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壶艺的独创性

2013-04-18高壮华

江苏陶瓷 2013年2期
关键词:独创性艺人紫砂壶

高壮华

(宜兴214221)

艺术的独创性是指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创作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且涵盖的是前人或传统艺术作品中所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它包括作品的表现手法、制作技艺、创作理念以及所使用的材质、工具等。不仅可使作者从普遍性中脱胎而生,而且这种独创性能影响同代人甚至历史,对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承作用。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艺术发展的动力。任何一位紫砂壶艺人在他的壶艺创作活动中都会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传统经验的成果。如果完全信赖传统模式,则至多只能重复着别人,也易于被别人重复,从而淹没在普遍性之中,完全失掉自己的特殊性,即个性。如果完全不顾传统模式,违背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信手乱捏,则不可能成为壶艺作品,更谈不上独创性了。

综观紫砂壶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交融史,如果没有历代艺人不懈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也就没有紫砂的今天。

明代的时大彬,他把当时日用、粗糙的紫砂大壶改变成精制的、小巧的、既实用又可供人们玩赏的工艺壶,可谓前所未有。由于这一变化,从而改变了紫砂壶的历史,把紫砂壶单一的使用功能演化为具有使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功能,从此紫砂进入了艺术的大雅之堂,这就是紫砂壶艺的独创性。

清代的陈鸣远则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界瓜果植物上,用“物为我用”的观点对自然界的物品创造性地进行仿生,创造出一批仿生作品佳作。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形态的形似仿造、简单复制,而是作者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体验,把自己的思想、语言、感情以及制作技艺融化到作品中去,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创造出了既求形似更求神似,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开创了紫砂艺术的历史新篇章。陈鸣远的作品不仅影响同代人,而且在紫砂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一段无法改变的航程,这就是陈鸣远对紫砂壶艺的独创。

清代嘉道年间的陈曼生和杨彭年合作,由陈曼生设计铭刻、杨彭年制作,独创了集书法艺术、陶刻艺术于一体的“曼生壶”之壶艺新风,稍后的画家子冶与彭年、友兰合作,开创了绘画与紫砂壶相结合的道路,并形成了“子冶壶”的独特艺术风格。“曼生壶”的出现,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粹、诗词、绘画、书法、篆刻、雕塑融于一体,不仅表现出制作者的个性特征,而且提高了作品的艺术素养。

历代艺人把大自然赐予的紫砂泥,在灵巧的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世界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这既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带给后人的沉重压力。后人要想逾越这一高度,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从现代的壶艺创作来看,大都信赖传统模式,不论是素静的光货,还是仿生的花货,或是书画的文玩,以及借鉴其它传统艺术,如青铜器、雕塑器、木刻器、古陶瓷等各纹饰的筋瓤货等作品,均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完善,是在传统模式上的继承、复制,壶艺创作并没有质的突破。尽管他们有着深厚的制作功力,熟练地掌握了时大彬高超的制壶技艺、陈鸣远惟妙惟肖的仿生技巧、秉承了陈曼生的遗风;尽管他们制作的仿生作品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临摹作品也几可乱真,但是他们的壶艺创作均没有突破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的模式,或许这就是过分依赖传统的无奈结果。

艺术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艺术的生命在继承中延续,在创新中得以发扬光大。如果传统艺术不讲继承,背离紫砂本体语言,忽视紫砂本质的东西,片面追求新奇怪异,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不可能有什么艺术生命力。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紫砂壶爱好者及收藏家,同时也产生了一批紫砂壶艺的评审家,因而也极大地刺激及提高了当代壶艺家的创作水平,无论在泥料、工艺、烧成,还是造型设计、铭刻装饰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具有独特的壶艺风格的优秀壶艺家不断涌现,他们所创作的壶艺作品具有新时代的特色,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以赋予传统技艺制作的紫砂壶新的内涵来反映时代特征,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德操等融会在作品中,这是现代紫砂艺人在吸收、继承传统紫砂文化基础上的一次新的突破。

宜兴紫砂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达到一个空前的繁荣,正是因为有诸多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职责的现代紫砂艺人怀着十年磨一剑的恒心,不辞艰辛、努力探寻、不懈追求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紫砂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独创性艺人紫砂壶
论非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模式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试论我国作品独创性的司法认定标准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