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新司法解释视野下的扒窃司法适用

2013-04-10□谢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凶器司法解释数额

□谢 婷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的规定,我国刑法增加了三种新型盗窃方式:扒窃、携带凶器盗窃和入户盗窃。加上之前的两种普通盗窃方式(盗窃公私财物和多次盗窃的),自此我国刑法形成了关于盗窃行为的一张严密法网。然而,2012年5月1日该修正案生效后,司法实务中很快就产生了新的适用难题,比如如何理解扒窃这一原本就模糊不清的治安行政用语?如何理解携带凶器盗窃以及入户盗窃?正是基于解决这些难题的困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2013年4月4日起正式施行。该司法解释共有15条内容,其中第3条对特殊盗窃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它将扒窃规定为“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然而这一司法解释本身即存有争议,以有限之法规定事无巨细的无限生活事实,确实是为人力所不能为,尤其是对于盗窃这一高发型的犯罪,由此便产生了关于扒窃司法适用的新课题。本文以两高最新出具关于盗窃的司法解释为视角,理性分析扒窃这一财产型犯罪却不以数额、不以次数为入刑要求的原因,进而分析扒窃的客观行为,破解扒窃在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对司法适用有所帮助。

一、扒窃入刑非数额化、非次数化的理性分析

盗窃作为典型的财产性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在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且其社会危害性集中地体现在其侵犯财产数额的多少,也即盗窃数额越大,其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就越大。此外,从盗窃的既遂标准以及数额的限定来看,财产数额是盗窃行为人出罪与入刑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可以说数额是盗窃的社会危害性大小的量化标准。然而,作为盗窃方式之一的扒窃非但对数额不做要求,甚至连其本身作为一种惯犯的次数性要求也一并去除,立法者在此很明显地表达了严惩扒窃的精神。那么严惩扒窃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将在分析扒窃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扒窃的三大特性进行论述。

根据辞海释义,扒窃是指“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因而严格来说,“扒窃”一词并不是刑法用语,而是公安机关特别是一线民警在工作总结时的常用词汇。它经常被用于侦查学、治安学和犯罪学研究中,自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才纳入刑法学研究视野。根据两高最新颁发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自此,扒窃这一“在中文语境下司空见惯的、能够引起人们形象联想但含义模糊不清的日常用语”[1]正式在刑法理论上有了明确的法学内涵和刑法边界。

(一)社会危害大

犯罪的本质属性为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了犯罪的轻重程度。扒窃较之于普通盗窃而言,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他人财物的非法占有,不同之处在于扒窃在此基础上,又额外地增加了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的可能性。扒窃的对象一般为被害人贴身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在窃取过程中常常直接接触被害人的身体,“身体不是一具简单的肉身,而是我们履行各种社会约定、承担各式社会任务的工具,也是我们在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方式拒绝他人的工具。”[1]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他人对自身身体的接触是对人身权利的一种侵犯。在接触身体的情况下,扒手们作案时很可能被当事人所察觉,行为人为逃避刑法责难也往往容易引发其他的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此外,扒窃行为往往发生在人群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这将对不特定人的安全产生威胁,使得在场的其他人感知这一不法行为在自己身边发生,这一感知很容易转化为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进而严重降低公民的公共安全感,造成公民一进入地铁、公共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就产生“人人自危”、“疑神疑鬼”的不安心态。这一基本的出行安全都未能得以保障,中国公民如何谈“幸福”和“中国梦”呢?从立法本意上看,扒窃入刑不受数额和次数限制,是对扒窃行为的严惩,不仅可以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还能进一步保障其人身权利和提升社会公共安全感。

(二)团伙作案多

以往扒窃行为常常为单独实施犯罪,近年来,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扒窃犯罪呈现了职业化和团伙化的趋势。扒窃犯罪成本小、风险小的特点使其成为部分犯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们反扒意识的提高,为躲避探头等监控,扒窃犯罪趋于团伙作案,其常常以亲戚关系、同乡关系或特殊群体(如聋哑人、艾滋病人、孕妇)为基础形成团伙,三五成群互相为掩护进行扒窃,一旦得手后便向团伙转移赃物。扒窃团伙中有部分成员作案时甚至随身携带匕首、刀片等凶器,不顾后果地行凶伤人,诸如大学生反扒被小偷捅死的新闻屡屡见诸于报道中,①如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杨某在晚上与同学于校门口买宵夜时,被扒手偷钱后及时发现并进行抓小偷的过程中被其中一名犯罪分子捅死。参见http://news.qq.com/a/20100101/000344.htm,访问日期2013年4月20日。将扒窃去数额化和去次数化正是刑法预防功能的体现,一伸手即有被刑法规制的可能性将使犯罪分子不敢再轻易涉足扒窃。

