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3-04-08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孙 蕊

(1.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0093;2.国家图书馆 参考咨询部,北京 100081)

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信息产业的革命,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正在以第五媒体的身份快速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日益依赖的重要媒介之一。据201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5.38亿,手机网民达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3 G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通信服务资费的调整,人们通过手机获得信息内容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便捷,手机上网使用频率持续增加。目前,手机使用的迅猛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为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深刻变革,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硬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新生代对于手机使用的认同,手机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强。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梳理手机图书馆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将手机嵌入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手机图书馆发展与研究现状

关于手机图书馆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起步略早于国内,而就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而言,国内外的差距并不很大[2]。国内手机图书馆的研究,最早孕育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2002年朱海峰发表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无线图书馆》[3]—文,在分析无线互联网技术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发展前景基础上,提出移动电话是移动化联网技术与数字图书馆服务结合的方式之一,从而最早提出将手机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此后,国内学者开始了对手机图书馆的关注。

为了了解国内学者对手机图书馆研究的现状,分析该领域的文献分布和研究热点,本文以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数据库为数据源,以题名包含“手机图书馆”或“移动图书馆”构建简单检索式进行了检索,(检索日期为2012年12月15日)经过筛选,共得到相关文献411篇(其中124篇来源于核心期刊)。其中,2004年—2008年文献数量缓慢增长,共计44篇;2009年相关文献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共41篇;2009-2012年进入集中发展阶段,2012年文献数量激增至188篇,呈现出激增态势。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手机图书馆应用现状的描述与总结

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率先开通了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拉开了手机图书馆的应用帷幕。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开始关注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于2008年推出“掌上国图”服务,该平台将传统短信服务和手机WAP服务相结合,将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推进到了新的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手机图书馆的实践在国内仍未形成主流,据宋恩梅、袁琳的不完全调查统计,截止2011年4月3日,国内图书馆开通手机短信服务的有34家,开通WAP服务的仅有16家。且通过对其网站的访问,发现近一半的 WAP网站存在着主页无法打开、书目查询功能失败等问题[4]。

(二)手机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手机图书馆的功能大多要通过与第三方的合作来实现,最初主要是通过将手机短信嵌入图书馆基础服务,较为简单。随着手机功能的提高,WAP服务开始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通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终端获取移动信息服务,图书馆又逐渐开始尝试开发手机OPAC系统和手机客户端,以适应移动设备的需要。王青璐[5]根据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将手机图书馆服务总结为基于短信的手机图书馆服务、基于WAP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智能手机APP的开发、QR二维码的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数据库的移动阅读和获取等六种实现模式。目前我国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是基于短信和基于WAP的信息服务。刘炜[6]认为短信和WAP服务有其与生俱来的弱点,智能手机平台多种多样,且存在知识产权障碍。谢强[7]等指出现有的服务模式在技术、服务内容上的局限性,并从发展的角度,根据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以及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设计了手机图书馆服务模式。

(三)移动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对手机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技术层面的研究一直倍受青睐。早期研究主要是移动通信技术在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延伸,如短信服务和WAP服务。杨晋升[8]在分析手机短信息增值业务系统的结构时指出,手机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息,采用手机点播或网站定制的方式享受图书馆的增值服务。林颖、孙魁明[9]提出利用WAP技术开展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是具有普及性和经济效益的方式,并以北师大“基于WAP的移动终端书目检索系统”为例介绍了借助手机平台开展读者信息查询、单册书查询和书目检索等服务内容。

随着3 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图书馆界对3 G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也随之展开。龙朝阳、王灵[10]根据3 G网络采用分路或分组传送的方式接入基站服务的特点,构建了一种通过3 G网传输、远程服务器接入来完成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马春玲[11]分析了3 G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探索了3 G时代手机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及服务的发展方向。马大为[12]根据3 G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面向手机终端访问的手机图书馆服务器系统,构建一个结构合理、适合手机使用者的手机图书馆的新型信息模式。

云计算的迅速崛起使手机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发展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施海燕[13]提出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整合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创建自主、多元的虚拟图书社区,实现云计算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马晓亭[14]研究了基于移动计算环境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自由、个性、多元的移动数字图书馆产生积极影响。刘炜[15]也指出手机图书馆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组织、关联、导航甚至可视化服务。云计算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很多方面仍不够成熟,目前的研究也只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图书馆服务实践。

