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胜任五年制高职班主任

2013-04-12叶雷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学会习惯班主任

叶雷锋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104)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引导学生走向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己任,发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用,讲奉献、讲良心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为一名五年制高职班主任,肩上的压力很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小学生的目标就是考上好的初中,初中生的目标就是考上好的高中,当我们学生考上五年制大专后,他们仍处于初中时“被动学习”地“惯性期”,一下子无法适应大专的教学模式,导致他们很迷惘,目标不明确,这时需要我们班主任加以正确引导。五年制大专学生处在人生中的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现在选择的道路可能会影响他的终生。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是帮助学生梦想成真的有效方法。根据目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为以后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在工作中有发展打下扎实地基础。第一步,制定班级目标;第二步,根据每位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个人五年发展规划;第三步,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配合和监督学生的实施情况,尽可能地提供有力的实施保障。

二、理解学生

1.突破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你看事物的固定方式、观点、参考系统或信仰。你可能已注意到我们的定式常常远离事实,结果就产生了局限性。思维方式就像眼镜,当你架着厚厚的镜片时,只能看到固有的事物,当你没有镜片时,眼前一片模糊,万事万物任你想象,镜片影响你所看到的一切。结果,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

我们班主任也时常会对学生有一个思维定式,例如用某一指标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人无完人,有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观察学生的优点,即使有些让教师不满意的地方,也一定要相信他肯定是个优秀的学生,如果你认为他是差生,那这个学生就真的变成差生。有可能就是我们的一个思维定式,影响学生的一生[1]。

2.欣赏差异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世界万物只有相似,却没有一模一样的。古代著名诗人李白也曾经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特点。班主任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挖掘学生之间的不同,让这种不同能在我们班主任的引导下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成为学生的闪光点,同时也让学生多一份对生活和学习的勇气与信心。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优点,对于缺点,也要正面接受,想办法克服,千万不能自怨自艾,对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同时,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也是一样,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全面对待别人的缺点。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能微笑面对自己不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这个独一无二的我感到高兴。

3.建立双赢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其实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通而常见的人际关系。在任何人际关系理论中,均强调双赢。那班主任如何才能与学生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便是班主任要有一种真诚、尊重、平等、关怀、豁达的胸襟以及合作的态度,再者便是能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以平等、尊重的方式牵引着每位学生。只有班主任与学生建立了融洽、双赢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一位名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赋予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性、民主性,宽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管理的成效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程度,大宽容大成效,小宽容小成效,无宽容则无成效。尤其是身在一线的班主任应该很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学生比前几年的学生难管,问题也多了。以前的学生很容易做到的事,现在的学生多数在三申五令之后仍无济于事;同样的问题用同样的方法难以奏效。管理的度难以把握:松了,学生就乱;严了,学生就怨。那么,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宽容以待之。此时,宽容就是理解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宽容就是仁慈和关爱,是一粒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

4.学会倾听

用心倾听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技巧之一,是师生关系和谐的一种润滑剂。学会倾听是当代教师新的素质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本着洗耳恭听的态度,积极热情、耐心真诚地去倾听学生。切不可表现出对权威被怀疑,原定的教学计划被破坏的不满和恼怒,或是对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浅薄的见解的不屑轻视,或是对学生不流畅的表述所表现出的急躁和不耐烦。

倾听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不仅讲者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听者也要有适当的反馈。因此,班主任在倾听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做出反馈,如饱含鼓励与支持的视线接触、不时点头微笑、几句简单的话语(如“对!继续说!”、“Good!”、“还有吗?”)表示认同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引导学生继续表露自己,进一步引导学生无阻抗地倾诉自己。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1.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学生成绩有差距并不可怕;学生调皮、捣乱并不可怕;学生犯错误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缺少了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心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它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学生从学校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到能成就自己学业或成就自己未来的技巧,而积极的心态就是作为教师要送给学生的第一件法宝。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理应成为教育的第一步。

2.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团队精神,是建设一个成功团队的精神血脉,是激励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和创新精神的体现。它不仅为我们在现行的管理中提供帮助,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人格保障。如果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努力了,即使输了比赛也绝无遗憾。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到最好,这就是团队精神的具体体现。比如,班级出黑板报时,就需要集大家的力量。每到出板报的时候,班干部就会根据设计的主题布置分配任务,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将所有特长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必将出一期最好的作品。大家欣赏自己的作品,会有种由衷的幸福和满足之感,这不单是个人带来的快乐,也是团队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学会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有时我们做的事情很多,可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往往走上工作岗位后,这方面的能力就会突显出来,条理性强的人在工作中会有很好的发展,若是效率低、办事能力差的人在工作中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就跟我们整理行李箱一样,如果你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得妥妥当当,会比你把衣服胡乱塞在箱子的时候装得多。你的生活也是一样,你越有条理,你收纳的东西就越多——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料理当务之急。工作亦如此,我们要学会先做那些紧急又重要的,其次是重要而非紧急的,再次是紧急而非重要的,最后才是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掌握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决定你今晚是看电影还是去写一篇论文[2]。

4.培养学生学会做好时间规划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一天到晚都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鲁迅曾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另一项是时间。我们要学会管理时间,一个星期有168小时,其中有56个小时需要睡觉,21个小时在吃饭和休息,那剩下的91个小时你会做什么,平均每天有13个小时,很多人就因没有有效地管理时间,在忙乱中迷失方向。因此,要根据价值观和目标管理时间,学会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例如“6点优先工作制”、帕累托原则、莫法特休息法、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使自己达到最佳工作和生活状态。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指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人一辈子受用不尽。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首先要明确目标,明白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时候该培养什么样的好习惯。其次,要制定完善的可行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实施。再次,必须有毅力”。习惯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是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习惯不是小问题,它是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与幸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曾对148名杰出青年和115名被判处死刑的问题青年作过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他们迥异命运的,便是他们不同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德。而据孙云晓的看法,人格、品德也是一种习惯。也就是说,人们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

[1][美]肖恩·柯维.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丁红燕.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学会习惯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