组的费用分摊以及网站维护;课题组技术现状报告框架;IEA结冰分级体系的验证方案;研究海上风电基础的冰荷载问题的可行性以及下一次研讨会的有关事宜等问题。

会上,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中心做了“中国结冰风洞简介”和“CFD技术在风机结冰检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两个主题报告。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也做了题为“中国的低温风能发展和国电联合动力风机除冰技术”的汇报。外国专家对中方已开展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表示希望今后双方在风洞试验、结冰状况检测和预测以及除冰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会议还确定本课题下一次研讨会于2014年6月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举行。

猜你喜欢

金风风能研讨会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金风王海波:未来是产业生态链的竞争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