(三)发案率高惩罚度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在公共场所内往往呈现高流动性、陌生性、开放性和密集性等特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狭小,人挤人现象越来越多,这给扒窃行为的实施创造了不可或缺的便利条件。与此同时,随着金融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电子账户越来越发达,人们随身携带的现金量越来越少,扒窃数额往往不能达到一般盗窃的数额要求。尤其是两高2013年颁布关于盗窃的司法解释第一条就将盗窃“数额较大”的起刑点从原来的500元—2000元上调至1000元—3000元。再加上行为人实施扒窃行为具有时间短、技术高、转移快等特征,大大增加了扒窃案侦破难度,使得司法人员往往难以抓住现行犯、挽回被害人损失。这就形成了扒窃惩罚力度小和扒窃高比例的发案率的强大反差。

二、两高司法解释关于扒窃的认定及其不足

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扒窃的内容仅在第3条规定,其内容为:“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虽然这一司法解释将扒窃这一往往能让人心领神会却难以精确解释的概念给了一个官方定义,然而笔者认为这一界定仍然有所欠缺。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扒窃的核心为“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随身携带”。然而,该司法解释并未如解释“携带凶器盗窃”那样详细说明“凶器的具体含义”般解释“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随身携带”的含义。②2013年4月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凶器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其第三条关于携带凶器盗窃的解释内容为:“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两个核心含义进行详细论证。

(一)对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理解

“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是对扒窃实施地点的限定,“公共场所,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和私人住所等而言的,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供社会成员自由往来并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公共场所再进一步划分可以分为四大类: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公共交通场所;游览场所;商品交易市场”。[2]也有学者将公共场所划分为两大类型:相对固定的公共场所和相对不固定的公共场所。前者如饭店的包间、娱乐场所的包厢,后者如公共交通工具上、车站、公园等。但是无论怎么划分,公共场所都将公共交通工具这一场所涵盖在内。

两高司法解释未出台之前,学者对扒窃的界定大多为“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①如,张明楷认为扒窃即为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参见《盗窃罪的新课题》,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8期。“扒窃式盗窃应当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张伟珂:《扒窃独立成罪仍需细化》,载《人民法院报》2011年4月2日。或许有观点会认为无须增加“公共交通工具”这一限定,其理由即为“公共场所”本身就包含了“公共交通工具”这一含义,进而得出两高司法解释将公共交通工具增加实属多余之笔的结论。然而,笔者认为两高在此将公共交通工具列入,意在强调交通工具上扒窃的多发性,是一个注意规定,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二)对随身携带的认定

对于随身携带的含义,笔者认为应当做限定性解释。随身财物是扒窃与普通盗窃的重要的区别之一,然而理论界对随身的含义仍未形成较为一致的说法,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为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即随身财物指他人贴身财物或者身边附近的财物。[3]其二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观点,即将随身财物仅仅限定为贴身财物,排除了任何不接触身体财物的情况。[1]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中由于“附近”文义上具有模糊性,容易导致无法明晰扒窃的具体界限范围;而第二种观点仅将贴身财物认定为扒窃对象,虽然将给实践认定减轻不少负担,但将随身仅限于贴身,这无疑将扒窃限缩到最小范围,与立法本意不符。因而笔者认为对随身财物应当采取居中的方法,也即随身的范围应当包含贴身范围以及可间接传感人身的可控制范围,但是应当排除脱离被害人控制的范围。

1.贴身范围

贴身指紧挨身体,即“物”与“人”不分离,是随身最基础、最基本的内涵。扒窃作为一种“扒”式盗窃,不仅侵害的是财产权,还存在着对他人人身权益侵害的可能性。贴身范围是“个人安全范围”不受侵犯的最低界限和最后防线,每个人的贴身范围都是一个禁忌的空间,[1]是人身权和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以贴身范围财物为对象的扒窃行为,有学者要求其应当是未经被害人允许而进入其贴身范围的行为,如果获得被害人允许(其进入其贴身范围)后再实施盗窃行为的,则不属于扒窃而应属于普通盗窃。[1]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无法在理论上成立,试以案例说明,甲至按摩院接受乙的全身按摩服务,在按摩过程中乙看到甲的钱包从外套露出,便趁甲在按摩闭眼时将其钱包偷走。在本案例中,虽然甲允许乙侵入其贴身范围为其按摩,但并未允许乙将其钱包偷走,笔者认为这仍然属于扒窃范畴。质言之,并不能因为允许他人侵入贴身范围而推论出允许他人伸手窃取贴身财物的内容。进而笔者认为扒窃并不排除在被害人允许行为人进入其贴身范围后实施盗窃行为的情况。

