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国时期小学生作文反思当今小学作文教学

2013-04-1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真话学段童趣

(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院,哈尔滨150025)

近年来,民国语文教育作为当今语文教育的一个参照系,备受瞩目。特别是,在作文教学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经验。本文试以民国时期小学生作文为例,比照当下小学生作文实际,思考当今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写真话与编假话

写真话是指:孩童在学习写作最初,用自己的语言,诚实地写下自己真实经历的事。即使有可能平淡无奇,但真实性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民国小学生作文》中有许多写真话的作文,下面以《秤人》节选为例:

“……爸爸秤得一百二十五斤,妈妈秤得一百零六斤,哥哥秤得九十八斤……大人秤好了,再秤小孩。……我五十斤,妹妹和弟弟都四十二斤。

……叔叔是个胖子,又长又大,你们猜,他秤得多少斤?哦!比什么人都重,……他秤得一百六十六斤!

秤好了,我就把各人的体重,记在日记薄上。”[1]

作者王世仁讲述了在立夏节日的“秤人”活动。复述得清楚明白,又很真实。小作者对家人的体重记得十分清晰,又用“又长又大”来形容胖叔叔,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小孩认真记录的样子,这是因为一个孩子正在“诚实地写自己的话”。当今有的老师也许会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流水账”作文,没什么优秀之处。可是,相比之下,那些被认为精彩的作文又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某小学三年级的期末考试作文题目是:“他(它|她)真好”。很多孩子都是赞扬高年级同学乐于助人,不是帮忙提水桶,就是摘树枝上的羽毛球……乍一看内容丰富,也不乏华丽的辞藻,可仔细研究,发现作文有雷同嫌疑,调查之后,得知这些“超水平发挥”来自于教师的预先“指导”。教师对考试会出现的作文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细致入微地讲述几种可以供学生选择的内容事例,最后赢得的是考卷上那鲜红的大大的“√”。

帮孩子们编作文的教学方法泯灭儿童真性情,让他们以为作文和写自己的话是两码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写话”部分的第一点要求中有明确表述:“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8-9写真话是学写作文的第一步,为以后“习作”、“写作”奠定基础。教师不能在学生学习写作之初,给予错误的导向,使孩子将作文和写话完全脱离。

二、真童趣与假抒情

在写真话的基础上,还要有描写、抒情。抒情是作者心理上的变动。而变动首先是从印象深刻的描写开始的。儿童的趣味感受最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了心灵上的波动抒情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收录在《民国小学生作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作文,其中有一篇是五年级的周开元写了自己逃课捉蟹的经历,充满了童趣。他对捉蟹过程的新奇、快乐、难忘之感打动着读者。整个过程充满欢声笑语,语言生动活泼。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蟹已钻入洞内,不得已用木片拼命挖掘,费了许多工夫……给蟹钳住不禁大声呼喊,泪流满面,……又不觉大笑起来。回到家中,把所有的事告诉父亲,父亲说:“你们要逃学,所以它要咬你。可以说这是‘蟹的教训’了。”[3]18

作者其实是炫耀这个逃课经历,但是题目为《蟹的教训》,在结尾借父亲之训,对被蟹咬这件事归因于“逃学的教训”。作者的“高明”也是充满童趣的。孩童快乐游戏的情景浮现在我们眼前。而现今每天往返于各种补习班的小学生缺少发现趣味的眼睛。没有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抒情也是生硬死板的。为此,老师教会他们“模板”进行抒情。例如,同样是写课余生活的作文,以下几篇作文的开头是这样的:

例1:“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也有的小朋友喜欢爬山、溜冰、旅游……可我最喜欢的是踢毽子。”

例2:“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像一座七彩桥,下五子棋、打羽毛球、玩电脑……没有一样是我不喜欢的,但是我还是喜欢看书。”

例3:“……有人喜欢球类活动,有人喜欢婀娜多资的舞蹈,有的喜欢开发智力的小制作,有的喜欢陶冶性情的集邮,还有的喜欢……至于我,我却要对看课外书情有独钟。”(摘自《小荷作文网》)

