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城喇叭戏

2013-04-25文/李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毡帽海城秧歌

文/李 璐

海城喇叭戏

文/李 璐

海城喇叭戏是起源并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市一带的地方小戏剧种,自创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民间艺人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俗称“喇叭”,故称“喇叭戏”。

明朝中期,海城的牛庄为辽南经济重镇。从山西到辽宁经商的商人将喇叭戏传入当地,最初仅在山西商人的新春“乐会”上演出。清代中后期,喇叭戏与海城秧歌及传入海城的山东柳腔、河北秧歌等民间艺术融合,在剧目、声腔、表演诸方面具备了一定程式,成为颇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小戏剧种。清光绪年间,高跷在海城地区盛行,喇叭戏与高跷同台演出,相辅相成。随着商业发展,海城喇叭戏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东至岫岩、丹东;南到营口、大连;西到黑山、锦州;北到抚顺、铁岭,对辽宁省其他民间艺术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海城喇叭戏集秧歌与高跷表演于一身,形成了“跷戏结合”的独特艺术表演形式。喇叭戏艺人白天在高跷上演出,晚上下跷后又在炕头、戏楼演出。早期喇叭戏在晚上的表演场地多设在屋内南北大炕的中间处,炕沿下蹲着小孩,大人则坐在炕上、行李或窗台上观看。

喇叭戏的念白与说唱都很少,更多的是靠肢体语言来表演。海城喇叭戏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头一段看“手”,第二段看“扭”,第三段看“走”。不少艺人各有绝活。比如,老艺人宋国权在演喇叭戏《傻柱子接媳妇》时,每到高潮,便用头皮推动头上的毡帽上下跳动、前后挪动,人称“活帽盔”。

海城喇叭戏在形成初期,角色中只有小丑、小旦。清代中期,随着演出剧目的逐渐增多,角色中出现了小生、老旦和净角,之后又受梆子、京剧等大剧种的影响,海城喇叭戏的生、旦、净、丑四大角色基本形成,以丑、旦、生为主。海城喇叭戏现存的传统剧目仅有40余出,大致可分为“单人戏”“二人戏”和“三小戏”,其经典剧目有《王婆骂鸡》《傻柱子接媳妇》《神州会》《锔大缸》等。

(张 蒙摘自《辽宁青年》2013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毡帽海城秧歌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海城非遗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
多亏有顶毡帽
毡帽将成“国家象征”?
海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调查研究
海城方言研究综述
戴毡帽
乌毡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