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转型与城市女性家庭地位——基于石家庄市的个案调查

2013-04-11张红霞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全职太太家务家庭

张红霞

(石家庄学院 政法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时期,这一转变不仅反映在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而且在城市家庭方面也在悄悄发生着巨大变革。由于劳动力市场对男女劳动力价值的选择作用,女性群体遭受着就业市场的性别隔离,尤其在城市,近年来妇女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一些二三十岁的已婚女性不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即使参与工作的女性,在职位、薪酬方面也不及男性。在这种背景下,对城市家庭女性地位、家庭角色等的研究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关于家庭与性别的研究颇多,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角色分工。尽管西方国家已婚妇女就业率逐年增加,但她们仍承担大部分家务,家庭决策权小于丈夫。对上述情况,理论上的解释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派是经济决定论,一派是文化决定论。简单说来,经济决定论根据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认为就业妇女之所以承担较多的家务是因为她们的收入和职业地位低于丈夫,因此在经济上对丈夫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使妻子在与丈夫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在工作之余不得不多承担家务。此外,丈夫在家中较重要的“扶养”地位、较为广泛的社交圈子和较强的社交能力又赋予丈夫较大的家庭决策权,而妻子的活动范围则更多地局限于家庭,所掌握的用于交换的经济资源较少,因而家庭决策权小。[1]第二,城市家庭夫妻权力模式。研究显示,农村家庭丈夫拥有更多实权的为最多,而城市平权型家庭为最多。九成以上男女都对自己的家庭地位感到很满意或较满意,但妻子的满意度低于丈夫。一些学者认为,资源假说、文化规范论、相对的爱和需要理论对夫妻权力模式有一定的解释力。[2]第三,转型期性别分层。在当代中国社会男女两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差距的扩大,使女性整体地位边缘化、弱势化。当前的职业分化和阶层分化都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阶层分化现象。社会各阶层的性别分布以及经济、文化、政治资源占有状况存在着性别差异。[3]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家庭中的性别秩序由市场转型前“国家父权制”的接管状态向市场转型后的“女性价值回归”转变。当代中国城市的性别秩序处于一个分化时期,女性呈现出“全职太太”“单身女贵族”和“兼顾工作家庭型”三种不同的类型。[4]

当前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女性就业遭遇职业上的性别隔离。很多女性在市场的推力和家庭的拉力作用下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太太”。即使已经就业的城市已婚女性,在薪资水平等方面也弱于家庭中的男性。这些是否对城市家庭的女性地位产生影响?市场经济的改革对城市女性的家庭权力地位及角色有什么样的影响?在现代化的话语背景下,男女平等的观念已深入民众内心,女性职业发展的边缘化是否给女性带来了一些困惑?本文以市场经济为社会背景对城市家庭女性地位展开分析。

本文把中国城市家庭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全职太太家庭,一类是女性就业的城市家庭。本文重点关注全职太太家庭,兼顾女性就业家庭。通过对两类家庭性别秩序的比较性研究,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女性的家庭地位。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本文的中心概念是市场转型与女性家庭地位。所谓市场转型,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制而言的。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给予女性的坚固的社会保障与国家意志为男女平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为了效率,不愿意承担女性的生育成本等,更愿意招收男性员工。女性家庭地位指的是城市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二是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三是女性在家庭中对自己地位的认同。