三个例子中都例举了那么多事情证明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又稍作转折引出下文,可是似乎不能像写逃课捉蟹的经历那样深深地打动我们。除了这种“举例—转折”模板,还有很多“排比段叙述”、“下决心结尾”等等模板在现今的作文教学中出现。

这种假抒情就像将橡皮泥塞到模型里做出来的泥娃娃,不如自己亲手捏出来的有生气。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真童趣中的真抒情的本能会慢慢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模板习作后形成的“造”作文和“为文造情”的本领。对这种方法习以为常后,孩子们的作文就达不到《标准》中的要求。例如:第二学段的要求“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还有第三学段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11-13等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真童趣中印象深刻的事物进行描写,而不是生硬地套用模板,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感情流露出来。

三、现童心与装成熟

童心是在符合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展现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直至第四学段,此时应该达到的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16。现举收录在《民国模范作文》中的一篇六年级作文:《乌鸦》为例,全文如下:

“人们都在讨嫌你呢!少啰唆几句不好吗?”

“这是我要说的话,这是我要唱的歌呀!我怎能因为人家的嫌恶而不开腔呢?”

“那么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嗓音改变改变呢?”

“朋友,我敢赌咒!你一定看错了人——我是全身一色的乌鸦,并不是绿毛红嘴的鹦鹉呀!”[3]178

这位小作者杨守芳用儿童“抬杠”式的语言写出了一只乌鸦的尊严。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有创意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即做真实的自己。全文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这来自于儿童对鸟类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感兴,并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我们体会到了儿童对事物的独特思考、体验。但是当下的孩子因为有限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对有些老师提出的“主题鲜明”、“思想高度”等要求无从下手。无奈只能装作自己是成熟的大人说着空洞理论。例如:2012年11月初有一篇作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全文如下:

“11月7日,星期三,天气晴。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就到半期考了,现在已经在开始紧张的复习了,我必须要开始努力了,因为我如果不努力,成绩就上不去,我成绩上不去就会被家长骂,我被家长骂,就会失去信心,失去信心就会读不好书,读不好书就不能毕业,不能毕业就会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赚不了钱,赚不了钱就会没钱纳税,没钱纳税,国家就难发工资给老师,老师领不到工资就会没心情教学,没心情教学,就会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影响了祖国的未来,中国就难以腾飞,中华民族就会退化成野蛮的民族。中华民族成了野蛮的民族,美国就会怀疑我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就会向中国开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中一方必定会实力不足,实力不足就会动用核武器,动用核武器就会破坏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被破坏,大气层就会破个大洞,大气层破个大洞地球温度就会上升,两极冰山就会融化,冰山融化,地球水位就会上升,地球水位上升,全人类就会被淹死。因为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要在这剩下的几天里好好复习,考好成绩,不让悲剧发生。”(摘自《东方论坛》)

该文中心思想是:为了不让种种悲剧发生,必须好好复习,迎接半期考。这种将小孩说大人话的本领发挥到极致的作文,才真是我们小学作文教学的悲剧!这些不属于孩子内心世界的事物,集中写在一篇文章中引起我们强烈的关注,但这种孩童“装成熟”的现象是由来已久的,并且经常安排在作文的后面部分,目的是所谓的“升华”,更离奇的是,却被有些教师赞为“主题鲜明”或“有理论高度”。比较之后,我们发现,简单的《乌鸦》更能留给我们隽永的回味,因为它真正展现的是一个孩子该有的内心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孩童学大人说话如鹦鹉学舌,读者只能听到空洞的发声,却听不到真实的心声。

回顾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优秀作文让我们叹服。作文教学本来就应该从学“写真话”开始,在体验兴趣中脚踏实地的习作,最终才能提升写作的能力。当下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孩子的要求应切实符合儿童各学段的认知水平,着重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千万不能用过高的期望扼杀孩童们的写真话的本能,及时归还孩子“写真实的自己的话”的权利,最终真正做到以《标准》为“标准”。

[1]戴克敦,等.民国老课文[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2]瞿世镇,等.民国小学生作文(第一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3]瞿世镇,等.民国小学生作文(第二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273.

[4]时毛.民国模范作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18.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真话学段童趣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真话都可以写吗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