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眼底出血32例

2013-04-07刘福彬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睛明行针攒竹

刘福彬

(潍坊市中医院,潍坊 261041)

眼底出血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本病影响患者视力,对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笔者采用针刺治疗眼底出血3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最小 22岁,最大 75岁,平均 62岁;病程最短2 d,最长20 d;单眼发病20例,双眼发病12例。

2 治疗方法

取睛明、风池、太阳、承泣、攒竹、肝俞、脾俞、肾俞、合谷、三阴交穴,双眼发病可取双侧。睛明、太阳、承泣、攒竹、合谷用泻法,针刺睛明穴时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2~0.5寸,缓慢捻转行针;风池向同侧眼球刺0.5~0.9寸,提插捻转行针至眼部胀痛感;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用补法。得气后取适当穴位连电针,采用疏密波,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眼底出血完全吸收,视力恢复在0.8以上或视力提高5行以上。

显效:眼底出血基本吸收,视力恢复在 0.6~0.8或视力提高3~5行。

有效:眼底出血部分吸收,视力恢复在 0.3~0.5或视力提高1~2行。

无效:眼底出血无吸收,视力无提高。

3.2 治疗结果

32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眼底出血性疾病多属于气滞血瘀、阴虚火旺所致,治疗宜采取止血活血、化瘀通络、养肝明目。《灵枢·大惑论》:“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明确指出眼是五脏六腑之气血汇聚的场所。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蕴结热毒,上犯眼络;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统血无力,血不循经,发为本病。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按照“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疗原则,本法可补益肝肾,通络活血化瘀,调节气血,使眼部气血归经治愈疾病。睛明、风池、太阳、承泣、攒竹能活血化瘀;肝俞、脾俞、肾俞、合谷、三阴交能补肝益肾、通窍明目。此外,针刺治疗眼底出血初发病者疗效确切,病久或反复发作者疗效欠佳,临床应出血早期尽快针灸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本病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相互配合,可达到最佳疗效。

猜你喜欢

睛明行针攒竹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黄梅挑花服饰刺绣中的针法解析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九)
攒竹穴近三年以来在治疗呃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睛明及其常见配伍的针刺病谱研究*
不同行针时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SIAS评分、BI指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