二、目前手机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成熟,而有关手机图书馆的实践与科学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手机图书馆的发展仍未完全适应图书馆提升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手机图书馆的讨论呼声虽然很高,但是在实践层面能够实现的,不外乎短信服务和WAP服务,这仅是将成熟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服务中来,实际上只是其他领域向图书馆服务的延伸。这就造成手机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可能太深入,主要停留在读者证卡事务、书目查询、开馆时间、图书馆服务公告、外借到期提醒、图书续借、书目荐书等浅层次服务。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上述浅层次的服务在手机图书馆的发展中并不能体现其优势,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要求是希望通过手机界面便捷的获取本地或远程的各种可靠信息[16],图书馆更应该借助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及手机终端,更多考虑内容提供方式,才能实现自身角色在读者面前的转变。显然,仅凭简单的短信、WAP服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诉求。

(二)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忽视了读者的作用

在现有的手机图书馆研究中,除了图书馆主导的创新发展思维模式,就是技术人员对于实现手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技术环节与模式研究,真正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考虑几乎是个空白。这就造成读者对现有的手机图书馆功能或者不了解、或者不关注,读者(即用户)对于图书馆的终极诉求通过手机图书馆无法满足,导致现有的探索可能只是技术开发者或者图书馆的一厢情愿。

手机阅读的出现使得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阅读变得更加容易,我国的阅读服务平台以公共图书馆网站和“时代e博”等为代表,手机阅读平台信息资源与图书馆静态资源为主,同时图书馆缺乏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引导,读者的参与互动相对不足,导致手机图书馆发展后劲不足。

(三)手机图书馆研究角度尚显单一

综观现有手机图书馆的研究,多是以技术角度为出发点,对现有图书馆开展手机服务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介绍,而对于从图书馆转变服务方式角度的考虑则不够充分。真正由图书馆提出需求,以便将更多服务内容呈现于手机终端还缺乏主动探索,导致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缺乏规划,在信息环境瞬息万变的背景下,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只能跟着信息技术的变化不断转移重点,略显被动。

事实上,真正的手机图书馆其核心精神绝不应该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先进化,而是在于能够通过手机界面构建起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自由、畅通交流的渠道,这就需要关于文献资源建设方式、知识组织模式、服务标准确定、相关知识产权的协调等全方位的研究,才能使手机服务与图书馆资源、读者三位一体做到有机结合。

三、手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以服务为导向的技术支撑体系开发

服务是图书馆的灵魂,也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诚如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言:图书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手机图书馆的问世只不过是图书馆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为了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而采取的技术手段。

因此,手机图书馆不能仅仅作为现有移动通讯技术服务领域向图书馆的延伸,满足于短信服务、WAP服务的简单应用,而应该针对图书馆服务本身,专门考虑手机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转换角度,从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出发,在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下,探索其新的呈现方式。换言之,就是以图书馆为主体的手机图书馆发展,应该从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角度进行战略规划,研制开发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和图书馆服务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体系。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开发,不但能够借助移动通信技术的优点,从根本上推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帮助图书馆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并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而且能够使手机图书馆沿着图书馆自身业务需求向纵深发展。

(二)以馆藏文献为基础的阅读资源重组

适用于手机图书馆平台的文献信息资源是手机图书馆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移动阅读的前提。随着移动阅读产业的蓬勃发展,内容提供商的队伍不断壮大,许多书商、门户网站、IT公司等,都参与到内容提供服务中来。如当当网,把数字阅读业务作为其战略业务单元,正式推出电子书服务,目前已成立出版物数字业务部,并将开放30%内容免费下载,计划为个人电脑、手机或电子阅读器提供电子书籍。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盛大文学云中书城也进入尝试。但是,由于内容提供商大部分的资源是收费的,阅读内容也集中在新闻报道、生活信息与文学小说上,内容比较单一,功能不够完善,读者付费阅读意愿不高。