本文的中心概念是与本文所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密切相关的。第一,市场转型对城市女性家庭地位的影响。本文认为,家庭并不仅仅是私人领域,女性的家庭地位和职业地位有着种种密切的联系。[5]在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女性的就业劣势显现出来,很多女性由于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或由于传统的性别角色的分工影响而回归家庭,这必然对城市女性的家庭地位产生影响。第二,市场转型背景下,城市家庭女性群体的利益诉求与现实的冲突困境。回归家庭的城市女性职业发展状况及收入等远不及男性,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她们有着发展、独立的价值诉求。现代化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城市社会民众价值理念中,城市女性在“男女平等”“权利、自由”等现代性话语背景下,具有追求独立、个性及自我实现的价值需要,很多城市女性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但是在就业市场的性别隔离、家庭需要及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下,很多女性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太太”或职业状况不尽人意。这种情况必然带来城市女性的利益诉求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同时对城市女性家庭地位的诉求带来诸多影响。虽然学界关于市场经济对城市女性家庭地位的研究很少,但有类似的有关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话语转型的研究,如吴小英在对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性别话语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在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强调效率、理性的市场原则和个体主义的现代性话语,使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多样化的个人选择空间;市场化的作用和国家的退隐,使得女性遭遇公开的歧视并被边缘化,“妇女回家论”一再泛起,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重新获得推崇,而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同盟的角色;因此在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女性有了众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但也常常在相互矛盾的性别话语中迷失了方向。[6]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者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收集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如开放式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主体间性的角度,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7]4-13本文的研究对象年龄在28-35岁之间,全部是已婚女性。这一阶段是女性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这一阶段的女性青少年时期处于改革开放后,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一般具有一定的平等、自主意识。为了便于比较研究,被调查对象70%是全职太太,30%是就业的城市已婚女性。采用深入访谈、参与非参与性观察等获得资料。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家庭女性地位分析

(一)家庭权力地位

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改变了中国都市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中国都市家庭的权力格局。今天的中国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政府与发达的市场并存,国家力量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公共生活,也影响了中国人的私人生活。[8]关于什么是权力,社会学家有不同的论述,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9]81彼得·布劳(Peter Michael Blau)认为,权力是“个人或群体不顾他人反抗,将其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能力”[10]37。

在劳动力市场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工作职业和岗位,获得的报酬也比女性高得多,很多女性由于就业市场的歧视沦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已婚女性常常因为婚姻和家庭被雇主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女性在市场推力和家庭拉力下成为“全职太太”。这些女性在家庭中负责全部家务劳动,在小孩和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处于全部照顾的角色,对家庭的贡献从劳动付出角度来看也比较大,但是由于没有工作,对家庭并没有经济贡献,利益诉求与丈夫发生冲突时,往往妥协与让步,在家庭很多方面处于权力的劣势地位。

今年32岁的Y女士目前是一位全职太太,大专学历,结婚前曾在石家庄市某公司上班,生完孩子后,由于孩子无人照料,丈夫工作又非常忙,所以辞职在家照顾孩子与丈夫。目前孩子4周岁,在读幼儿园中班,丈夫在某房地产企业任部门主管。在访谈中,Y女士流露出想外出工作的想法,但是很多工作有诸多限制,自己还要接送孩子,照顾家庭,感到很无奈。Y女士没有工作,不能挣钱,在家庭中,处于权力的劣势地位。她说:“我们家好多事都是老公说了算,咱不挣钱,人家(老公)回来,往沙发上一坐,说吃什么我就要给人家做什么,做得不好,人家还说我呢!说什么都干不好。人家说什么时候回老家,就什么时候回,我想回我妈那,人家不让回,我就不能回。没办法,咱不挣钱,人家挣钱也不容易。女的只在家,不工作,在家没地位。”

Y女士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全职太太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很多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就业的弱势地位,很难找到收入和工作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工作,同时女性在生育完子女后又要照顾孩子和家庭,所以退回到家庭,成为“全职太太”。就业市场上的弱势,进一步影响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由于没有收入,经济上依赖男性,在家庭中被丈夫认为“在靠他生活”,对“家庭贡献小”,丈夫顺理成章地成为家中的权力主导者,以至于在家庭中“想吃什么,妻子就要给他做”,家庭中很多事情,只要丈夫想做主的一般都能成为决策者。一些学者认为,婚姻中个人所拥有的权力和他带进婚姻及提供给配偶的资源相一致,权威和权力来源于配偶双方占有资源的比较,权力的对比要看哪方配偶占有雄厚的资源,夫妻双方谁拥有的资源越多,其在家庭中的权力越大。[11]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女性认为自己做家务是应该的,但不能仅仅做家务。男女两性的生存价值都在于经济独立,家务比起男性的社会工作,重要性要差得多,男性挣钱养家,家庭开销都是靠男性。女性没有工作,经济上依赖男性,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种想法下,很多女性在家庭里没底气。男性挣钱养家成为男性家庭权力借用的资源,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价值不被家庭成员承认,在利益诉求发生冲突时,一般女性作出让步,久而久之,男性强势、女性弱势的家庭权力秩序逐渐形成了。

