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思考

2013-04-12张建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性交易公允准则

□文/张建军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洛阳)

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更加的活跃,会计政策的选择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也会有所不同。在实施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活跃的市场是一个前提条件。但是,我国相应的法律政策和监督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所以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非货币性交易方面已经完善,公允价值充分实施的大环境并没有根本实现。从发展的角度看,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与推广势在必行,为了有力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应不断关注这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以求更好地为我们国家的经济服务。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之一,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实务工作中,交易双方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方面可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出。如某企业需要另一个企业拥有的一项设备,另一个企业需要此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双方就可能出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货币性资产的流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因为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因此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基础以及对换出资产损益的确定与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不同,需要运用不同的计量基础和判断标准。

交易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不涉及如下交易和事项:一是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所谓非互惠转让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或由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所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互惠转让,即企业取得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必须以付出自己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代价,而不是单方向的非互惠转让。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例如,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通过折旧方式将其磨损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然后通过产品销售获利,固定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因此固定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资产负债表列示的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项目通常有: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

三、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完善

1、对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层次上的完善。可以说,完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关键在于要明确非货币性交易的基础,改进增值税的处理,明确补价原因是处理补价的关键,增加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划清与债务重组的界限。由专家组成监督机构对准则实施中出现的不足和效率问题进行监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出,最大限度上抑制损失。

2、加大宣传我国会计的独特优点。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考虑国情和实际就非常重要。比如说,从理论上讲,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是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但鉴于我国的商品市场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完善,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为避免某些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谋取利益,我国新准则规定对于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应再加上支付的补价和相关税费。这可以看出,我国会计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在非货币性交易上决不能生硬地运用理论,避免政策上出现漏洞,给国家造成损失。

3、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会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赋予企业会计选择权,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会计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4、解决资产减值事务中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我国目前公允价值发展还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公允价值特别是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本身在技术操作上就有很大的主观性,考虑到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要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新准则在闲置利润操作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限制,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杜绝粉饰报表利润操作的行为发生。随着证券市场、金融系统、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会计职业队伍的壮大,应再适时进行会计制度的创新。在这方面,还需要我国会计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刘禹,颜雯.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利弊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9.

[2]陈碉.论非货币性交易及会计处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3]陶景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新变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

[4]贾博颖,付玉来.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最新进展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5.8.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性交易公允准则
非货币性交易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公允价值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