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路径及选择

2013-04-10孙宇岸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网球大学运动

孙宇岸

论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路径及选择

孙宇岸

伴随着我国女子竞技网球不断取得的优异成绩,网球运动在中国已掀起了一场“风暴”,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横跨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在青少年和青年当中尤为突出。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特别是网球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是在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阻碍和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尝试探索出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路径。

大学;网球文化;推广路径

1 大学网球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1.1 大学网球文化的概念

说到文化一词,有着较为广泛的含义,按照辞海的解释,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根据文化的这一概念界定,网球文化可以理解为网球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网球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或者说是围绕网球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的财富总称、以及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的思维形态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同时也是网球运动的理论、技战术、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网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共享,其实质是网球运动的社会化。

1.2 大学网球文化的内涵

由于大学网球文化、网球文化都属于人类大文化的下位概念,均可以看成是一种价值取向, 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大学网球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规定着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应具有健康、文明的理念和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是大学网球文化的导向功能。而大学生们通过对网球运动的参与,对网球文化的了解,使大学生们在思想行为上潜移默化的与网球文化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保持一致,这就是网球文化的融合作用,它是一股强有力的无形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而网球文化既然是以网球运动为主要载体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那么其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内涵体现在,网球活动是参与者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物质形式,因为网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较高的游戏特性与竞技性,使得参与者的运动积极性普遍较高;同时网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项群,运动员双方有球网隔离,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使得运动伤害相对较小,参与者的参与条件相对宽松;而且,通过网球运动还可让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实现与终身体育的衔接。

大学网球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内涵体现在,文明、高雅、礼仪是网球文化的本质,运动员除了通过网球运动养成自己坚毅的性格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具备了一种优雅与自信,网球运动员球拍流畅的挥舞、球在空中划出的漂亮轨迹,都是一种力量、智慧之美。加上网球礼仪中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包括“公平公正、谦虚自信、互相尊重”,这些都使得网球运动具有了独立于一般竞技运动之外的独特魅力。

2 推广大学网球文化的意义

2.1 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首先,网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户内外有氧运动,能够增强血液循环系统,消耗多余热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并可提高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敏捷等各项身体素质,特别是对于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身体形态和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发育基本稳定,人体的呼吸、循环、神经三大系统的机能都趋于完善,完全符合学习网球运动的身体要求,同时网球运动也能满足大学生对于身体训练的基本诉求。此外,网球运动还具备了终身体育项目的特性,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培养竞争意识、提高意志品质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大学生毕业之后马上就要面临着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其中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竞争精神势必不可少的。网球属于一项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及对抗意识。并且网球运动没有规定比赛时间,胜负完全是依靠比分,所以运动员必须认真对待比赛中的每一分,即便对手拥有一个又一个“赛点”,运动员也不能提前放弃,都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这其中所体现出的顽强、拼搏、自信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都将伴随着大学生们不断前行。

2.3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

由于网球比赛是在一种非常公平的规则框架下进行,诚实守信须贯穿于整个网球活动的全过程,网球的规则、制度规定着他们的言行,它要求学生诚实并遵守规则,尤其是在没有裁判员执法的信任制网球比赛中,运动员一定要做到诚实、自律。此外网球比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较量,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对自己有取得胜利的信心,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在争取比赛胜利的同时还要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对技术不如自己的对手要表现出一种尊重和大气。而对于观看比赛的同学而言,也要遵守网球运动的礼仪,文明观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双方运动员及裁判员。久而久之,大学生在网球运动高雅、礼貌、文明的文化氛围中将实现自我修养的逐步提高。

3 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受制因素

3.1 中国传统的文化及思想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将决定一个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将影响对体育内容的选择。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由其特定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丰富绚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影响最深的无疑是儒家思想 (以礼、文、仁、德其中以“仁”为核心思想和终极追求)。中国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主静型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中庸为德也 ,其玉矣乎”,恶斗死,宁忍辱”,要求人们舍功利取仁义,安于现状,不为人先。可以说,“不争”、“中庸”早已注入了中华民族的气质类型。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也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受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中国体育恪守着“中正平和,敦厚温雅”的理念,并具有和谐统一、中庸守常、内向含蓄的文化特质,

但是由于网球运动及其文化起源于西方,深受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则倡导自由、竞争,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潜能和智慧。主张外在超越 ,在对个人发展过程中强调竞争和奋斗精神。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有较大出入的,所以导致网球文化传入我国后缺乏西方人文精神的“滋养”,其内涵、价值并没有为国人所完全接受 ,也未能被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所包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便成为了我国网球文化发展的瓶颈,同时造成我国大学网球文化建设路径的不准确,也直接阻碍了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发展与推广。

3.2 我国网球文化发展的落后

网球运动从12世纪的教会运动发展至今,经历了贵族化、平民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等多个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巨大产业链,网球已经成为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运动,超越了赛车、高尔夫、篮球等其它热门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处处渗透着人文精神和理念,并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而网球运动从1885 年传入我国以来,一直延续着一种西方网球文化的“截肢式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只学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形”,而未学到西方体育文化的“神”。因此,中国体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则是缺乏人文精神。即便中国网球完成了对欧洲体育娱乐文化模拟的沿袭, 但中国网球运动成绩现在无论如何辉煌,也无法掩盖自身网球文化的缺失。不可否认,中国网球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竞技内容的完全西化,使得这种成就变成传播西方文化与体育精神的一种廉价的载体,因为纯正的、深层的中国文化并没有真正且实质性的得到发展与推广,中国网球文化始终在一种“貌似神离”的状态下发展。

4 我国大学网球文化推广的困境

4.1 片面追求学生的身体训练,忽略了网球运动所必须包含的“人文精神”