读者对于内容提供商多提供的阅读资源不满意的同时,给图书馆拓展服务带来了新契机。宏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又是读者渴求的知识宝库,公益性服务降低了读者阅读的门槛。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这一优势,建立以手持设备为载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将传统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积累的经验延伸、渗透到读者的移动设备中去,为读者提供移动阅读信息资源以及专业的服务,促使全民阅读更上一个台阶,这是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意义。

(三)以用户为中心推广阅读新模式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处于不同区域的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存在巨大的差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手机图书馆在弥补信息获取鸿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生活节奏日益加速,人们的大块阅读时间被压缩或切割,能够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服务手段将成为这些人关注的核心问题。手机阅读作为用户以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新型方式,是填补人们狭缝时间的有效手段。同时,借助Web 2.0技术,引导读者在进行手机阅读的同时与图书馆、作者及其他读者之间广泛互动,构建阅读与网络社区、微博、Wiki等互动平台,引导读者延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成为未来手机图书馆发展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手机获取有用信息。据“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统计显示,手机阅读的群体中有52.0%来自于农村居民[17]。提供面向农村的手机图书馆知识服务将成为区域间信息鸿沟的有效途径。

(四)协同创建知识共享型手机阅读平台

阅读的共享与交流是促进大众阅读、激发大众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阅读服务模式下,读者的阅读资源仅限于图书馆的馆藏,被动接收阅读服务,并且交流成本较高,读者们各自阅读图书而缺乏分享,降低了阅读的热情,导致图书馆资源使用率较低。数字图书资源的出现,使信息共享越来越便利,具有相同阅读兴趣的读者或机构用户通过协同与互动,人人参与知识的创建,集共享与交流为一体,能快速建立主题范围的知识群,推动了知识的快速传播,为阅读服务提供了发展的引擎。

在这种知识共享的应用场景下,营造良好的手机信息共享社区、提炼与推广优质资源、优先构建以主题或兴趣为导向的知识学习社交网络理论体系是未来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技术层面,针对数量庞大和分类齐全的图书资源进行准确实时挖掘分析,应用协同过滤分析等算法,快速发现读者之间在某个主题或兴趣的共同性,从而形成良好知识社区分享环境。

另外,建立一套完整的手机图书馆平台信息资源评价体系,通过社区化协同评价与投票,对共享的资源进行量化分析,动态挖掘出优质的图书资源,也是手机图书馆争取读者参与、激发读者主动性所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四、结 论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扩大态势,也为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最新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18]结果显示,2011年数字化阅读率呈快速增长势头,有27.6%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10年的23.0%增加了4.6个百分点。可见,数字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类人群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未来的图书馆人应该把握机会,借助手机图书馆虚拟化、及时性、交互性、便携化、人性化等众多优势,组织好适用于手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主动引领全民数字化阅读潮流,努力推动手机图书馆成为普通民众访问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日常行为。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2-12-15].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2nrd/201207/t20120723 _32482.htm,2012-12-15.

[2]孙蕊.近年来国外手机图书馆的发展[J].新世纪图书馆,2012(7):65-78.

[3]朱海峰.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无线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6):14-15

[4]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5):34-48.

[5]王青璐.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馆建设,2012(8):44-46

[6]刘炜.移动图书馆拟成为信息中介[J].中国网络教育,2011(4):17-18.

[7]谢强,牛现云.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8):39-43.

[8]杨晋升.图书馆如何利用手机短信息增值业务开展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4(1):53-55.

[9]林颖,孙魁明.基于WAP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及WAPOPAC应用实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9):80-83.

[10]龙朝阳,王灵.基于3G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8(6):8-11.

[11]马春玲.3G时代移动图书馆需求调查研究[J].图书馆工作于研究,2012(5):37-39.

[12]马大为.3G时代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11(4):76-79.

[13]施海燕.云计算和移动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09(9):10-12.

[14]马晓亭.移动计算环境下的移动数字图书馆[J].数字通信世界,2010(7):58-60.

[15]刘炜.图书馆需要一朵怎样的“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2-4.

[16]马学良,富平.数字时代图书馆服务危机管理——基于SWOT分析及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09(23):22-25.

[17]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十大结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4-22(5).

[18]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十大结论[EB/OL].(2012-04-23)[2012-08-20].http://www.wenming.cn/wmzg _qmydhd/zhutihuodong/201204/t20120423 _624946.s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