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特点研究

2013-04-08陆双怡胡喜荣王玉梅黎明盛建华

上海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轻中度重度

陆双怡 胡喜荣 王玉梅 黎明 盛建华

(1.上海市黄浦区顺昌医院 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0030)

痴呆是一种以智力、人格和行为功能不断恶化且不可逆转的疾病,在患者的病程中几乎都表现出行为和精神症状。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不但造成患者的痛苦和功能丧失,也加重了照料者的负担。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通常是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而精神症状常被忽略,有关痴呆精神障碍的研究较少。1995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IPA)将痴呆的精神症状统一定义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1],并专题讨论痴呆精神障碍的病因、分类命名标准和临床症状等问题。由此,BPSD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r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BPSD特点进行研究,以了解不同类型痴呆BPSD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各41例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AD 或 VD诊断标准[2]。

1.2 调查表

对所有入组者,工作人员根据家属的反映,填写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痴呆诊断分型、简明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定、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定,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定。BEHAVEAD用于评定痴呆患者的BPSD,共25项条目,分 7 个分量(偏执和妄想、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焦虑和恐惧),根据照料者提供患者近 1月的BPSD情况进行评定。MMSE 评定总体认知功能。GDS判定痴呆的严重程度,GDS 3级为轻度痴呆,GDS 4~5级为中度痴呆,GDS 6~7级为重度痴呆。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独立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VD与AD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共入组82例痴呆患者,VD与AD患者各4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两组比较,除了AD组婚姻状况较差外,其他变量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2.2 痴呆病人BPSD的发生情况

VD与AD患者的BPSD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所有痴呆患者均存在BPSD,发生率为100%。将BEHAVEAD量表7个分量表作为7个症状群,其中较常见的症状群是日夜节律紊乱79.3%(65/82)、偏执和妄想43.9%(36/82)、行为紊乱42.7%(35/82)。攻击行为AD组发生率高。

表1 VD与AD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例(%)或(±s)]a)

表1 VD与AD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例(%)或(±s)]a)

注:a)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b)经检验P<0.05

总样本(n=82)VD(n=41)AD(n=41)性别 男 30(36.6) 12(29.3) 18(43.9)女52(63.4) 29(70.7) 23(56.1)年龄(岁 ) 82.37±7.88 81.20±8.84 83.54±6.68性格 内向 33(40.2) 17(41.5) 16(39.0)外向 49(59.8) 24(58.5) 25(61.0)婚姻 已婚 31(37.8) 20(48.8) 11(26.8)b)丧/离/未婚 51(62.2) 21(51.2) 30(73.2)文化程度 文盲 10(12.2) 4(9.8) 6(14.6)小学 29(35.4) 16(39.0) 13(31.7)中学 35(42.7) 18(43.9) 17(41.5)中学以上 8(9.8) 3(7.3) 5(12.2)职业 无业 7(8.5) 5(12.2) 2(4.9)工人 52(63.4) 26(63.4) 26(63.4)干部 10(12.2) 2(4.9) 8(19.5)知识分子 13(15.9) 8(19.5) 5(12.2)居住情况 住院患者 60(73.2) 31(75.6) 29(70.7)门诊患者 22(26.8) 10(24.4) 12(29.3)MMSE 评分 5.57±8.49 4.12±6.69 7.02±9.84痴呆严重度 轻 10(12.2) 2(4.9) 8(19.5)中 15(18.3) 7(17.1) 8(19.5)重 57(69.5) 32(78.0) 25(61.0)

由于轻度痴呆患者较少,故将轻中度患者合并。轻中度VD和轻中度AD患者BPSD各症状群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根据量表评分)相比较未见显著差异。重度VD和重度AD患者BPSD各症状群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相比较,重度VD组的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VD组46.9%(15/32),AD组16%(4/25),经卡方检验,x2=6.021,P=0.014〕、程度重[VD 组评分(0.97±1.20),AD 组(0.28±0.68), 经t检验,t=2.728,P=0.009],其他症状群无显著差异。轻中度痴呆的焦虑和恐惧症状群发生率较重度痴呆患者高〔轻中度痴呆组44%(11/25),重度痴呆组 21.1%(12/57),经卡方检验,x2=4.534,P=0.033〕,其他症状群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2.3 痴呆患者BPSD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结果

