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2013-04-0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半透膜生理盐水负压

秦 香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我院对23例皮肤撕脱伤、感染性创面、碾压伤、开放性骨折等原因所致的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VSD治疗,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创面均愈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2月患者共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7~55岁,平均42岁。全部是创伤或外科手术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范围:4 cm×5 cm 3例,8 cm×10 cm~15 cm×45 cm 20例。单一创面19例,2个创面4例。其中上肢9例,下肢14例,伴骨折16例。

1.2 治疗方法 麻醉后进行创面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根据组织特点修复受损组织,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将VSD敷料按创面大小裁剪,贴附于创面并缝合,使得VSD材料完全覆盖创面。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创面和VSD敷料,半透膜覆盖范围包括创缘健康皮肤至少2 cm以上,保持整个创面的密封性。用三通接头将所有引流管最终合并为1个出口,连接负压。注意观察负压是否有效,创面有无漏气等。

2 结果

18例持续VSD负压吸引5~7 d后,取出VSD敷料,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血液循环良好,行植皮或二期缝合后愈合;5例经更换VSD治疗2~3次,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愈合。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车祸或意外伤害,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常出现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与患者多沟通,正确引导患者,介绍负压封闭引流的优点、术后注意事项等,并介绍成功病例,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认可程度[1]。

3.1.2 术前准备 因患者创面较大,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妥善处理创面,用无菌纱布包扎,并妥善摆放患侧肢体,减少搬动,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创面周围多余的毛发需剔除,以使手术后生物半透膜能够粘贴紧密,并可防止感染。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遵医嘱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保持室内温度在25℃,湿度在50%~60%,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患者衣物及床单元整洁,协助做好基础护理。使用气垫床,协助患者定时按摩骶尾部等长期受压部位,指导其利用健侧肢体屈膝抬臀,防止压疮的发生。指导患者定时行有效深呼吸及咳嗽,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3.2.2 体位护理 患者绝对卧床,患肢软枕抬高20°~30°,以利于患肢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注意观察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动脉搏动、肢体感觉运动情况。冬天可用拱形护架保护患肢创面及引流管,既避免直接压迫,又利于患者保暖[2]。

3.2.3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3]。患者回室后应正确连接负压引流装置,负压引流的有效标志为接通负压源后液体被迅速引出,泡沫敷料随之瘪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并可见引流管管形。若瘪陷的敷料恢复原状,薄膜下出现积液,提示负压失效。可能的原因有负压源异常、中心负压表头损坏、引流通道接头处漏气、引流管堵塞或折叠、半透膜密封不严等,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本组有2例因半透膜密封不严而漏气,导致负压消失,经重新贴膜后,负压吸引恢复正常。

3.2.4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加强对患者引流管保护措施的指导,勿牵拉、压迫引流管并始终保持引流管处于低位。如引流坏死组织过多,发生管道堵塞时,可更换三通,或关闭负压,使用20 ml无菌注射器缓慢地从引流管中逆行注入生理盐水10~20 ml,待堵塞的坏死组织软化后,再连接负压,经多次操作可使堵塞的引流管再次通畅。在护理过程中为防止堵管发生,可用此法定时予生理盐水冲管,可有效避免堵管的发生。

3.2.5 每日更换引流瓶 先用两把止血钳夹住引流管,阻断负压,更换引流瓶,连接好各管路后,松开止血钳,重新调整负压,以防引流液逆流。最后检查密闭性,以保证负压稳定。整个操作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引流管及引流瓶的放置位置均应低于创面。

3.2.6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做好记录。通常引流管内的引流液多为暗红色,如有大量鲜红色血液引出应立即报告医师;24 h引流液通常为20~200 ml,也有患者后期无引流液引出,这与创面大小、局部创伤情况及皮肤缺损处感染程度有关[4]。

3.2.7 观察VSD敷料情况 如果前48 h内VSD敷料干结变硬,可以缓慢地从引流管中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浸泡VSD材料使其变软,然后再次连接负压;若是48 h以后变硬,如果引流管中已无引流物引出,可以不用处理,不会影响VSD的最终治疗效果。但是如果VSD吸引应用在创面植皮后,即使VSD敷料干结变硬也不作引流管逆行生理盐水浸泡处理,以免移植皮片游离肉芽创面。观察创面有无异味,如有异味可能有感染存在,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局部肿胀情况及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加剧,应立即通知医师打开封闭创面进行检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更换新的引流装置。

3.2.8 饮食指导 由于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反应及负压引流出的渗出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极易出现负氮平衡[5]。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增加抵抗力。对于明显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补充营养物质,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指导患者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以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3.2.9 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应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及影响因素,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指导患者使用分散注意力及放松疗法,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必要时可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经上述处理,多数患者可耐受疼痛,个别感觉疼痛剧烈的患者,应考虑感染加重或负压吸引值太大,可适当降低负压值,待患者能耐受后再逐渐增加,直至维持正常恒定值为止。

3.2.10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早进行适当的肢体关节功能锻炼,行VSD引流期间以局部肌肉等长收缩及远端关节的主动活动为主要的锻炼方法,并辅以按摩和理疗。锻炼应循序渐进,锻炼的方法以患者感到舒适、不引起疼痛为标准[6]。尽早开始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4 小结

与传统的各种引流方式相比较,VSD技术具备明显的优越性,VSD是一种高效、全方位、零积聚的引流系统,它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患者痛苦,并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而护理人员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有效负压,维持有效体位,加强营养支持,做好疼痛管理以及指导有效功能锻炼,是负压封闭引流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1] 孙海云,秦瑞云,孟庆芳,等.负压封闭式引流在外科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4):901-902.

[2] 庄美华,尹 华,周丰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2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37-38.

[3] 郭佳莹,黄 萍,曹文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0):106-108.

[4] 申 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治性创面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5:40-41.

[5] 代庆春,张 敏,姚元章,等.真空封闭引流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07,9(4):371-373.

[6] 陈巧玲,黄 萍.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113-115.

猜你喜欢

半透膜生理盐水负压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自制生理盐水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0.9g/dl生理盐水稀释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方法研究
“渗透作用”实验中半透膜的选择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渗透作用实验装置改进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