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倍敛汗散敷脐治疗汗证120例观察

2013-04-07郑海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温岭温岭市病证

郑海波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方药外用·

五倍敛汗散敷脐治疗汗证120例观察

郑海波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汗证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我们自制五倍敛汗散敷脐治疗汗证1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 例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年;自汗78例,盗汗42例,自汗、盗汗均有29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

自制五倍敛汗散敷脐。五倍子45g,麻黄根15g,龙骨15g,煅牡蛎15g。共研细末。先将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取散剂10g,用适量食醋调拌,捏成圆形药饼,紧贴脐部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24h换药1次,5天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1]

痊愈:出汗停止,其他症状消失。有效:出汗减少,其他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出汗及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89例(74.2%),有效26例(21.6%),无效5例(4.2%),总有效率95.8%。

5 病案举例

王某,男,32岁,2011年6月23日就诊。近半年来因房劳过度,遂出现夜寐出汗,醒后汗止,严重时湿透衣被,伴五心烦热、口干、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等,虽经多方诊治收效甚微。神倦,形体消瘦,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属阴虚火旺。予五倍敛汗散敷脐治疗,并嘱节房事。治疗1个疗程,夜间汗出大减,为巩固疗效,加服六味地黄丸,前方继续治疗3疗程,诸症悉平,随访1年未再复发。

6 讨 论

汗证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以致汗液外泄失常。治疗多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为主。

脐为任脉之要穴,乃先天之结缔,后天之气舍,具调和阴阳、固本培元之效。药物敷脐疗法综合穴位给药和透皮给药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是WHO推荐的第三代给药法。研究认为,脐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并且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较强,易于穿透,弥散迅速而通达全身[2]。而且脐部的各层组织中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节。不断地刺激脐部皮肤,会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藉以促进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和免疫功能,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止汗效果。

五倍敛汗散方中五倍子味酸、涩,性平,长于敛汗固表。含有大量鞣质,与汗腺、消化腺接触,可使腺体表面细胞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使腺体分泌减少,从而抑制汗腺分泌[3]。麻黄根归肺经,能行肌表、实卫气、固腠理、闭毛窍,为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龙骨、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另外,食醋味酸,更增其固涩之力。诸药配伍,借助神阙穴作用,共达调和阴阳,收敛固涩止汗之功。

五倍敛汗散敷脐治疗汗证临床疗效满意,具备简便易行、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2]李七一.刘慧瑾老师脐疗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2,22(3):5-6.

[3]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3.

R255.987.43

B

1004-2814(2013)10-851-01

2013-07-17

猜你喜欢

温岭温岭市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穿靴子的蜘蛛
洗手帕
政协协商纳入地方党委决策程序的制度创新——基于温岭市专题政治协商的实证调查