以BEHAVE-AD量表总评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性格、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MMSE评分、痴呆诊断分型、痴呆的严重度为自变量,对所有患者做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以BEHAVE-AD量表总评分为因变量,上述所有自变量除外痴呆诊断分型,对VD、AD患者分别做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对于所有痴呆病人,BEHAVE-AD量表总评分=(2.852+3.915),除居住情况,其他变量均未进入方程;方程检验,F=5.883,P=0.018,方程成立。②对于VD病人,BEHAVE-AD量表总评分=(0.226+5.378),除居住情况,其他变量均未进入方程;方程检验,F=5.888,P=0.020,方程成立。③对于AD病人,所有变量均未进入方程。说明对于痴呆患者、VD患者,居住情况影响BPSD,居家的门诊患者BPSD严重。

表2 VD和AD组BPSD发生率与BEHAVE-AD评分比较[n(%), (±s)]a)

表2 VD和AD组BPSD发生率与BEHAVE-AD评分比较[n(%), (±s)]a)

注:a)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b)经检验P<0.05

项目 BPSD发生率 BEHAVE-AD评分VD(n=41) AD(n=41) 合计(n=82) VD(n=41) AD(n=41)偏执和妄想 15(36.6) 21(51.2) 43.9 1.37±2.59 1.68±2.41幻觉 12(29.3) 16(39.0) 34.1 0.88±1.49 0.88±1.38行为紊乱 15(36.6) 20(48.8) 42.7 0.78±1.19 1.41±1.95攻击行为 11(26.8) 20(48.8)b) 37.8 0.80±1.55 1.54±2.28日夜节律紊乱 34(82.9) 31(76.5) 79.3 1.56±1.03 1.51±1.12情感障碍 19(46.3) 14(34.1) 40.2 0.88±1.12 0.56±0.90焦虑和恐惧 10(24.4) 13(31.7) 28 0.66±1.71 1.12±2.33 BPSD发生率及BEHAVE-AD总分 41(100) 41(100) 82(100) 6.93±6.47 8.71±6.83

3 讨论

本研究所有痴呆患者均存在BPSD,BPSD发生率100%,高于有关文献资料,可能与本次研究收集的对象有关。在本次研究中,入选者为痴呆门诊或在三级医院就诊明确为老年期痴呆的患者,由于伴随BPSD,家属照料困难长期在我院门诊配药;而住院病人也多伴BPSD,BPSD是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

将BEHAVE-AD量表7个分量表作为7个症状群,最多见的症状群是日夜节律紊乱79.3%(65/82)、偏执和妄想43.9%(36/82)、行为紊乱42.7%(35/82)。攻击行为在AD组发生率高,与文献报道相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AD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额-枕叶萎缩有关。

本研究中重度VD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程度重,高于重度AD患者,与文献报道一致。VD患者的情感障碍更常见且严重,可能的原因为:①脑部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及其通路,而NE和5-HT与情绪有关;②脑血管性疾病对脑部有直接损害,加快了情绪障碍的发生或使严重程度加重;③VD患者躯体功能的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会家庭地位的改变、自尊心的丧失等引起了情绪症状。

轻中度痴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症状发生率较重度患者高,提示对轻中度痴呆患者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有重要意义。

对于痴呆患者、VD患者,居住情况影响BPSD,居家的门诊患者较住院患者BPSD严重。可能与门诊患者与家属在日常生活护理中接触密切,收集资料比较详细,而住院病人多由护工护理,家属陪护时间短对症状了解不全面有关。

综上所述,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高,AD 与 VD患者、不同严重度痴呆患者的BDSP呈现不同的特点,应予以关注。本研究样本量偏小,都是门诊或住院的患者,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需扩大样本量,调查对象应包括那些居家且不经常到医院就诊的痴呆病人,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issue in evaluating behavioral disorders of dementia[J]. Int Psychogeriatr, 1996, 8(Suppl 3):215-218.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706-708.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轻中度重度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