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文学鉴赏与航海类专业学生船员素质培养

2013-04-12

航海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航海船员人格

(大连海事大学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从素质培养的层次来看,素质教育不仅是指人才素质教育,还应该包括人格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航海院校对航海类专业学生进行船员素质培养,不仅包括过硬的专业素质,也包括求之于内的人格素质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而人格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都得力于航海教育对海洋文学作品精神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海洋文学和航海类专业的学生更能建立起职业的关联性和对应性,因此对学生的船员素质培养更能起到实际的效应。本文将从船员人格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若干层面来论述海洋文学鉴赏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的方式与意义,并试图对培养途径给出可行性构想和策略性建议。

一、海洋文学鉴赏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

1.海洋文学中的儒家人格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

(1)“乡土眷恋”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乡土眷恋是海洋文学所体现的儒家人格,这种对乡土的牵挂与思念不仅可以使航海类专业的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更能培养他们热爱故土、回报祖国的船员人格素质。比如刘延陵的《水手》对故乡的描绘:“月在天上,船在海上,他两只手捧住面孔,躲在摆舵的黑暗的地方。他怕见月儿眨眼,海儿掀浪,引他看水天接近的故乡。但他却想到了,石榴花开得鲜明的井旁,那人儿正架竹子,晒她的青布衣裳。”[1]此类作品对航海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必然具有亲切的感发力量。鉴赏作品不仅有利于他们对未来的船员生活建立起必要的心理预警,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的眷眷深情,尤其对远洋船员,对故土的热爱就是对祖国的热爱,这种荣辱感和使命感是高等航海教育对船员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而在海洋文学中,对爱国主义的弘扬往往是采用寓主观于客观的方式,比如汪启疆的《雁鸣》,诗歌用苍老的鸿雁象征年老的海兵,用鸿雁难以归去象征对祖国故土的怀念,这种让作品本身说话,避开教化说理,不仅令读者感到真实,而且教育的方式显然是亲切、自然而且易被接受的。

(2)“悲天悯人”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船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船员必须要有舍己为人,即牺牲自我、成就小家、牺牲小家、成就大家的人格素质,也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船员才能在国际航运市场竞争中最终求胜。在这方面,海洋文学中“悲天悯人”的儒家人格对培养舍己为人的船员人格素质大有裨益。譬如柳永的《煮海歌》,诗歌以潮涨潮落,盐民辛苦刮泥、熬卤成盐的过程描绘,体现了一个地方官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和为民请命的担当意识。又如王建《海人谣》:“海人无家海里住,採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2]诗歌以浅白之语寄托爱民之情,在平淡无奇之中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海洋文学这种忧叹民疾的情感抒发不仅具有审美鉴赏的价值,同样可以作为船员人格素质培养的文本依据,通过作品鉴赏,使学生在情感感染中接受悲天悯人、推己及人的精神,进而形成舍己为人、我为家国的船员人格素质。

(3)“拼搏进取”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拼搏进取的儒家人格是船员素质培养的柱石,也是船员铁打的人格要求。在这种人格素质的培养方式中,寓教于情的海洋文学鉴赏非常能引起学生的认同感。在海洋文学中,船员与大海的搏斗或是船队遭遇海难是常出现的故事情节。在这类作品中,作家往往去表现人类征服灾难的勇气与智慧,表现人类自力更生、拼搏进取的崇高人格。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自不必说,雨果的《海上劳工》、康纳德的《青春》、史蒂文生的《宝岛》、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等作品所展现的航海人面对大海或是海盗时所表现出来的涌动不灭的激情和不断拼搏的意志,更是令人动容。对航海类专业的学生来讲,这类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体会到海洋文学的阅读快感,而且也跟随着作品提前完成了船员职业的精神考验,帮助学生树立船员职业的风险认识,学习面对职业风险所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在精神层面上铸造船员所需要的人格素质,主动接受船员人生所能面对的风雨考验。

2.海洋文学中的道家人格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

(1)“亲近自然”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海洋文学中的道家人格也在船员人格素质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亲近自然是道家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海洋文学中的表现就是情系大海。在海洋文学当中,大海是充满着奇光异彩的画卷,无论是普希金在《在金色的威尼斯主宰的地方》中对海上星辰的描绘,还是奥斯曼《沃斯米娅跃出大海》对柔情浪花的叙写,还是夸西莫多《岛》中对静谧海湾的眷恋,抑或是埃利蒂斯《理所当然》中对鱼鸟的讴歌,都带有对大海挚情炽热的情感,这样一种情感经由生花妙笔点缀渲染,令人不免对海风、海岛、浪花、海景油然生出无限向往。这类作品的鉴赏对航海院校的学生走向大海势必产生积极的情感导向,而对大海的亲近与热爱是船员职业选择的心理动因,也是应该具备的职业人格素质。阅读作品,可以激发学生把海洋画卷作为大舞台,演绎他们多彩多姿的人生。