(二)角色地位

家庭性别角色是夫妻双方在日常互动中形成的有关家庭责任、义务、权利的一系列固定行为模式。“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看,男性养家、女性持家的性别角色模式对于维持传统社会的社会稳定与家庭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工业社会把人们从简单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现代社会的工作主要靠智力和脑力,妇女有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与条件,完全能和男性一样参与社会工作,实现家庭角色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社会,传统的家庭角色模式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女性有着参与社会工作的角色需要,也希望在家务方面男性承担一些。但是现实中,全职太太家庭男性一般不承担任何家务,女性就业的家庭中男性也不愿意承担家务,很多家务由女性承担。这是很多女性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女性这样的角色地位并不是主动承担与认可的,有着一种被动与压制的结果。

下面的案例能够说明市场转型时期城市女性家庭角色的承担与认同情况。33岁的Z女士目前是一位全职太太,在孩子出生之前一直在某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后来由于孩子出生需要照顾,辞职在家。现在孩子3周岁,读幼儿园小班。Z女士的丈夫做销售工作,经常出差。Z女士想找份工作,但是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在访谈中,她说:“其实我也不擅长做家务,对待孩子也没多少耐心,但是孩子生下来之后,老公就认为我就应该照顾孩子,做家务。一开始我还不理解,为什么女人天生就要做家务、照顾孩子?没少跟他(丈夫)吵架。没办法,人家就认为这是当妈妈的责任。我工作挣钱也不多,没人家(丈夫)挣得多,工作也不好,干脆就把工作辞了。现在可倒好,人家(丈夫)更认为我应该照顾孩子、做家务了,现在他回来基本上什么都不干,有时候还嫌我家务做得不好,房间这弄得不干净、那弄得不利索。真是没办法。”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使得改革的因素介入到家庭,影响到家庭的性别角色关系,市场经济的运行重新为男性履行“养家”、女性“持家”的分工拓展了空间。“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传统分工在社会转型的压力中,在城市有重新回归的倾向。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城市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发生变化,女性从对单位的依赖转为对社会的依赖,在企业社会福利功能弱化后,城市女性对职业追求的热情发生转移,增加了女性回归家庭的机率,影响了家庭角色的性别边界。随着改革的深入,女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较低的工资待遇,较大的工作压力,在家庭生活上开始对男性产生依赖,从而使女性在家庭中逐渐回归到家务承担者、家庭照顾者的角色,在日常的践行中强化了这一角色。[12]Z女士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在一些女性的角色认知中并不认为女性就应该全部承担家务、照顾家庭,但是在市场化的今天,女性的社会就业空间被大大压缩,在职业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她们收入比较低,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职业与收入的劣势使得她们不得不回归家庭,承担起“持家”的角色。男性的家庭角色认同随着市场因素的介入也重新得以强化,在工作的日常实践中,男性的收入远比家庭中的女性要高得多。在家庭中与女性收入的强烈对比强化了男性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自己的“养家”角色,在这种角色的认知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女性应该做好家务,把家庭照顾好。因此,市场转型背景下,城市女性“持家”的家庭角色更加清晰了。

(三)市场转型背景下,现代城市女性的价值冲突与困境

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女性“自尊、自立、自强”的理念经过国家话语的宣传深入民众内心,同时在对男女两性的社会化中,学校作为社会化的正式结构一直对学生灌输的是“独立”“个体素质”“个体的社会价值”等去性别化的教育,强调的是个体对社会的贡献,男女两性作为社会个体要有独立的个性,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男女两性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现个体价值的理想与追求。但是当女性群体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建立家庭后,在就业市场受到的是种种限制,处处受挫,职业理想与人生追求难以实现,最终一部分女性群体不得不回归家庭,成为家庭的照顾者。处于社会上的劣势、家庭地位的劣势,她们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女性的价值在于什么?为什么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难以实现?为什么不能像男性一样发挥自己的潜力?