此外,对于部分学者认为扒窃的对象应当取其最狭义解释,也即只包含贴身财物,其理由在于只有做最狭义的限制才能明确划分扒窃的具体边界。笔者认为在盗窃罪的语境中,无论是普通盗窃或者是特殊盗窃,其侵犯的主要权利仍然是财产权利。绝对化的要求扒窃只能针对贴身禁忌范围的财物,是将盗窃侵犯的人身权益置于第一法益的前提性思维下得出的推论,这难免会置扒窃由财产型犯罪转入人身权利犯罪之地。

2.可控制的范围

正如前文所述,扒窃式盗窃要求为“物”与“人”不分离,但又不仅限于贴身财物。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财物虽然未与人的身体相连,但在整体上还处于被害人的整体私人空间内,行为人在对与身体分离的财物实施扒窃时仍可能将危害性间接传到人身。因而笔者认为,当财物处于被害人可控制的范围内的时候(也即上文提到的特殊情况),虽然被害人未事实占有财物,扒窃行为可能引起的人身权利的危害仍然可能在这一空间内传到被害人,被害人对被盗财物仍然具有即时知晓、即时制止和反抗的可能性,其危害相当于对贴身财物的扒窃。因而针对属于被害人可控制范围的财物进行的盗窃行为也应当认定为扒窃行为,也不以数额、不计次数定罪。

那么财物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可控制范围,什么情况下又超越了可控范围呢?笔者认为,当财物作为人随身物的延伸时,应当认定为可控制范围,而财物与人身已有相当距离,占有人并未紧密占有财物的情况下应当认定为脱离控制范围。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盗窃放在自行车前框和后座上的财物可以认定为扒窃,盗窃乘坐火车旅客座位附近的行李架上的行李属于扒窃,然而当所有人离开自行车或者盗窃放置在其他车厢的旅客行李,都不能认定为扒窃。当被害人在自行车附近时或者旅客与行李在同一节车厢时,行为人仍然是在近距离的空间内实施盗窃行为,被害人都有即时发现财物被盗的可能性,也就可能产生即时制止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扒窃仍然可能在这一空间内对被害人的人身产生威胁。

3.排除脱离控制的范围

当被害人对财物并不具备紧密占有条件时,其对盗窃行为通常不能及时察觉,进而被被害人及时制止,这就导致盗窃行为对人身权益不存在产生威胁的可能性,在这一情况下该行为更具有秘密性,应当按一般盗窃定罪处罚。如若在刑法已经将携带凶器盗窃、入罪盗窃以及扒窃单独入罪的情况下,还将盗窃脱离被害人控制范围的财物归入扒窃范围,那么留下的一般盗窃的行为就将少之又少。

(三)应当增加对扒窃对象体积的限定

在本次两高司法解释未出台之前,学界对扒窃的对象是否应当限定为体积微小的财物就存在分歧,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扒窃对象的体积进行明确性规定。对于有些学者认为扒窃的对象不限于体积微小的财物的观点,[3]笔者不能认同。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扒窃的对象不仅包含体积微小的财物,还应当涵盖体积较大的对象,如放置于身边的自行车、火车同一车厢货架上较大的行李箱。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违背了扒窃的本身内涵。扒窃作为带有明显的中国本土化色彩的词语,其本身有着特定的内涵,这就要求司法实践适用扒窃时不能超出普通民众对扒窃的期待性理解范围,不能脱离扒窃本身带有的生活化的语境的圈子。从词源本意上说,扒窃是指行为人将财物从隶属他人隐蔽的空间短时间内迅速地转移和快速地隐藏的行为,其本身就对财物进行了体积上的限制。只有体积较小的财物,才存在于扒窃的语境范围之内。

因此笔者认为扒窃对财物体积有大小的要求,被扒窃的物体体积应该相对较小。换言之,如果体积大的包裹被偷走,只能认定为普通盗窃;而体积大的包裹里面的钱包如果被偷走,可认定为扒窃。

