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港航管理专业内涵发展研究

2013-04-12

航海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内涵院校人才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进入“十二五”时期,高等港航职业教育已由注重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到注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内涵发展是我国高等港航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高等港航职业教育为我国港航企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高职港航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办学层次上一味追求升本;高职特色不突出,与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和中职教育模式之间界限不清晰;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还不深入,产学研结合的层次较低;以质量为首的教育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加之高职港航院校建校时间普遍不长,很多是从中职院校发展而来的,这几年又普遍扩招,所以“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类型还不能适应培养高技术应用人才的需要。上述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港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了港航职业教育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一、国内外高职内涵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1.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各国的职业教育各具特色,尤以欧洲和北美最发达,在职业教育上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这些高职教育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技能,使学生走上就业岗位的时候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8年以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一直比较缓慢,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定位、实质与核心、性质与任务以及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等缺乏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如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在这个法律中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也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同时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培养的高职学生应以就业为导向;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

不少专家和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高职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剖析。从就业的角度提出坚持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微观运行;从学生技能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可从适合、适度、适应、适用、适当等方面寻求突破;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提出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产学研上下工夫;从课程论视角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实现高职院校课程的整合;从师资、课程、办学体制等方面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从区域经济互动的视角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内涵;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角度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向度及其三个实现条件,认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问题的实质是教育目的及其实现途径问题等。

目前关于高等港航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系统研究还远未展开。港航专业既有一般管理专业的共性,更具有许多鲜明的特性,其直接为船舶、港口、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多式联运、承运人、货主等服务,是范围广、环节多、风险大、要求高的行业,同时也是具有无形性与涉外性的重要服务业,就业的岗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学界对于港航职业教育的研究往往是从不同的切入点展开的,从港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专业建设、专业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总体来说国内高等港航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是比较零散的,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二、高职港航管理专业内涵发展的意义

目前对于高职港航专业的内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一开始学界认为高职港航教育是属于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主要体现在职业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高等港航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高等港航职业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在这个“十二五”时期,厘清高等港航职业教育的内涵,从而明确高职港航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港航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目前用人单位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一线的工人,而是希望高职院校能培养出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都较强的人才,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企业忠诚度、企业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人品好、沟通能力强、有责任心、能吃苦、有一定潜质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但是目前港航人才的供给与港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对称的,所以进入“十二五”时期如何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懂经营、会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无缝衔接”的人才已成为港航高职教育的重心。

港航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港航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港航教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规模仍然不够大,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港航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人才的专业技能薄弱,正成为制约各港航公司发展的障碍。所以港航职业教育必须要强调以质的提高为前提,要在质量、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实现均衡,从而促进港航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港航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战略及重点

1.高职港航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战略

(1)品牌发展战略。特色是专业发展所特有的无形资产,品牌是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的升华,品牌战略是品牌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实施品牌战略,创新品牌,是教育由单一的“规模扩张”、“数量型增长”向“整体优化”、“内涵式发展”转型的一种必然选择,是学校发展的支点和视点。实施品牌战略在突出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差异性、推动高职院校良性竞争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外私立高校的成功,与其较早地实施了独特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这两年港航发展遭遇了比较大的困境,高职院校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弱,学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危机。学校单纯依靠对资金、师资、生源或信息等某一方面的优势而具有竞争力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今后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高职院校特色化,可以实施高职院校特色化的相关政策,设立专门的财政补助,支持高职院校的特色化,鼓励高职院校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符合国家、地区发展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院应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学习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的竞争中,必须要走从学校管理到学校经营、再到品牌经营之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自身资源、条件扩大学校品牌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吸引优秀生源、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学生,促进学校从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的竞争转化为质量竞争、特色竞争和品牌竞争,早日建设成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院校。

(2)可持续发展战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2005—2014)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教育。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没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就不会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教育,主张“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教学模式。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连续性。港航院校应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设计与完善学校长远发展思路并制定发展规划,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早日实现。

2.高职港航职业教育发展重点

(1)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目前高职港航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程度总体上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合作层次比较低,局限于一般的专业认识实习或订单就业合作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比较少。高职教育的特征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培养规格的职业适应性,这决定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必须贴近社会需要和生产实际。通过跟企业的紧密联系,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与企业共同进行生产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让教师在与企业的接触中不断改善知识能力结构,同时树立起市场意识。具体实施上可以邀请企业人士召开专业年会、设立企业奖学金,邀请公司的高管、技术人员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加强校企之间的信息交流等。

(2)加强双师师资培养。高职港航院校的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职业教育意识不强、不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际、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任务等问题,传统知识传授型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切实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是要港航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专业学术带头人,能够洞悉市场的前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专业建设中能起到领航人的作用。二是学院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际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到港航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为社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承担科研项目。通过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三是要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

(3)坚持专业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在我国不同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所以港航专业内涵建设中要针对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港航发展现状,根据社会急需的专业,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培养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大力提高学生实用型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成为适应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与创新型港航管理人才,为我国由港航大国向港航强国战略转型、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2020年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以及为我国内河水运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1] 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4-10.

[2] 侯小兵,张继华.论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发展战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54-56.

[3] 骆小民,陈晓华,吕学松.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1):1-3.

[4] 彭枚芳,李剑辉.浅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发展问题[J].消费导刊,2007(12).

[5] 徐丽霞.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思考和政策建议[J].职教论坛,2008(3).

[6] 汤守宏.谈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7] 马必学,郭 沙.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8] 田汉族.创品牌:现代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06(3).

猜你喜欢

内涵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挖掘习题的内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