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IO理念指导下的商务外语专业短期模拟实践教学新模式

2013-04-12,

航海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期日语

,

(1.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2.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 言

随着外包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外包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出现新的变化,企业希望就职者具有一定的商务外语应用能力,入职后能够较快地融入相关业务中,缩短新入职者适应新环境以及业务培训的时间。这样的环境变化使外语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培养商务外语应用型人才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教学目标的改变,一些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高校率先提出了商务外语教学的计划和模式,其中一些学校还设置了“实践学期”,希望通过场景模拟的形式应用理论学期所学的语言知识,以更综合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商务外语应用能力。本文引入CDIO教学理念对高校商务外语专业短期模拟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二、CDIO教学理念在商务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主义思想,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动手实践的环节来完成学习过程。当前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工科为首,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实践学期”,时间为4周左右。近几年也有一些院校开始将工科的CDIO理念引入外语教学当中来,开设实践学期。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语言交际的能力。Canale将交际能力分为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谈话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笔者认为,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借鉴工程的CDIO教学理念,在理论学期中间加设实践学期,以强化的方式,在理论学期所有的语法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串连贯的“项目演练”,构思相对逼真的场景,设计具体的流程,实现符合场景和人物关系的语言运用,灵活选择具体的谈话策略,最终完成符合实际的商务交流活动。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编对话”,也不是将所背的角色台词或是文稿材料简单地再现,而是在“构思”与“设计”的基础上,达到模拟现实场景的“实现”与“运作”。这一过程培养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还有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态度与习惯以及责任感等。

三、短期模拟实践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文以商务日语专业为例。日语专业学生学习起点低,单词量和表达方式都很有限,而且很容易受母语和第二外语(多为英语)的干扰。在这样的阶段进行“项目演练”,不能完全照搬英语教育的成果,需要结合学生特点探索新的模式。

1.教材编写

目前开设短期实践学期的高校以工科院校为主,还没有适用于高校日语专业短期模拟实践教学的教材。在此情况下,各院校只能根据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内部讲义。关于教材的开发,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日资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的日语培训的模式,因为二者在时间上以及培训目的上具有相似之处。另外,基于CDIO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的一连串连续环节,充分发挥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态度与习惯以及责任感等,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容要具有连续性,能在“构思”与“设计”环节给学生宽泛的空间,在“实现”与“运作”环节,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感。

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短期模拟实践教学所用的内部讲义为例。 调研得知,日企的商务活动中主要涉及的流程有自我介绍、寒暄、电话、会议、访问与接待、销售、建议、项目实施、答谢等。在短期模拟实践教学的计划书中,将前五个方面设置在大一学年的第3个学期,即学生在学完一年的理论课程之后。每一部分为一个单元,包括重要表达方式、4~5个会话范例、项目训练任务指导以及项目训练发表四个环节的内容,建议约7学时。该讲义的优点是其内容是基于实际调查编排,流程上具有连续性,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合理性;不足之处是所编排的内容还停留在找到相应会话范例进行组合的阶段,即融合性不够充分。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是进一步深入取材,录制企业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对话,之后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筛选,最后由日籍教师校正。这样形成的教材实用性更强,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2.授课环节

根据该讲义进行的模拟实践在2011—2012学年的第3个学期首次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模拟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流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演练、事后评估”三大步骤。第一步是教师对该单元内容进行精讲,交代本单元模拟实践的目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小组内讨论,编排模拟环节,之后完成日文原稿的撰写,提交教师修改;教师修改后反馈给学生,学生按照修改后的内容制作PPT并进行小组排练。第二步是课堂演练,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结合PPT等设置的虚拟情景,再现整个演练过程,检验第一步的完成质量,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与指导。最后一步是事后评估,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对模拟实践过程进行信息反馈、反思和评分。在这四周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能力;在PPT制作和正式发表前的排练环节,即“构思”、“设计”的环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感;通过每天不断地开口表达,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等。

模拟实践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过于偏重语法能力的运用以及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对谈话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的培养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体现,即“实现”与“运作”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接下来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的项目演练环节能进行得更为逼真,而不是将准备好的东西背出来、演出来就完事,即希望在真正的交流活动中体现说话人真实的谈话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这将作为接下来的研究课题。

3.考核方式

模拟实践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考核方式不再是传统的依据教师的经验进行的主观笼统的评分方式,而是将评分点科学地细化了,并加入了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这体现了CDIO所倡导的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在其他组发表过程中的课堂参与度。实践证明这一点是成功的,但是在评分的构成上有待商榷。目前的评分构成有发表稿的质量(构思的合理性与独特性、语法功能以及社会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等)、发表的熟练程度(包括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背诵的流畅性等)、表现力、角色的参与度以及 PPT等辅助工具的设计与运用四大方面。自评互评环节考虑到学生的日语水平还没有达到很理想的程度,所以只要求学生从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力与PPT等辅助工具的设计与运用方面参与评分。如果上一部分中的“实现”与“运作”环节,即项目演练环节实现真实模拟的话,那么考核方式自然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应该包括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主观努力程度、参与交流的话语量、谈话逻辑的自然度、语言策略运用的情况、语言的准确性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考查不可能都在课堂上给出成绩,需要教师在课后通过录音或视频再现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给分。关于点评可以先从表现力和明显错误方面进行,课下整理后在下次课通过视频回放等方式对其他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再补充点评。

[1] 杨 光.“情景模拟”在商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信息,2009(5).

[2] 周林娟,潘幼芳.商务日语模拟实践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5).

[3] 温 涛.探索构建一体化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7).

[4] 王 玉.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3).

[5] 郭举昆.共同学习的原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学期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