(2)“热爱生命”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远离亲人、无常的气候环境、危急情况的无法预期、与俗世生活的疏离等都可能使船员产生消极厌世等不良的心理情绪。预防和消除这种消极情绪所带来的生命隐患,在校期间就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在困境中不放弃自我、热爱生命的人格信仰。在众多渠道当中,海洋文学无疑是最具文化特点的方式。在海洋文学中,对生命激情的书写,可谓搯擢肺腑,发人深省。比如梅森的《海恋》,一个弱小的女孩茵琪为了证明自己可以乘帆远洋,不断地突破自己,在她的隐忍与坚持中闪烁的是顽强的生命信仰。再如奥尼尔的《天边外》,主人公怀揣出海的梦想,哪怕在生命最后一刻也要登上高处,以此向此生未完成的生命信仰无限接近。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能够使苦难失色的生命火焰,它的永不熄灭,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样的作品鉴赏显然有利于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的生命态度和人格素质,有利于解决将来所面临的职业困惑,而且教化方式寓理于情,更有感染力。

3.海洋文学中的游侠人格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

(1)“已诺必诚”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以诺必诚的游侠人格在船员职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对工作认真负责。船员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虽然船舶科技日益发达,但航行的安全依然取决于航行者的准确判断,而这种判断的基础就是船员的责任心。在海洋文学中,可以看到大量惊心动魄的海上事故都是由于船员的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大量作品中对船员尽职尽责精神的大力弘扬。以麦尔维尔的《白鲸》为例,当亚哈船长所引领的小艇遭遇白鲸,当他最终落入鲸鱼之口,而后又被吐到风口浪尖,他依然以船长的威严高声叫喊,指挥战斗。在他的带动下,其他船员在面对死亡时候依然众志成城。在《白鲸》的鉴赏当中,亚哈船长的人格精神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但是他顽强搏斗背后对船长这一职务的完美诠释,确实是让人感到游侠精神中以诺必诚的感染力量。这种对职务的尽忠死义的品格对培养航海专业学生的船员人格素质必然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2)“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是海洋文学所体现的另一种游侠人格。海洋文学的代表作《柳毅传》可谓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在柳毅身上可以看到非常可贵的游侠人格。比如他落第回乡,心情失意,但见到龙女蛾脸不舒,便主动上前询问,足见他好打抱不平的游侠性格;当听了龙女的泣诉,他义愤填膺,出手相助,可见他扶危救困、义薄云天的游侠品格;最后言必信,行必果,传书洞庭,而当对方想要报答,却毅然决然的选择拒绝,表现了他大事已毕,不求回报,即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人格精神。阅读鉴赏此类作品,在被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的同时,也会对故事中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敬佩。由受到人物感染,而接受人物人格的可贵之处,进而培养无私奉献、不负重托的船员人格素质。

二、海洋文学鉴赏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1.浪漫的情致

浪漫的情致是船员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它是具有不枯竭的生命激情同时伴有丰富的心灵世界的一种情趣和情感。这种人文素质的培养对船员的意义非同小可。近年来,船员的身心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注意,如何规避船员身心问题的出现,一方面需要航海教育对准船员加强职业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在校期间就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文素质中的浪漫情致就是自我调适身心问题的有效手段。因为浪漫情致可以激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热情,帮助船员战胜职业危机。同时,浪漫情致可以培养船员乐观畅达的人生态度,使得船员正确看待身心困扰。而且,浪漫的情致可以培养船员对艺术的追求,丰富船员的内心世界和业余生活,由此排遣人生和事业的消极情绪。而海洋文学正是浪漫情致的文本载体,通过文学鉴赏获得航海生活的浪漫体验,了解海上生活的浪漫多姿,更重要的是吸收海洋文学所传达出来的浪漫情致,如前所述,将对调适身心问题产生积极的效果。

2.情商的智慧

航海院校航海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入学前接受的世面相对狭小,缺乏良好的沟通意识和交际能力。再加上航海类专业通常只招男生,在性别单一的环境里,学生容易产生性别感的缺失,不擅长与异性交往。这种人际交往和两性相处能力的亏缺不仅对日后的船员生活非常不利,而且船员生活对这种能力的缺失不仅不能有效地更正,还会起到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状况,大学阶段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商教育,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爱的能力。而海洋文学鉴赏在这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康纳德的《青春》里就有对船员人际交往智慧的呈现。作品描绘航行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险境,但是“尽管全体船员一个个被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但他们团结一心,互相救助,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3]。再如海洋小说《泰坦尼克号》中对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书写,不仅告诉读者两性交往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教给读者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类似此类作品的鉴赏,对培养准船员情商智慧所起的积极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结 语

综上,海洋文学鉴赏与船员素质培养密切相关,在航海教育中应该把培养高素质的船员和海洋文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着重加强航海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加强和开拓航海院校的人格和人文教育平台。将航海专业课程和海洋文学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合理互助的课程设置使海洋文学中的人格和人文资源充分合理地被利用,有效地实现船员素质培养的文明性与实用性。

另外,在海洋文学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注意将文学鉴赏与航海心理教育相结合,通过加强文学鉴赏的实用性来培养学生对海洋文学鉴赏的兴趣和能力。在课程培养计划中应把海洋文学对航海专业学生的船员人格、船员人文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和授课重点。同时,在授课实践中不仅要注意寓教于情的科学方法,也要注意把海洋文学中的人格、人文精神与船员职业体验、船员精神与情感体验紧密融合,有效地发掘和利用海洋文学与船员职业的对应性,由此建立文学欣赏与学生职业选择的精神关联,进而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人格、人文素质培养的实际效应,从而为航运事业培养高端的优秀人才。

[1] 葛乃福.刘延陵诗文集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胡震亨.全唐诗 [M].北京:中华书局版,1960.

[3] 吴主助.海洋文学名作选读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航海船员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大航海争霸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