W女士今年36岁,大专学历,大学毕业后有一份工作,在某事业单位处于无编制的岗位,收入很低。婚后考虑到工作不太满意,孩子又需要照顾,同丈夫商量后就把工作辞了。等到孩子长大后,W再去找工作时,发现女性找到合适工作太难了。几年前W女士找到一份工作,月工资1 000多元,周六日经常加班,离家也很远,上学的孩子无法照顾,也看不到这份工作的发展空间,觉得很疲惫,不得不又把工作辞了。在访谈中,W说:“我以前也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总觉得凭着自己的努力,怎么也能找到一份工作,现在看来不是的。找了多次工作,失败了以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感觉挺自卑的,自己也是上过大学的人,家里供我上大学也付出了很多,自己却天天闲在家里,只能照顾孩子、做家务。我和我老公都是上学出来的,人家每月能挣几千元,自己却找不到工作,这不等于大学白上了吗?有的时候心里也挺烦的,作为女的,就只能干家务吗?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W女士作为现代女性,在现代性“自尊、自立、自强”以及“平等、权利”的话语中,有着独立精神以及自己的价值追求,有着一定的“进取心”与主体意识,希望在社会和事业上获得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在市场化的环境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了经济效益的考虑,认为女性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与孩子身上,而不愿意招收女性,造成了女性群体就业难。在这种现实环境中,很多女性被迫放弃职业追求,回归家庭做“全职太太”,负责家务及照顾孩子,而不能体现其在职业上的能力,这种境遇使得女性群体内心产生了一系列矛盾与困惑。对自己的生存价值与社会主体角色产生怀疑,正如W女士所想的“大学不是白上了吗”“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同时对现存的男女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产生不满。

四、结论与思考

在传统社会中,性别分工将女性禁锢在家庭,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在工业化、信息化的今天,生产已摆脱传统的体力劳动为主的阶段,凭借智力、技术等劳动因素,女性完全可以参与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但是在现实条件下并非如此。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经济效益的需要,不愿意招收女性职工,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传统的性别分工给予女性更多的是家庭角色的空间,在市场推力和家庭拉力的作用下,一部分城市女性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太太”,为家庭的付出并没有改变城市女性在家庭中的劣势地位,社会发展空间的被挤压带来了经济地位的边缘化,也带来了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因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的市场转型,并未给予女性实现劳动价值的充分机会。由于传统的性别分工及性别观念,使得女性无法像男性一样全副精力投入工作,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对女性始终保持歧视态度,造成了城市女性就业的劣势,也间接造成了女性家庭权力的弱化和传统家庭角色的重新回归,这给女性的自我发展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带来很多困境。在国家话语下,女性要“自尊、自立、自强”,女性的价值意识、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女性进入公共领域、扩大女性的发展空间、创造平等的性别分工提供了条件。但是市场上的边缘化与性别隔离,传统性别角色的趋势,使得市场转型背景下城市女性群体并不能充分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家庭角色的回归、家务劳动的承担并没有给予女性一定的价值补偿,相反却进一步失去了应有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进一步弱化了女性的家庭地位,使得一部分女性在经济上、权力上进一步依赖男性。这使得诸多有着价值追求与理想的城市女性处于一种矛盾与困惑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男女平等”怎样才能成为社会的现实?女性的价值与角色应该是哪些?这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

[1]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J].妇女研究论丛,2002,(1):12-17.

[2]徐安琪.夫妻权力模式与女性家庭地位满意度研究[J].浙江学刊,2004,(2):208-213.

[3]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J].浙江学刊,2004,(6):203-207.

[4]方英.市场转型与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分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94-198.

[5]郑丹丹.无法分隔的公私领域——以下岗女性为例看职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交织关系[J].妇女研究论丛,2003,(6):20-26.

[6]吴小英.市场化背景下性别话语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9,(2):163-176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李超海.错位婚姻家庭中小孩抚养和婆媳冲突研究——以广州“80 后”青年白领为例[J].青年研究,2011,(4):46-55.

[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美]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李晓凤,王培刚.论婚姻过程中的权力资源分配和权力冲突协商——一项微观社会运行层次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17-120.

[12]傅大中.社会转型与我国家庭角色性别边界的嬗变——兼论改革后吉林省玉米农区家庭角色的变化[J].江海学刊,2009,(4):130-135.

(责任编辑 程铁标)

猜你喜欢

全职太太家务家庭
全职太太距离“劳动保障型太太”有多远?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家庭“煮”夫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全职太太
恋练有词
有一种职业是全职太太
难做全职太太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