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口市遗址文化产业开发对策

2013-04-23卜文军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6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对策

卜文军

【摘 要】张家口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址丰富,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年代久远、影响力大。目前,张家口遗址文化产业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形式单一、合力不强、缺乏有技术的专职人员。为此,需要在思想观念、综合效益、项目多样性、特色品牌、体制机制、遗址文化研究等方面做文章,力促遗址文化产业的开发最优化。

【关键词】遗址文化;产业;现状;对策

文化遗址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存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址作为历史文化的符号,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具有传承历史、教育民众、审美娱乐、科学研究等多种价值功能。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遗址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遗址文化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原张家口市委许宁书记在全市第十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的主要内涵。要塑造‘包容开放、重信尚德、勤劳醇厚、自强向上的新时期张家口人文精神”。新时期的人文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种口号,它是源于张家口千百年的历史传承,源于张家口人民世世代代所铸就的辉煌文化,而这些文化精神就熔铸于张垣大地上大大小小的遗址当中。所以,如果说振兴张家口经济要以繁荣文化做支撑,那么要繁荣张家口的文化,就必须寻访张家口的历史遗迹,深入挖掘遗址文化,以遗址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全市其它文化产业的振兴。

1.张家口文化遗址现状

张家口历史源远流长,是仰韶、红山、龙山三种文化交汇之处,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双向通道,故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文明传承久远,遗址文化产业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首先是数量多。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7899处,其中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22处,一般文物遗存点2582处。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占全省的1/4,为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

其次,分布广。张家口市文化遗址呈立体分布,无论是坝上地区还是坝下地区乃至于市区都有众多的遗址存在。如坝上元中都遗址,坝下鸡鸣驿遗址,市区张家口堡遗址、大镜门遗址等。

第三,类型多。张家口市文化遗址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彰显不同的文化气质。建筑遗址,如历代长城、梳妆楼;商业文化遗址,如张库商道;艺术作品遗址,如宣化辽代壁画墓群;红色遗址,如张北野狐岭苏蒙烈士陵园。此外,还有许多先人聚居生息过的古城、古镇、古村寨至今保存完好,如蔚县暖泉镇、怀来县鸡鸣驿村分别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第四,年代久远。全国百万年以上古人类遗址有25处,张家口市就占了21处。如赤城县土城子恐爪龙类足迹,将人类起源的的历史推向了远古。张家口境内拥有8个历史时期的长城1476公里,被称之为“中国历代长城博物馆”。

第五,影响力大。“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素有“人类的东方故乡”之称,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址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5000年前,皇帝、炎帝与蚩尤在涿鹿鏖战、耕作、融合,合符釜山,定都立业,开创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留下了举世瞩目的、以黄帝城为中心的“三祖文化”遗址遗迹。位于怀来县的鸡鸣驿城是我国现存保护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驿城,被誉为“中国邮政博物馆”。

2.张家口遗址文化产业开发对策思考

当前,张家口市遗址文化产业的开发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表现为:一是大量遗址还“尘封地下”,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二是一些宝贵的文化遗址保护力度不够,甚至遭到了人为的破坏;三是文化遗址的产业形式单一,主要是旅游观光,而文化遗址丰富的商业产品价值、文化审美价值、蕴含的人文精神等等未能有效开发;四是遗址文化产业的合力不强。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各文化产业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五是缺少遗址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缺少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针对上述问题,张家口市在遗址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2.1在思想观念上做文章

在全市组织开展“文化兴市”、“遗址兴市”大讨论,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遗址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凝聚干劲,在全市形成“追寻张垣遗址,树立张垣精神”的氛围,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2在综合效益上做文章

文化遗址是一个聚宝盆,是祖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遗址产业开发中要实施系统工程,要实现遗址文化的多元价值。如经济价值、信息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教育价值、思想宗教价值等,切不可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葬送了其它价值。此外,在遗址开发过程中,要保护好遗址周围的生态环境,要将遗址开发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实现遗址的“绿色价值”,给人以舒适、向上的生活空间。

2.3在项目多样性上做文章

遗址文化内涵丰富,种类繁多。遗址文化产业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要使项目多样化、产品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发展遗址文化产业可以通过遗址展示、影视观看、器物制作、纪念品和食品销售等多种运做形式,从视、听、触、食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文化传播,从而提高遗址资源的利用效率。(1)遗址文化主流产品:遗址公园、博物馆、旅游景区,包括出土展出的雕塑、绘画、历史文献、器具等;(2)遗址文化延伸产品:遗址和文物复制、仿制品,以遗址和文物为主题的书刊、音像、影视、图片等;(3)遗址文化服务:专业技术性服务,如遗址保护技术服务、文物鉴定技术服务、文物修复技术服务、文物复制技术服务;公共性社会服务,如以古景观、古场景、古活动模拟为内容的娱乐性表演服务,遗址(文物)大型展览制作和策划服务,遗址旅游景区的餐饮、宾馆、纪念品销售服务等。

2.4在特色品牌上做文章

文化遗址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遗址的开发遍地开花,不区分类型、价值大小统一着墨,而是要突出特色、突出品牌,弘扬遗址文化主旋律。如泥河湾文化、始祖文化、元中都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积淀深厚,可做为主导产业开发,并从中提炼出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实力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的创建中体现这些文化元素。品牌战略可以形成先导型行业,成为遗址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热点,从而带动遗址文化产业不断创新和升级。

2.5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

首先对全市遗址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科学规划,力避各自为政、盲目发展的行为,以及只顾眼前利益、地方利益的短视行为;其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政策环境,加强文化法律、法规建设,对遗址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进行规划、引导和监督,培育健康、公正、公平的文化市场环境;第三,增强文化遗址资源属国家所有意识,克服狭隘的地方所有观念,把遗址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全市经济发展链条中;第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打破政府包办一切的局面,建立“政府—文化企业—社会—海外”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实现遗址开发利用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转变。

2.6在遗址文化研究上做文章

遗址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对遗址文化的理解不可停留在表面上,更不能曲解,发展遗址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在遗址文化实有内涵的基础上,做到遗址考古、研究、保护、开发一体化。为此,在遗址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遗址文化的深入研究,掌握其文化精髓,依托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社科联等组建遗址文化研究中心,搭建平台,集中专门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深入研究。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财力,确保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加强遗址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实施“筑巢引凤”工程,通过灵活的、优惠的用人政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吸纳人才;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形式选派从业人员到全国知名文化产业园区考察、挂职锻炼,获取实践经验。

遗址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绿色产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市上下应形成共识,戮力拼搏,将遗址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为实现跨越赶超的奋斗目标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