三、进一步规范解释的建议

(一)扒窃应当以获取财物为既遂条件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扒窃单独列罪且不存在数额和次数的限制使得理论界对扒窃的犯罪形态,尤其是在扒窃是否存在未遂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本次司法解释仍然未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部分学者认为扒窃是行为犯,由此得出扒窃不存在未遂的情况,[4]部分学者认为扒窃仍然为结果犯,进而得出扒窃存在未遂的犯罪形态。[3]在探讨扒窃犯罪形态问题之前,笔者认为应当厘清行为犯与结果犯的界限。行为犯的概念最早由大陆学者提出,并将其与结果犯对立。行为犯是通过对行为要素的肯定和对结果要素的否定来界定的,而结果犯则是将行为与结果均作为其构成要件的肯定因素来界定的,[5]二者是划分犯罪类型的基本类别之一。笔者认为将扒窃认定为结果犯更能在理论上形成自洽。

首先,扒窃作为盗窃的行为方式之一,其属性应当与盗窃保持一致。盗窃罪是刑法理论中的典型结果犯之一,盗窃罪的既遂必须以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为要件,扒窃仅仅是盗窃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我们不能因为扒窃增加了对人身的侵犯而改变其属于盗窃的行为方式之一的本质,或者削弱其侵犯的仍然是财产权益这单一客体的法益特征。其次,侵害法益的程度是既遂标准的设定依据。行为侵害的法益越重,其既遂标准越低;行为侵害的法益越轻,其既遂标准越高。较之于侵犯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双重客体的抢劫罪而言,扒窃侵害的法益在程度上明显更轻。抢劫罪尚且在获得财物或者造成轻伤以上伤害二者中择其一为既遂标准,扒窃作为侵害低法益的罪名,仅以扒窃行为实施完毕为既遂标准,无疑不符合罪行相适应原则。最后,扒窃不符合行为犯的本质特征。行为犯的本质即在于犯罪行为实施达到一定程度时,犯罪的危害性就一并产生。质言之,行为犯从行为实施完成后,相关的合法权益就遭受了现实的侵害。以强奸罪为例,强奸罪作为典型的行为犯,在强奸行为实施的同时,妇女性权利就遭受了不法侵害。如果将扒窃认定为行为犯,这就意味着只要扒窃行为实施完毕,不论其是否获取了财物,被害人的财产权利都遭受了现实的侵犯,这显然是违背逻辑常理的。

因而笔者认为扒窃存在两种结果:扒窃—入罪—既遂、扒窃—入罪—未遂。在扒窃未遂的情况下,应当视情节的轻重来确定是否具有刑罚处罚必要性,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根据《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对其进行出罪。两高司法解释应当通过规定扒窃必须获取财物为既遂要件,从而明确扒窃属于结果犯的范畴。

(二)携带凶器扒窃并非扒窃的构成要件

修正案八也将携带凶器盗窃规定为特殊盗窃类型之一,并将之与扒窃并列规制,这也产生了部分学者认为携带凶器是扒窃的前置性构成要件,[6]笔者并不认可这一观点。携带凶器仅是在对普通盗窃行为的限定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盗窃类型,并非是扒窃的限定。在司法实践中,扒窃行为实施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携带刀片、小刀等作案工具,笔者认为这并不能决定是否构成扒窃犯罪,也即是否携带凶器并不是扒窃的构成要件,但鉴于扒窃携带凶器的多发性,刑法应当对这一行为进行评价,可将之作为扒窃行为的量刑情节进行考虑从重处罚,以进一步实现严惩扒窃犯罪的立法本意。

总体而言,2013年4月4日施行的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使得扒窃这一含义模糊不清的日常用语正式在刑法理论上有了明确的法学内涵和刑法边界。但面对日益高发、形态多样的扒窃行为,我们仍需对其具体认定进行进一步规范,需要立法部门与司法实践部门的共同努力,严厉打击扒窃行为,提高民众在公共场所的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

[1]车 浩.“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J].中国法学,2013(1).

[2]裴 沿.公共场所安全防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

[3]张明楷.盗窃罪的新课题[J].政治与法律,2011(8).

[4]章其彦,伍光辉.对刑法中扒窃行为的法理分析——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2(5).

[5]史卫忠.行为犯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55.

[6]李 翔.新型盗窃罪的司法适用路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凶器司法解释数额
1994年-2021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级次情况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进一步保障“告官见官”
消失的凶器
最高法废止司法解释103件 其中4件涉及婚姻问题
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
“牙签弩”——玩具or 凶器?
伤害孩子的“凶器”黑名单
我国风险犯罪认定中的刑事司法解释
污染环境罪司法解释适用研析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