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网球运动在大学的开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对学生的身体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缺乏足够的人文精神的指导。在传统教育观念眼里,包括网球项目在内,体育只有技术、战术,没有“人”。我们认为篮球是为了投球入篮筐, 而美国人却说篮球是为了培养具有拼搏精神和协作精神的人;我们定义足球为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比赛,而欧洲人却认为足球只是一种“途径”,根本的目的却是培养会踢球、会做人的人。欧美的体育运动的发展充斥着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即使奥运会这个最大规模的游戏(OlympicGame)也声称要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以文化、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

4.2 学校对网球文化认识的偏差

从大学对于体育项目的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部分大学的管理与网球运动、网球文化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落后,甚至部分大学还把网球运动作为一种奢侈运动,忽略了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将网球运动列入体育教学内容与推广项目之外,不愿投资建网球场地,或者将建网球场作为盈利手段, 从而严重打击了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积极性。

4.3 网球硬件设施不足,严重阻碍了网球文化的推广

网球运动场地设施是开展网球运动的重要保障条件。网球场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网球运动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众所周知,网球场地的建设费用普遍较高,特别是硬地球场,而大多数大学经费投入有限,且投资方式单一、建设速度较慢,导致场地较少、网球场地分布不均,开放程度也较低,是制约网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个普通的大学网球选修班大概30人左右,而网球训练的最优配置是4至6人一片场地,也就是说至少需要5、6片标准网球场才能基本满足正常的行课要求,而据我了解,四川省满足这一条件的高等院校不足1/3。球场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制约了网球运动的发展,也成为大学网球文化推广的“瓶颈”。

4.4 校园网球文化活动开展不足,影响大学网球文化推广进程网球文化的推广活动,如校园网球赛、网球图片展等等文化活动是大学网球文化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之一,在网球课堂教学之外为大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球文化活动,不但能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网球文化,还可以促进网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网球文化的推广。可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高校对于网球文化活动的开展相对与其它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文化活动而言,在整体上呈现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网球文化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影响大学网球文化推广进程。

5 我国大学网球文化推广的路径

5.1 更新大学网球文化发展的理念

西方体育文化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之后,处处都渗透着人文精神,人文理念。而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包括大学环境,我们在其文化发展和推广中只学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形,而没有学到神。当前包括网球文化在内的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缺乏人文精神的问题,表现在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忽视了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些都需要进行新的调整,改变过去大学网球课程只有训练、竞赛,而没有文化传承的做法,实现网球运动从“健身工具”到“文化载体”的功能转变,实现大学网球文化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融合。

5.2 积极推动网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如同每个民族都有独特韵律一样,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网球文化毕竟是舶来物,而我国自己的网球文化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如果想将网球文化不加修改直接纳入到大学文化之中,很可能造成水火不容的消极结果。而这种结果只能是阻碍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发展。所以中国大学网球文化要得到发展和推广,首先应将大学文化的精髓与网球文化的精髓相融汇,形成一种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网球文化,打造一种顽强不屈、自强不息、善于学习、用于探索、文明礼仪的大学网球文化体系。也只有扎根于大学文化土壤里的网球文化,才能更好的在大学进行发展和推广,才能更好的满足和适应我国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5.3 举办各种网球比赛和网球文化活动,搭建网球文化平台

当今,全国性的大学生网球比赛每年以不同方式定期举办,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参赛当前大部分院校尚未成立网球协会,也很少组织活动,虽然喜欢和参与的学生很多,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规模和效果都不大理想,因此首先应以网球教师为发起人,促进学校网球协会的成立,同时以网球协会的名义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如网球节、网球节摄影展、网球征文等活动,以网球为突破点,以体育文化活动为平台,鼓励学生以球健身,以球会友,搭建网球文化平台。并且进行网球文化专题讲座活动,邀请一些当地网球界的知名人士开设讲座,以一种更系统、更全面的角度给大学生提供了解网球文化的途径,通过讲座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真正发挥网球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既促进了网球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加深了大学生们对于网球文化的认识,促进了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

5.4 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加强网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大学校园是体育文化的聚集地,有着相对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具有推广网球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大学各类信息的获取途径较多,学术交流氛围相对开放,学生们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信息渠道获得关于网球各类信息,例如电视、互联网、杂志期刊及图书馆等等,这样便有利于网球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交流。

[1]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 华,肖 平.网球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 (4)

[4] 王 梨.高校网球文化建设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7(7).

[5] 王保金,张 军,邱宏军.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8(5).

[6] 倪洽亚,郭红艳.论高校网球文化的培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7] 孙 健. 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滞后的人文社会学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 2009,6(2).

[8] 吕立功. 高校网球文化对普及网球运动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2009(9).

[9] 黄文新,张华新.重视高校网球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J].内江科技2010 (3).

[10] 王海明,邹克宁,李 婷.文化学视阈下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9(9).

On Promotion Path and Path Selection of Tennis Cuture In University in China

SUN Yu-an

During recent years Women’s tennis of China has won various kinds of prizes and competitions, Which leads to one fact that people in China, Especially with the age ranging from 13 to 20,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is game. All this seems to everyone that tennis is now stirring up its own storm here. Tennis is a sport of elegance, Honesty and teamwork, in addition, It is a sport with it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Which not only is helpful at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self-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has a good affect on the matter of equipping the students with a lifelong sport consciousness. However, The rich merits of tennis have not won itself a stretch of plain in the matter of spreading its cultural in colleges. By giving thorough pictures of the issue, This paper then enables us to recognize them properly and helps to explore more solu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ultural of tennis in colleges.

Tennis Cuture in University;Tennis Culture;Promotion Path

G807.4

A

1007―6891(2013)01―0123―04

2012-06-28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41, China.

猜你喜欢

网球大学运动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大学求学的遗憾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不正经运动范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